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莲老师二三事:周曙明

俞伯莲老师二三事:周曙明

(2006年1月初,探望启蒙老师俞伯莲合影。左起火方兰、周曙明、张永兴、俞老师、潘裕才、蔡明权、计国其。)

在我众多的老师中,印象最深的是俞伯莲(1918—2006)老师。俞老师家在召稼楼西北的“轿子湾”里(浦江镇万里村6组)。上世纪60年代初,俞老师调到苏民小学工作,带着她的一双儿女,寓居在离苏家桥镇西北里许,张家宅(现苏民村7组)绞圈房子的后埭的客堂西隔壁。农民家庭出身的俞老师与我娘同岁,中等身材,剪一头短发,面容慈祥,穿着朴素大方。说话时,会露出半个金色的门牙。

我上五年级时,俞老师任我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那时,我与同学陈祥荣负责出班级黑板报,常常用小刀削粉笔头。俞老师见后对我们说,在写字时,粉笔要转动,笔头写尖了,就直着写,如此反复,用不着削……她还帮我们选取《少年报》上的短文作为内容之一,向美术老师借《黑板报参考资料》给我们参考。

暑期刚放,俞老师就开始家访。午后,她来到西新宅。那里场地上搁着桁,晒着生产队里的棉花,母亲与社员们在拣花。俞老师与我母亲坐在一条长凳上,一边拣花,一边与我母亲谈家常,谈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总说我懂事,母亲很高兴。还和我三位同班的同学家长,一一碰头。俞老师在我们苏家桥周边,有很好的口碑。

俞老师特别关心几个贫困学生。全福家穷,弟兄姊妹淘又多,吃穿都成问题。我记得有个冬天,我穿着小阿哥更下的旧夹袄,他还穿着单衣。课间,我们在墙角玩“轧老桩”的游戏,俞老师发现全福冷得发抖,就把她儿子的半新旧棉衣给他穿,可全福死活也不肯穿。放学后,俞老师步行3里多路,把棉衣送到他家。俞老师对我家的窘境十分同情,总鼓励我们说,穷没什么,就怕没志气。你学习要刻苦,不要辜负娘的期望。

在我11岁那年秋冬之交的一个雨天,我穿着小哥更下的套鞋去上学,谁知套鞋的补丁已脱胶,雨水渗入套鞋,把我的袜子全洇湿了。到学校,俞老师看我瑟瑟打抖的样子,问我怎么回事后,她拿来了几张旧报纸,让我折成几层垫在套鞋里再穿,又把我的袜子洗干净,拿到厨房间里烘着。

六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面临小学毕业。我决心要考上当时响当当的三林中学。我除了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热烈发言外,每晚完成回家作业后,看看书,做做课外练习。我母亲夜里要绣花,火油根本不够用,俞老师让我每晚到她宿舍去,和她合用一盏美孚灯,她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簿,我在她对面做功课。6月中旬后,俞老师借给我一本《小学生毕业考试辅导》,里面都是语文、数学的练习卷,我把书里的所有题目,从头到底认真做了一遍,使我对升学考试充满底气。

俞伯莲老师二三事:周曙明

(2019年10月30日,探望师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船舶研究所研究员朱光远(中)时,与其丈夫程冲先生合影。)

1962年7月头的一天早上,我们报考三林中学的13位同学步行去三林塘。那时考试只考语、数两门课。语文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是《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我思考了一会就落笔写,感觉很顺利,但是文中用到的一个“威”字,怎么也写不出,心里很纠结。考试期间,一位学姐来喷空气清新剂,那雾滴滴在我的头上、脸上,也飘洒在我的试卷上。我第一次闻到那幽香的味道,感觉很舒服。8月中旬后发榜,我们中有11位录取,1位备取,1名落榜。班里还有20多名同学去报考陈行中学,也仅一名落榜。当时,在附近几所小学里,苏民小学的升学率名利前茅,俞老师很高兴。

入学后,我当了学生干部。有次去到教导处办事,教导主任周燕珣老师问了我的名字后,查我升学考试的成绩。他说,你考155分也是高分了,离上海中学当年的录取成绩只差1分。不过,那时我背着书包,一路雄赳赳气昂昂的步行去三林中学读书,感到很自豪。

2006年3月,俞老师患病去世,享年88岁。转眼间,我们离可俞老师已足足15年了,然而她的音容笑貌,仍然在我眼前。我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培育,尤其是我的启蒙老师——俞伯莲。

俞伯莲老师二三事:周曙明

作者简介:

周曙明,男,1948年2月生于上海浦东,又名周树民,笔名苏民、吉日月、吉明等,新闻与文学大专毕业。1970年至2008年,从事农村中、小、成人教育工作38年。1972年起,业余从事各类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以及民俗学的研究。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社会帮教工作者协会会员、闵行区人民政府对台宣传员、闵行区作家协会浦江文学社副社长,国家级“非遗”—沪谚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上海县新故事创作一等奖、上海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编撰纪念奖、浦江镇首届“十大文化人物” 、第六届“可爱的闵行人”、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贡献奖”;闵行区优秀社区统战工作志愿者,闵行区帮教十佳志愿者,连续10年评为闵行区涉台宣传优秀通讯员、闵行区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一等奖、市统战部“讲同心故事,圆中国梦想”三等奖、市优秀童谣征集三等奖、市“社区统战同心同行”案例二等奖、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全国祖统工作先进个人,闵行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樊琪
    樊琪 2022-09-06 19:19

    姨婆俞伯莲,三姐妹情深意切,甘苦同当 。她们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第四代都往来密切,她们给了小辈大爱。因为是教师,姨婆较之她的两位姐姐,对我们小辈给予了更多的教导和引领,她的家里也有更多的书籍报刊和“名堂”,暑假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她的家里度过。我一直记得姨婆如何在河边竹林里边乘凉边教我和另外几个女孩子用花架用绷架做顾绣。别人只有一个外婆桥,而我有几个外婆桥。尤其因为姨婆的工作关系,除了自己家还有借住学校附近的房子,那些都是使我的童年、少年缀满了色彩缤纷的鲜花和繁星的好地方啊!特别感谢本文作者周曙明先生,作为一位民俗专家,让我再一次重回轿子湾、苏民桥、绞圈房子……,再一次来到那些曾经无比熟悉的“埭”上,再一次触摸如今的农村孩子也未必知道的那些“桁”……特别感谢周曙明先生,让我知道,在我姨婆退休后经常来看望她的曾经的学生们,在她仙逝后仍然没有忘记她!爱心

  • 苏民
    苏民 2022-09-06 17:44

    又到教师节,怀念培育自己成长的老师,是每一个学生的情怀。感谢邳州文化网及时推出怀念老师的文章,大赞!

    • 毛德芳
      毛德芳 2022-09-09 22:00

      @苏民周曙民是我们高中同学中非常优秀的一位同学,如今虽已退休,但仍热心自已社会工作不松懈,很敬重很佩服!愿曙民兄

  • 逍遥游
    逍遥游 2022-09-06 09:09

    通过二三事,怀念歌颂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