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在我们的主人翁陈冬心里是一个崇高而又伟大的字眼。因为有心,所以用心去爱,那么就使“爱”字,形声。1、本义:爱。2、怜惜,同情。3、吝惜,舍不得。这样看来我以下要讲的故事里这些成份都有,我亲爱的读者,那就细细的听我给你说说吧!
一九八八年的秋天,到了处暑节气,天气依然严热。在八月下旬第二个星期六这天,我们的主人翁陈冬换上了一件崭新的鱼白色的衬衫,深兰色的新桶裤,一双咖啡色的牛皮凉鞋,在配上白色的袜子,上周才理了头发,骑上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到大运河大堤上的旧河头电灌排水站赴约去了。
自从离婚后,陈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虽然陈冬并不富裕,但陈冬长得标致,又有固定工作,那时候不讲房子、不讲汽车,还在讲着“三转一响缝纫机的年代”,这在当时象陈冬这样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价值观有了变化,给陈冬牵线搭桥的人很多,有时一天能和两个女人见面。
当然,能被陈冬看上的人很少。这就行成了很大矛盾,陈冬老是拿于燕西、杨苏华和相见的人比较,这就造成了能被陈冬看上的人很少。就有一位比陈冬小两岁的,在县政府机关工作,刚刚离婚,身边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人长得很好看,也洋气时髦,可谈了几次,陈冬感觉此人官痞味十分浓重,常常耍官腔,陈冬想,不就是个小小的副股长吗?有什么烧头,我在陕南还管过几百人的厂长呢?陈冬又一想,以后生孩子还麻烦,干脆就算了,陈冬为此也苦恼过。
今天要见面的这个女子,比陈冬小十岁,陈冬顾虑太小,怕相处不来,所以不想见。媒人说:“小点好,单纯,漂亮,心眼少,好处。”是的,陈冬再也不敢找比自己大的了。比自大,三十多岁的人,哪有这么纯正的大姑娘不结婚等着你呢?再说,现在计划生育这么紧,找个二婚带着孩子的,事多,矛盾就多。不如找小的。但是,陈冬怎么也想不到,女方能小的这么多,整整十岁呢,管她呢!先见见再说吧!说不定人家还看不上自已呢!
婚姻这东西,没有规律可寻,别人看着不行,不般配的事往往就能成。陈冬这次见的小姑娘是陈冬母亲托她娘家哥哥给说的。那也就是说,陈冬应该喊媒人叫舅才对。陈冬这位大舅原是小学教师。退休后在人民医院承包商店,正好陈冬母亲来医院瞧看病人,到商店买些营养品,碰见了娘家哥哥。兄妹俩谈到了陈冬的个人问题,陈冬大舅对陈冬母亲说:“大妹,外甥的事我帮忙,问题不大。”
陈冬母亲想,多托几个熟人,让陈冬多见几个,好有选择的余地。不料第二天,陈冬母亲买菜的时候,在菜市场上又遇见了这位大哥。兄妹俩啦了很长时间,并说女方要求星期六见面。
八月下旬第二个星期六下午四点,太阳已经偏西了,陈冬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大舅指定的地点,大运河岸边的一棵大柳树下。今年的汛期长,大运河在这个季节不该有这么喷河两岸的水,六保河旧河头翻水排灌站,把所有的抽水机都开足马力排水降渍,排出的水白浪翻滚的泄入大运河。陈冬来到这里时,他大舅早就到这等着了。不一会儿,女方的母亲由女儿骑着车子也来到了。姑娘扶着自行车,向媒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招呼。这时,陈冬的大舅给女方介绍陈冬。只见女方母亲看了看陈冬后说:“大哥,麻烦你了。”陈冬大舅客气了一番说:“见过面,觉得行,就让两个孩子处处看,合适了,再说好吧?”
女方母亲说:“行!大哥,行!”就这样,陈冬和姑娘顺着运河大堤向东走去。姑娘的腿显然比陈冬大舅说的严重,并不是“点点腿”,推着自行车走起路来偏跛的厉害。陈冬想,姑娘这方面不足,其他方面都不错,尤其是人材出众,看起来很顺眼。年轻,漂亮,体态丰满,水灵灵的,不笑不说话,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一一俊。唉!就这样吧!姑娘比自己小整整一个年代呢?陈冬自己这样安慰着自己。这时,陈冬问了姑娘姓名。姑娘答道:“姓兰,叫兰青。”姑娘说完望了望陈冬,然后,还是往前走。
陈冬说:“兰青,别走了,说说话吧?”
兰青点了点头后,把车子扎好,从车篮子里拿了两张报纸,递给陈冬一张,两人分别垫在地上坐下了。
大运河这一段的走向并不是南北的,而是东西的,往年这季节可是没这么大水,浑浊的大水波浪翻滚的向东南方向流去,恰如陈冬和兰青二人不平静的心。他们坐在了树林的浓荫下。其实太阳已经不再像刚来时那么热了,也可能是刚见面紧张的原故吧!陈冬的褂子都湿透了。过了一会儿,心算是稍稍的平静了下来,感觉凉快了些。陈冬向兰青自我介绍了一番。兰青说都知道了,是媒人说的。刚刚第一次见面,不太熟悉也没有什么话说,他们坐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家了。
2、
兰青来到家里,母亲问她怎么样?兰青说年龄太大了。在一旁的父亲说:“太大了可不行噢!”兰青的母亲说:“大点算什么,大了才知热知冷会过日子呢?”父亲问:“到底大多少吗?”母亲说:“也就大个六七岁吧!”父亲说:“要是大个六七岁倒是没什么,不知人长的怎么样?”说到这,母亲让兰青说,兰青向父亲说:“长得还行吧!看上去是很有气质的。”兰青刚说完,父亲便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不无讽刺的说:“毛丫头,还知道气质来,你懂得什么是气质吗?“兰青不好意思朝父亲哝哝嘴说:“什么是气质,不就是帅吗?看着顺眼就行!”母亲在一旁插话了:“哪天约个时间你亲眼见见不就行了吗?”父亲答应了:“行!哪天我看看,给你把把关。”兰青高兴的上自己的屋子里去了。母亲对父亲说:“小伙子,长得没说头,看起来还很老实的。”兰青父亲说:“等见见后再说吧?”陈冬和兰青见面后,也忐忑不安,找了个身患残疾的,反正心里是疙疙瘩瘩。他把这些都给母亲说了。母亲说:“等哪天我看看再说吧!”陈冬还能怎么呢!也只有这样了。陈冬和梅玉离婚后的这段日子里,梅玉也还挂念着陈冬。梅玉有时也向陈冬侄媳妇打听陈冬的情况,也希望陈冬能找个好一点的。当听说陈冬还没找到的时候,心里还是暗暗窃喜的。说真的,离过婚这段时间里,也想陈冬想得十分难受,这么好的人,说扔就扔掉了,她着实有些后悔了。心里还时常盘算着能不能和陈冬复婚呢?不行,哪天找陈冬谈谈,只要陈冬不计前嫌,复婚还是有希望的。只要复婚,一定得和陈冬好好过日子。托人看看能不能弄个二胎指标,给陈冬生个孩子,这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这只是梅玉自己的想法,她还真不知道陈冬是怎么想的。从梅玉现在的这种状况,说一点不爱陈冬那也是假的,只不过梅玉是个多情的女人罢了,落到今天悔思的地步,也正是这方面破坏了她原本很好的家庭。陈冬这段时间说一点不想梅玉那也不真。梅玉多情浪漫风流大方这点上陈冬还是很喜欢的。这段日子里,陈冬以看孩子的名义,也去过梅玉家两次。小孩子还认识他,拉着他的手一起玩,还拿他骑大马做游戏,玩的非常开心,爸长爸短的喊得他心里酸溜溜的。虽然和梅玉离婚了,但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临走的时候,孩子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控制不住泪水还是模糊了他的眼睛,每次都是这样,后来,陈冬就不去了。但是,陈冬有一个原则,不管梅玉怎么后悔,离就离了,人也丢了,绝对不能死灰复燃。看孩子对陈冬来说,也是人之常情,和梅玉不能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快到十月一的时候,陈冬收到了杨苏华的来信。陈冬若有所思的想,要不从陕南这么急促的调回来,事情也不至于这样。苏华来信说:“哥,我谈恋爱了,是我们台的一位副总编辑,他比我大二十四岁,对我很好。他原先的爱人生病去世了,没有孩子,人很忠厚老实,很爱我。原本也没打算找这样的,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接触频繁,一来二去,我就对他产生了好感。但是,冬哥,我总是不能在他身上找到像你那样的激情,想到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啊!我对这位副总编辑产生了满满的尊敬,要真正转化到像爱你那样的爱它是多么的艰难啊!哥,你是我的初恋,我把满满的爱都灌注进你的心田,你怎么能那么的狠心和梅玉结婚呢?也不知道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吗?我打算和这个人结婚,哥,你祝福我们吧!”看到这,陈冬实在看不下去了,急忙拿上毛巾倒上水,洗了洗满脸泪,又坐下来平静了一下心情。继续往下看。杨苏华的信继续说:“哥,你有空一定要来看看我,我特别的思念你。你要常常给我妈妈、爸爸写写信或者打打电话,他非常的想你。哥,你有空一定要去陕南看看他们。我妈妈,春天去勉县的路上被车撞了,在勉县人民医院住了三个多月院。她现在才能拄着拐棍勉强走路了,越是这样的时候他们越想咱们。我请了一个月假,照顾妈妈,那段时间里,妈妈常常和我啦到你,她很挂念你,不知你过得怎么样了?还说,等她腿好了,一定要到苏北看看你。哥,我要值班去了,就写到这。祝你健康幸福!妹妹:苏华于北京”陈冬看完杨苏华的信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得看看干妈、干爸了。在陕南的时候,人家对自己那么好。自己调回来这么长时间就写过两封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人啊!不能没有良心啊!
3、
十月一假期过后,陈冬特别的忙,要说请假是不可能的。
这段时间,从上到下有点乱,社会上有人开始怀疑中国改革开放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怀疑现在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怀疑中国是不是要跟着资本主义走,一时间人民的思想有点乱。
这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严重,政治体制改革搞得不够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腐败现在,一时间,部分地区出现混乱。尤其是国际上不安定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说白了,这部分人就想破坏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的成果。
这样,公安系统也不例外。不过,陈冬所在的运河派出所开会部署了今冬明春治安管理工作。会议要求,认真学习,严防死守,在我们运河派出所辖区确保安全,不能出现恶性案件,确保人民生活稳定等等。因此,陈冬要请假去陕南看望干妈杜清玲是根本不可能的。再说了,现在这种处境,见面怎么说呢?离婚了,单身一人,连一间房子都没有,还在栖身教学楼七平方米楼梯间中。陈冬想到这,不由自主的叹息一声,“唉!”候候再说吧!
陈冬自从和兰青见过面之后,陈冬又和兰青约会过许多次,两个人基本上能谈的来。其中有一次陈冬母亲见过兰青后对陈冬说:“冬,我看女孩子不错,腿有点问题不算什么大事,咱是找能过日子的,你看梅玉好,可是她不跟你过呀!我看,只要人家没有意见,你就愿意吧!”
有了母亲的意见,陈冬和兰青的恋爱也就认真起来了。
兰青的父亲兰少民见到陈冬后还是非常满意的。兰少民对陈冬的印象和闺女谈了,他说:“人长得很好,有思想,说话有分寸,条理性强,是个追求上进的人,不错。”
有了父亲的态度,兰青的母亲对促成这桩婚事更坚决了。兰青嫌陈冬大,也没有办法,只得处处一段时间再说吧!
寒露过后,天气渐渐的变凉了,陈冬带着连防队仍然值夜班。他们的重点值班地点是火车站和轮船站,汽车站夜里不是重点,但是,汽车站周边的旅店是重点。有些不三不四的可疑人必须盘查,问清情况,出示证件才能放走。有可疑不能判定的,就要带到派出所上交值班所长处理。就在十月中旬的一天夜里凌晨两点左右,陈冬带着六队两个联防队员巡逻到利民旅舍附近,有个黑影看着陈冬他们,突然钻进了利民旅舍左边的巷子里。两个队员发现了这个不正常的人,向陈冬说,陈冬对他们说:“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到巷口咱们三个突然朝巷子里一齐照手电筒,发现目标,一齐向上扑。”
陈冬对那两个说好如此这般,他们就这样做了。由于那人背着个较大的纸箱,陈冬他们转进十米处就发现了目标,当陈冬抓住那人右胳膊刚想往后拽时,被这个人的左手刀子刺中了右腿,陈冬和两个联防队员立刻就把犯罪嫌疑人摁倒在地,掏出绳子把犯罪嫌人捆上。这时陈冬才痛得一下子坐在地上,血流了一地。陈冬立即被送到人民医院住院,医生检查发现,刀口离生殖器只有一厘米多一点点,医生说好悬呢?陈冬住院了,派出所所长来看望他,对他说,他们抓到的是个惯偷。但是,这次他是从南方搞返销烟来卖的。经查此人在公安部门有案底,此案已经派民警到淮阴、宝应等地调查了,正在侦办中。派出所已经向公安局上报了此次案情,等到结案后在决定对陈冬的奖励表彰。陈冬说,这没什么,我们连防队应尽的职责,请所长放心,我出院就去上班。所长说上班的事等养好伤再说。陈冬答应了所长说:“我听你的。”
陈冬被刺伤往院的消息,很快亲戚们就知道了,纷纷前来探望。陈冬的二姨和二姨夫也来了,他们只买了几斤桔子和两把香蕉,又给了一百块钱。陈冬二姨怨恨起丈夫来,说:“模范中学的左中朋不是东西,怎么能让我外甥借调到派出所呢?陈冬要有个好歹怎么向姐姐交待呢?”
陈冬二姨立刻让丈夫齐志给左中朋打电话,离开派出所,就是脏些累点的工作都能干,坚决离开派出所。齐志还真给左中朋打了电话,说了陈冬受伤的事情。左中朋抱歉的对齐志校长说,当时也是为陈冬好,那曾考虑到不安全这事上。齐志说,我不管你怎么办,陈冬出院后得回学校上班。左中朋校长给派出所协商,换了一个人,说陈冬这个学期就不用上班了,出院都过元旦了,还有一二十天就放寒假了,过完年再来学校上班吧!齐志给夫人汇报了左校长的意见,陈冬二姨也同意了,可陈冬不甘心,生气说,就这点小伤至于吗?
但是,陈冬的父母亲的意见出奇的和陈冬二姨、二姨夫他们意见一致。陈冬想回派出所上班,哪也是不可能的了。
4、
人的得与失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陈冬本来在陕南干得风声水起,非常顺利的时候,一场大火虽经济损失不大,可偏偏烧死一个门卫,公司不得不做出给九冶彩印厂厂长陈冬撤职调到九冶机关食堂当炊事员的处份。要不是这样的话,那一年全国冶金系统的先进劳模陈冬能稳稳的拿到手了。可第二次东山再起,刚刚把九冶糕点厂干得有模有样,可神差鬼领的偏偏和梅玉结婚。这是他人生的最大错误,错就错了,母亲又心急火燎的来到了陕南把自己调回去。如果晚三年调回,陈冬提个机械化公司副经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的话,说不定现在正在美国学习企业管理呢!唉!原先陈冬是不相信命运的。谁知,上个星期母亲找算命先生给儿子算了一次,说陈冬离过婚,之前的事都算得八九不离十。母亲这样说,把陈冬说得似信非信的。陈冬问母亲能那么准吗?没有什么依据啊!但是,母亲信。母亲说将来的婚姻也给你算了,找个黄花闺女没有问题,只是大肢上有缺陷,希望不要嫌弃。说这姑娘比陈冬小十多岁,天生的性格耿直、刚强、为人处世大度,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且干净利索,柔韧性特强。陈冬想,既然母亲这么用心,那就多和兰青接触接触吧!兰青听说陈冬住院了,心里非常挂念,但还又不好意思直接看望。兰青回家和母商量了商量,同母亲一起到病房看看陈冬。虽说婚姻没有定下来,但必竟相处了一段时间了。到家跟母亲一说,母亲满口答应,选了个好日子,买了些营养补品,和母亲一起来到了病房。陈冬的母亲给儿子送饭还没走,一看兰青和她母亲来了,说了一番客套话,坐了一会儿兰青母女就走了。临走的时候,兰青母亲对陈冬母亲说:“大姐,需要什么,你尽管说,兰青爸在这医院熟人多。”陈冬母亲把兰青母女俩送出了病房回来和陈冬说:“冬,等你出院了,和兰青好好的相处,你终天一个人这样的漂着也不是事,快点成家吧!娘好安心。”陈冬答应母亲说:“行!”陈冬非常听母亲的话,母亲也是在所有孩子中最疼爱陈冬的。陈冬调回来没多久,陈冬就租了一家小院,四间草房,把父母亲和弟弟妹妹都接到县城来了。陈冬这次住院,派出所派一个人专门照顾陈冬,母亲除了办饭,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陪着陈冬。到底是年轻,陈冬恢复的很快,本来说得住一个月的,可二十多天陈冬就出院了。出院后,陈冬暂时居住在母亲租的房子里。第二天陈冬就到了模范中学找到了左中朋校长。左校长在陈冬住院期间看望过陈冬,说好出院让陈冬找他的。陈冬来了,左校长问长问短,然后问陈冬对象谈得怎么样了。陈冬如实给左校长谈了近况。陈冬问能不能回派出所上班?左校长说人都派过去了,还去什么派出所上班,派出所所长给我说了,这次你们抓的这个犯罪嫌疑人,扯出一个盗窃团伙大案,正准备上报奖励你们呢!不过,你暂时不要上班,好好的休息,养养伤,上班的事下学期再说吧!说到这,左校长突然说:“陈冬,学校后院的宿舍盖好了,要房子的人很多,我翻来覆去的考虑给你一间,由你挑,行吧?”陈冬十分感谢左校长,然后就回到母亲的住处了。来到了家,陈冬把左中朋校长谈的事给母亲说了一遍。母亲说:“左校长是个好人,等到逢年过节,买点东西到左校长家去坐坐。”陈冬答应了母亲。陈冬母亲说:“冬,我跟你大舅说说,你也跟兰青谈谈,看看头年能不能把婚结了?”陈冬说:“娘,行!我听你的,只是没有钱传启。”陈冬母亲说:“这个启不传不行,等到你爸来家咱们商量商量看,不能传多,咱就少传点,还得按旧风俗来,人家是大姑娘,尽量按女方要求办。”陈冬说:“行,我一切都听你的。”从左校长回来的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一,陈冬等全校升完国旗后就到总务处找陈主任了。陈冬把上星期四左校长说给房子的事向陈主任说了一遍。陈主任说房子是盖好了,具体的分配方案还没有商量好,他要陈冬等等。陈冬说:“陈主任,左校长说,先给我安排的,并让我先拣,只能给我一间,我马上结婚用的。”陈主任不信,拿起办公室的电话打给左校长,然后说,那好把,你要那间,我给你把锁锁起来吧!”陈冬到后面的三排宿舍看了看,最后选定了中间一排靠路边有手压井的第一间锁上了。就给一间房子,没有锅屋,但前后排房屋间距有二十多米。有地势盖锅屋。但是,这一年物价飞速上涨,砖头子都卖到六十多块钱一方,就是电厂的煤炭砖也卖四十五块钱一方。连传启再盖锅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不管多么艰难,陈冬想,先传完启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