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仲 华:学会逗自己玩

王 仲 华:学会逗自己玩

老一辈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先生曾说过一个单口段子“逗你玩”,说的都是如何戏弄、嘲笑、揶揄别人的事,令人捧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需要的却是“逗自己玩”。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除工作或生意之间交往外,很少有时间顾及他人。尤其是离退休人员和空巢老人,越发显得寂寞、孤独。只有逗自己玩吧。

首先要解决的是,上了年纪的人瞌睡多,刚吃过早饭,困劲就来了。这时应马上想到许多影视里的情节:一位战士中枪了,紧闭双眼,战友们围在旁边不住地呼唤“你睁睁眼吧,千万不要睡过去呀。”当脑海里出现这个镜头时,就会蓦然惊醒。于是,打开电视机选台。不能选那些太暴劲的抢战片,声嘶力竭疯狂放纵的歌舞片,惊险诡谲的谍战片,死去活来的爱情片,最好找一些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三个和尚》之类的儿童片。如果一心想看战斗片,又常常记不住人物的姓名,可以不记,就像小时那样,欢呼“好人胜利了,坏蛋逃跑了”足矣。真正意义上的“返老还童”只是个理想,惟有从童真、童趣里寻求些许心智回归的轨迹。沏一杯浓茶,不时地瞅瞅叶子缓缓下沉,水渐次泛出琥珀色的光泽,然后演一回莫干山道士待苏东坡的故事,对自己说: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再轻嗅浅啜又有一番乐趣。

看完一两集电视剧,喝完两道茶,不能再坐着了,得放松放松眼睛,活动活动筋骨。先站起来揉揉眼,放眼远看,舒个懒身,拍拍头,转转腰,走出去找老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打打拳。偶尔有年轻人问你多大年纪,记住,要绕着弯子回答。假定生命为120岁,即两个甲子,60岁以后就是后甲子,便应从1岁开始了。当报出“打了折”的年龄时,便想想生命才过半,心里自然高兴,忧从何来?悲从何来?

 

 

 

上午十到十二点钟,正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时段,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淘好的米放进电饭煲,就可以拿起拖把干活了。不要想着是在扫地,而是鲁智深练禅杖一招金牛耕地;再拿起鸡毛掸子,也不要想着是在掸灰,先舞个花,唱一句穆桂英挂帅“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饭熟了,菜好了,家人们该来的都来了,不来的也别等了,自己向自己喊一声“传膳哪”便可与在场在亲人共进午餐了。

老年人不宜闻鸡起舞,也无需点灯熬油,半个小时左右的午休后,是读书、写作、书法、绘画的最佳时间,但也不要搞得太久、太疲劳,适可而止,开心即可。不妨换换脑筋,把自己当作假想敌,找找自己的茬子。比如,哪些事办得不圆满,哪些话说得欠周全,哪些文章写得不完美,等等。有可能还会为此生自己的气,时过境迁,这些都不能逆转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只好以后注意吧。想开了,气也就消了。小气是不至于伤身的。不过,如果误解了朋友,一定要找个机会解释一番,道个歉。心里千万不揣疙瘩。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学点外语:只是没必要按部就班学什么劳什子语法,记住几个常用语就行,如你好,早上好,请坐,请进,再见,对不起,谢谢,很好之类。三五老友见面跩两句,自娱自乐。但不学日语,从电影电视中可以听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阿达西瓦和八格牙鲁。你想,他都承认自己是混蛋了,还跟他玩个毬。

主动制造机会经常找路走、找话说、找事做、找乐子。甚至找点小气生,不断地把日渐钝化了的七情六欲激活,生命力焉能不旺起来。

 

 

 

作者简介:

 

王仲华 男,1942年出生,籍贯江苏南京。笔名布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协会会员、武术协会会员。从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创作多年,1958年开始在《新沂报》发表诗歌《何如新沂先逢春》,1981年有诗歌《栽种》发表在《雨花》,后陆续有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

获奖作品:小说《小桥流水人家》获1995年全国首届水利艺术节华东片文学创作一等奖;诗词作品《望海潮·迎港归》获1998年第六届当代诗人诗文书画影印创作交流会暨首届“金谷园杯”文学艺术邀请赛金奖;散文《与电共舞写春秋》获2011年中宣部老干部局暨《银潮》杂志社全国离退休干部“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二等奖。

个人专著:文集《大刀向熟人们头上砍去》、长篇纪实《古郯武师高宗藩》、宣传画集《供电漫画集》、小说集《市井》、散文集《凡尘》。

作品入选:《新沂市百家诗选》、《江苏省千家诗选》、《江苏老年诗书画大观》。

曾任《安徽民俗报》驻江苏记者、《新沂日报》特约记者、新沂市老年大学文学讲师、新沂市老年教育研究员、市武术协会名誉会长、新沂诗文学会名誉会长、《诗斋文苑》编辑部主任。

参与编撰: 2004年《彭城武林》编委;2008《时代风云》责任校对;2009年《沧桑记事》校读;2010年《新沂旅游文化》撰稿;2010年《锺吾风韻》编审 ;2012年《见证辉煌》责任校对;2012年《新沂市电力工业志》主编。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