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沟打石 :文/徐敬军

杜沟打石 :文/徐敬军

1976年深秋,火箭炮四营十一连,部队代号81175部队97分队,接到团里命令,到辽宁省新金县杜沟村打石头。

从1976年初开始,部队建新营房,老营房是抗美援朝回国后,自己建的土砖结合的房子,一个连住一个大筒子屋里,晚上非常热闹,一个笑话,笑满全屋。建新营,部队自己没有钱,也不向国家伸手,怎么办?发扬南泥湾精神,发扬自己动丰衣足食的精神,一切靠部队战士双手去完成。

全团齐上阵,烧砖的,烧白灰的,烧水泥的,打石的,到河里拉沙的,建筑工全部战士,木材有部队林场,一切从头到尾靠战士双手去完成。解放牌大卡车把我们全连战士送到杜沟村,当时天气已冷,战士们到野外捡木材到百姓家烧火炕。为减轻群众负担,全连按班、排分住百姓家里,老百姓都非常欢迎我们。部队一到村,放下背包,拿起扫把,给大街小巷打扫的干干净净,农戸家里盆缸打满水,要求:三满,三净,必须做到。

杜沟打石 :文/徐敬军

部队一来,小山村沸腾了,晚上部队还放电影,全村男女老少都非常高兴。杜沟村有四座山,老百姓非常欢迎部队来打石头,任意选地方,开始在村西北角的山开采,一放炮石头满天飞,把百姓的窗玻璃震碎了,而且对村民不安全,我们便改到东南角的山上去打,离村远,村民安全有保障,石头也不会飞到村里,才放心。东北天冷的早,下雪也早,而且冬雪还多,每天早饭后,全连战士便战斗在山上,按照分工,各干各的事情,放炮的,碎石的,抬石的,把石头滚下山坡,然后装上汽车拉回营房。

我是五班班长,每天从山上抬送石头,繁重的体力劳动,让我上山前体重120多斤,瘦到劳动结束下山时110斤。在部队首先要过吃苦关,不瘦几斤肉,不掉几层皮,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好战士。大雪封山,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一天二顿粗粮,即高粱米与大米合成的饭。一顿细粮,冬天的菜也单一,基本上土豆,白菜,萝卜大豆腐,每天生活费伍角二分,但战友们情绪高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天动地!

山区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晚上经常停电,为了取乐,战友们在屋里唱歌,南腔北调,但房东都很包容,过去的山村夜死静,战士们来了,山村的夜也热闹起来,阵阵歌声回荡在整个小山村。山上打石,也有惊心动魄的事情!有一次,由于战士们缺少知识,排哑炮时,突然爆炸,烈性炸药威力无比,石头象雨点一样满天飞,一名战士一条腿飞上了天,一名战士双眼被炸瞎,另一名战士的头被飞落石子打破个洞,幸好的是没有生命危险。

我们在山上整整施工一年,圆满完成了团里交给我们连的光荣任务!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无畏
    无畏 2022-09-20 21:42

    个别错字,注意措辞,比如那个断腿描述的有点残忍,可以换个方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