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指“典”列国之四 —— 弘演纳肝-

李文娟:指“典”列国之四 —— 弘演纳肝-

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弘演是一个忠臣,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他的“忠”到底值不值,却一直众说纷纭。

弘演的忠,是忠烈、惨烈、侠义,无论用什么样的词藻来赞美都不为过,这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弘演纳肝”:

公元前660年,卫国国都朝歌被狄人攻破,国君卫懿公在混战中被杀,血肉无存,只剩一肝。此时大夫弘演刚刚出使陈国回来,奔到战场上寻找懿公,见其只有一副肝脏完好,他哀痛不已,在懿公的肝前拜倒大哭,先是回复自己出使陈国的详细情况,就如懿公还活生生地在眼前一般,然后他剖开自己的腹腔,取出自己的肝脏,把懿公的肝收进去,以身代棺,气绝身亡。

弘演的忠被传颂至今,可是卫懿公是否当得起弘演的牺牲呢,依世人所见,很不值。

因为卫懿公无道昏庸,玩物丧志,才导致国破人亡。他痴迷养鹤,仙鹤的卓然不凡让他欣慕不已,宫中不下几百只。他把鹤分作几等,封官加爵,发放俸禄,出入用豪车载着鹤随行,号称“鹤将军”;负责养鹤的人也有相当可观的工资,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粮食,都用来养鹤,老百姓的饥寒交迫却不放在眼里。当狄人兵临城下时,百姓都不愿上战场,他们说:既然鹤平时享有最好的待遇和地位,就请国君让鹤将军们去打仗吧。

卫懿公此时懊悔不已,忍痛将鹤放飞,向百姓认错,这才有少数人随他出征,但人心不齐,又无战术章法,很快被狄人包围。懿公被砍得血肉模糊,据说野蛮的狄人还吃了他的肉,最后只给留下肝脏。

这么一个本就没心没肺的国君的确不值得臣民去赴汤蹈火,可是弘演却掏心掏肺,肝胆相照,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信仰。

千古以来,置疑弘演“愚忠”的人这么说:行为极端,不可理喻。

但我们是否也听说过这么一句:“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燕丹子·卷下》

那许多杀身取仁的烈士并不在乎世人如何看待他们,他们心中自有一根忠义的准绳,而他们的仁义之举代表的正是人性中最光辉动人的一面,他们不为高官厚禄,而是去赴死,去赴一场灵魂之约:

纪信,随刘邦起兵抗秦,由于身形样貌酷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冒刘邦向西楚诈降,掩护刘邦突围。结果被俘,项羽见纪信如此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了,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死。

栾布,曾受彭越之恩,他奉命出使齐国之时,刘邦以谋反罪名诛灭了彭越三族,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说:“敢来收殓探视的,立即逮捕!” 这时栾布从齐国返回,他第一时间就是去祭祀彭越,在彭越的头颅下面汇报出使齐国的种种,边说边哭。虽然最终刘邦改变主意没有杀他,但栾布是知道祭祀彭越的后果的,他还是去了,义无返顾。

向雄,魏晋时人,先事奉太守王经,王经获罪处死,他公开为之哭丧,哭得惊天动地,旁观者都为之落泪;后跟随钟会,钟会因叛逆罪被杀,无人殡殓,他又前去料理丧葬事宜。这个人完全不惧当朝权贵,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要去做他认为该做的事。

1279年,大宋王朝的最后一年,在广东崖山与元军的大海战中,宋军全军覆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七岁的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随之跳海殉国。

面对这些人,我们还要再说什么“不可理喻”就真的太“可怜”了,就像鲁迅先生的《药》中夏瑜说狱卒红眼睛阿义“可怜”一样。“无情的人笑我痴,我笑无情的人懵懂。”他们的有情有义自然有人能懂,因为相对于“可怜人”,这世上多的是“可爱的人”。我身边有一个头发斑白的老教师,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一生多受不公正的待遇,评不上职称,长不上工资,但她却为了教学呕心沥血,是学生最敬爱的老师。我说你心里不委屈吗,还这么卖力上课。她说:不好好上课,我对不起自己的心。所以,从古至今,不论忠臣名士还是身边的布衣百姓,在光彩熠熠的灵魂下,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的高尚之举,始于一个最朴素的信仰——为自己的心。

而弘演纳肝,也是为了自己一颗心吧,他是真心为国为君哀痛,不忍心国家就此灭亡,心疼国君曝尸荒野,他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只能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纳肝,在他看来,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他的义举却拯救了濒于灭亡的卫国,因为他深深感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听说了纳肝一事,内心震动,久久不能言语,他没想到一个无道昏君还能有如此忠烈之臣,他说,有这样的忠臣的国,是不应该被灭亡的,所以,他全力帮助卫国在楚邱重建了庙堂宫室,让卫国得以存续。

正象南宋崖山之战后,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已经消亡了,但是炎黄子孙血液中那道无形的脉络却一直顽强地延伸、生长!南宋的精英之士尽赴国难,而中华民族的忠勇义士何止千万?这样坚韧的民族又如何能轻易被征服?正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有像弘演一众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光芒辉耀着中原大地,巍巍中华才会绵延悠悠五千载,兴衰更替,生生不息。

 

 

注:

1、《吕氏春秋·纪·仲冬纪》

2、《贞观政要·卷五·论忠义》

3、《论衡·卷十八·齐世篇》

4、《晋书·载记·第二十二章》

5、《北史·列传·卷七十三》

6、《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五十八》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