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民族文化在“创建”中消失(作者: 周 波)

别让民族文化在“创建”中消失(作者: 周 波)
近些年,各地创建国家卫生城、文明城市如火如荼,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创建的同时,一些民族文化遗产、古都文化风貌的流失、历史文化建筑的损毁,令人触目惊心。

在一些城市的旧城改造中,有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没有能给留下评估、测绘、保留资料的时间。在追赶进度和商业利益驱动下,有的过度开发、过度集中,成为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媒体报道,各地不断发生破坏、损毁历史文化遗迹的恶性事件,一些开发商无视有关法律,而他们几乎也不会受到什么真正的惩罚。

这一切表明,在各类“创建”活动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遗迹、景点景区的保护,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处于一种危险的时刻。

在各种“创建”以及保护历史、民族文化的事业中,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许多文物专家、建筑大师、学者也都提出了很多具有远见卓识、战略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理应成为国家、地方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并为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和共享。

在各类“创建”活动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居民参与等原则,力避“大拆大建”、“剃光头”式的开发模式。对质量较好、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不搞“一刀切”。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命运,能否绵延不断,完好掌握在我们手中,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勇气和良知。希望百年千年后,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对别人说:我们永远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