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一枝女儿花 (邳州市炮车中学星河文学社 : 孙雯)

别样一枝女儿花 (邳州市炮车中学星河文学社 : 孙雯)

写牡丹的词很多。

李白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白居易叹曰,“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一样的牡丹,一样的雍容华贵,却只有李清照的,别有韵味。“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卓而不群。细品着,两行字句在我的心中诗意的延宕开来。

也许,那些写惯了牡丹的,都是以男子眼色。而她,兼具词人大家风范,又有女儿家的柔情似水,另辟蹊径,这才写出了一个姿态妖娆却略显娇羞的牡丹。让人不由想起白居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自古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清照却偏偏不愿似一般女子循规蹈矩,按着那定格的封建套路,相夫教子,亦步亦趋,如此程式化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自古伤春悲秋的诗词不胜枚举,常态是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至于后人争相效仿,无病呻吟,似已形成逢秋必悲的套路。

而易安独不取众解。深秋之景,虽总令人感到一丝寒意,却也让自然多了几分透亮,纯净。秋风,并不恼人;秋雨,也不多愁。这样看来,确实“说不尽,无穷好。”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看着易安落笔写下这青涩的诗句,恍然清醒那院中之人定是她日思夜想的须眉。多少日,她“梦回山枕隐花钿,”望着疏雨湿过秋千,随之荡入眼帘,跌进心间的,是他;多少夜,她“醒时空对烛花红,”品着那琥珀琼浆,沁入鼻间,化进愁肠的,还是他。

将“和羞走”一句放在那个远去的宋代,是大胆的!它冲破了思想束缚的条条框框,跳脱出故作矜持的套路,将一个女儿家初涉情思,想见又羞见的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在那个男子主导文坛,女子深居闺阁的时代,她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多少男儿自愧自惭,即便跳脱出套路的结果是半生烟雨,半世落花,她仍凛然执笔,讽喻古今。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是易安,不愿寻常,翻覆女子之套路,在飘散清香的诗笺上,刻下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一枝别样女儿花,卓然而立千百年!

指导老师:刘庆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月传奇
    岁月传奇 2019-12-11 17:01

    佳句妙语,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