邳州市科协专刊
-
五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个词出现了198次! :科普中国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每年的两会都少不了 “科技创新”这一热门话题 梳理2018—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 “科技”一词出现了84次 “创新”一词出现了198…
-
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深海深地探测……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科技“关键词”令人振奋!:科普中国
3月5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科技关键词。 整理/新媒体编辑 段大卫 3月5日上午,第十四…
-
甲流来袭,做对这件事比抢奥司他韦更管用:科普中国
最近,身边不幸中招“甲流”的小伙伴们变得多了起来,不仅有许多地方的学校因为学生患上甲流而停课,就连小编办公室里也陆续有同事出现了头疼发烧之类的症状。 和甲流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甲流常…
-
甲流来了,这一药物被抢断货!专家提醒→:科普中国
“目前医院确诊甲流的人确实变多了。”2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感染科主任李立艳告诉记者,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除了嗅觉、味觉正常外,其他症状与感染新冠病毒相差不多。 甲…
-
甲流进入高发期,症状与新冠有哪些区别?:科普中国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
-
中国首颗,成功发射!:科普中国
2月23日晚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周围人又轮番发烧?别担心!罪魁祸首是甲流和诺如:科普中国
“疫情又要来了吗?昨天上班一切正常,今天上班突然身体发冷,一测竟超过 38℃!” “同事们迅速沦陷挨个发烧,我就是瞬间被‘热浪’包围的人……” “从喉咙痛到头痛,从浑身酸软到发热,…
-
开学后,两种疾病高发,家长一定要注意→:科普中国
春季开学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会出现哪些症状?预防措施有哪些?一起了解↓↓↓ 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
春天到,孩子长高这件事,您做对了吗?:科普中国
春天到了,万物生长,家长们也都盼着孩子春天快长个儿。长高这件事,你了解吗? 一、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高峰期,这种说法对吗? 确实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是非匀速的、有季节性的,有些研究…
-
三种常见的早餐搭配其实非常不健康,你中招了吗?:科普中国
近日,#不吃早餐更容易超重#话题上了热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行为白皮书》中提到,我国居民有53.9%的人没时间吃早餐,甚至有2%的人从不吃早餐。周…
-
最新!中国地图,这样才规范! :科普中国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的通知,要求公开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产品的内容表示,应遵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 ■中国全图 准确反映中国领土范围 图幅范围…
-
少吃糖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研究显示:取决于你吃哪类糖:科普中国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少吃碳水化合物有益心脏健康。”也有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对心血管健康既无害也无益。 不过,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相比,碳水化合物的质量…
-
“飞天巨眼”,中国造!:科普中国
对2023年可能发生的世界科技热点事件,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了展望,均把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即“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英语简称“CSST”)列入其中,认为它的飞天将与美国发射…
-
坚持吃维生素D,或可减少新冠重症?真相是…… :科普中国
经历“阳过”与“阳康”,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的防范更加重视。除了疫苗、日常防护措施,我们还有什么对策? 最近,国外针对维生素 D 与新冠病毒的防治关联性有不少报道,多国研究者都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