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典”列国之七——及瓜而代:李文娟

 

指“典”列国之七——及瓜而代:李文娟

西汉时仅当了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逝于瓜熟季节;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辛追夫人逝于瓜熟季节;

江西靖安的春秋大墓中合葬的47人逝于瓜熟季节。

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考古专家们从他们的遗骸中发现了香瓜子,刘贺腹中有40多颗,辛追夫人腹中有138颗,所以推断出他们正死于香瓜成熟的夏秋之际,辛追还是由于吃瓜被卡住引发了心脏病才去逝的。

春秋时的齐襄公也因瓜熟季节而丧命,但不是因为吃瓜,而是因为不守信用。

公元前686年夏,齐襄公派将军连称和管至父二人戍守边界葵邱,两位将军说:“保卫边疆太辛苦,条件恶劣,不知道国君让我们守多久啊?”齐襄公估计正在吃着香瓜,随口说道:“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明年瓜再熟的时候我就派人接替你们。”“及瓜而代”的说法即来于此,后人常把官员的换任称作“瓜代”。

有了国君的承诺,二人就克服困难,安心驻防。不觉一年已过,两位将军看到有人献瓜便想起了襄公的话,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有人前来换防。他们只好上书请示,结果荒淫无度的齐襄公正忙于游乐,懒得处理这事儿,便说:“我说什么时候换就什么时候换!你们继续守着!”身为国君竟言而无信!连称与管至父接到回复后愤恨不已,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餐风露宿不知又要苦守到何年何月!绝望之际,二人便起了除掉昏君的心思,他们联络宫中的公孙无知(襄公的堂兄)和连称的妹妹连妃,准备时机成熟便杀掉襄公,推公孙无知为国君。

机会来了。冬季到来,齐襄公仍不安分,去贝丘打猎,连称与公孙无知便决定在此行事。齐襄公打猎时遇野猪受到惊吓,摔伤了脚,丢了鞋子,回去后拿管理鞋袜的内待徒人费出气,打得徒人费皮开肉绽,含泪而出。这时公孙无知他们已全副武装冲进来,正遇到徒人费,徒人费随机应变说自己刚刚被打,正想报仇,请他们在宫外等候,自己进去作内应。然而他回宫后立刻将齐襄公藏了起来,自己冲出去与公孙无知死战,拼命保护襄公的安全,最终寡不敌众而死,藏于门后的齐襄公也被搜出杀掉。

此时距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还不满百年,齐襄公再次用“及瓜不代”验证了“人无信不足立”,并和周幽王一样丢掉了性命。虽然卑贱低微的小内待徒人费用生命向齐襄公表白:至少还有我。但,一个失去信义的国君身边能几个徒人费?即便有再多的徒人费又能改变覆灭的命运吗?

事实已向人们证明,说话不算数,轻则惨到没朋友,重则倾人国倾人城要人命;而有人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信的力量有多么大,诚信的魅力又有多么的动人: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值年关,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复核案件,当他看到许多待斩的死囚时,顿生怜悯,希望他们也能和普通人一样回家团团圆圆过个年,所以,他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的死囚都放回去,来年秋后行刑时节都来京城报到,再一起问斩。第二年秋天,出狱的390名死囚在无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竟然全部按时赶到了京城,一个也不少。唐太宗被深深感动,他当即敕免了所有死囚——诚信待人者,亦被人以诚相待。(《资治通鉴 .唐纪.唐纪十》)

春秋时吴国至德至贤的季札则代表了更高层次的诚信——没有说出来的承诺,也要兑现。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晋、鲁等国,经过徐国时,徐国国君视他为知己,并且非常喜爱季札身上的佩剑,爱不释手。季札有心想把此剑相赠,但由于出使任务没有完成,佩剑仍需携带,因此他就在心里决定:从晋国回来后,一定将剑送于徐君!而当他辗转再经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已逝,季札只好把剑送给徐君的儿子,但徐君儿子不受,季札便来到徐君的墓旁,将剑挂于旁边的树上——我既然在心里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兑现,即使连你也不知晓。这便是“季扎挂剑”的由来。(《史记·吴太伯世家》)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破坏英法海上通商航线,德国海军少校冯.卢克纳尔伯爵指挥一艘伪装过的老古董帆船“海鹰”号,在大西洋上所向披麾,被称为“大西洋幽灵”。但每次开战前,他都像一个真正的骑士一样向遭遇的对手保证:我的目标只是船,只要你们投降,保证不伤及生命。所以,整整8个月,他共凿沉英法等国舰船14艘,被俘的462人无一人伤亡,这些俘虏在他的船上受到了绅士般的优待,最后被他全部安全送回海岸。第二次大战开始后,卢克纳尔联系到当年那些已成为盟军高级将领的俘虏,希望他们保证不轰炸他的家乡哈勒尔,盟军谨守承诺,没让一颗炸弹落在德国的哈勒尔,当战后卢克纳尔回到故乡时,受到了家乡人民英雄般的欢迎。

苍天可老,海水可翻,诚信不可违。大丈夫理应千金一诺,一言九鼎,我等吃瓜群众亦应以“及瓜不代”为诫。

 

注:

左传·庄公八年》

《新序·杂事卷七》

《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氏春秋》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