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
不忘“国耻”也须唤醒“民耻”意识(作者: 周 波)
一说起“圆明园”,人们一定能回忆起,当年圆明园该不该重修的争论。 主张重修的似有当代的利益动机;反对重修的观点,似在守护着一种精神性纪念,因为那座美仑美奂的皇家园林被毁,一直就被看…
-
关于对邳州文化的思考(龚向文)
邳州文化:历史、特色与未来 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邳州文化。本文将带您领略邳州文…
-
运河岸边故事多(作者:张玉迎)
1983年10月,历时一周的苏鲁皖首届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节在徐淮大地的中心城市徐州拉开了帷幕。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各省、市(地区)县(区)的柳琴剧团、泗州戏剧团、淮海戏…
-
红学革命还是大众闹剧(作者: 赵韡)
目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大众文化事件,刘先生完成了自己的非主流观点与主流媒体的对接,二者的合流满足了大众对于经典的虚幻想象,客观上造就了《红楼梦》文本之外的沸腾,引…
-
锤炼诗的语言 增强审美意境 (作者:周 波)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要求有精美的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
-
美国中文电台《天下文化》节目访谈徐景洲实录:我为何研究金瓶梅
1、主持人: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都知道《金瓶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它,被称为“金学”,与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堪称学界双璧。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从事…
-
赏花诗背后的剽窃和命案(作者 :崔学法)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很多诗篇,其中不少是对鸟语花香的赞美。来自唐初的赏花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至今脍炙人口。 这两句出自唐初的诗句,《全唐诗》有收录,第八十二卷第…
-
出入文史说“三国”(作者 :冯子礼)
《三国演义》是一部“三虚七实”的历史演义,封建时代它是一部最为普及的通俗历史教科书,因此,就出现了以文为史、文史不分的现象。谈论文学形象得以小说文本为依据,史论则应本史;文史参照虚…
-
从林太太看土豪视野中“名媛”的二重性(作者 :冯子礼)
内容提要:西门庆视野中的“名媛”,既是崇拜对象,也是消费对象。名媛热和拼团式的名媛追逐,折射着土豪领着时代风骚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名媛 拼团 贵族 土豪文化 当第十六届国际金瓶梅…
-
运河德州段地域“十景”文化(作者:王德胜)
“十景”是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明清时期,德州为全国四大粮仓之一,全国33个重要工商城市之一,德州地域内,运河自南向北流经恩县、夏津、武城、德州四州县(恩县于1956年撤销,…
-
诗情攀高峻 意境显恢宏 ——梁龙乔诗歌赏析(作者:周 波)
“邳州诗群”一帮年轻人发起同题诗练笔倡议,很受欢迎。前不久,他们命题“七夕”,不少诗人紧紧跟上,写出许多不同凡响的乐章。梁龙乔同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七夕》写得得心应手,诗…
-
一块响糖引发的悲剧(作者 :徐景洲)
书童叫来安儿到书房扫地,“向食盒内,把人家送的桌面上响糖与他吃”。来安儿吃了响糖后,就把接潘金莲回家路上听到的平安儿说书童的坏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书童。书童听了,“暗记在心”,后来…
-
应伯爵巧吃西门庆鲥鱼(作者 :徐景洲)
应伯爵让韩道国跟听差的一起去处理老婆与小叔子被抓事,自己留下来陪西门庆。西门庆请应伯爵吃“糟鲥鱼”,应伯爵触景生情,随机应变,以“鲥鱼”为话题,曲意奉承西门庆,间接表达对西门庆看他…
-
八义集段姓传说(作者:段爱民 段峰 高海峰 )
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的姓氏由来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有的姓氏落户还充满了神奇故事色彩。下面我讲下我们老家一个姓氏落户的故事。 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是个很有历史的古镇,所…
-
陈敬济八个称呼语大调情潘金莲(作者 :徐景洲)
陈敬济从小铁棍儿手中得到潘金莲丢失的一只红鞋,他立刻想到“我几次戏他,他口儿且是活。及到中间,又走滚了。不想天假其便,此鞋落在我手里,今日我着实撩逗他一番,不怕他不上帐儿”。陈敬济…
-
神秘、凶手与贪欲(作者: 徐景洲)
一、谜一样的宋江 让人猜不透的宋江,闷葫芦一样,真是一个谜。 宋江经常挂在嘴边的招安的理由,就是将来能够“封妻荫子”。可是,不要说大多数的梁山好汉没有妻室儿女,就是宋江本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