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但阅读伴随人们365天。读书是一次次灵魂的壮游,既能修身养性,又能提升素质。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读书是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说到读书,有些同志马上摆手说:“没时间,忙啊。”的确,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多样、价值追求多元的当今社会,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读书。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忙开会、忙检查、忙调研、甚至忙应酬……。但时间就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如果有这种精神,合理安排时间,减少陪会、应酬等活动,读书时间自然会有的。据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2013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年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法国20本、美国35本、日本40本、俄罗斯52本、以色列64本。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的国民却难以坐下来读书,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让读书成为时尚,是中央领导人近年来向国民发出的倡议,他们日理万机仍坚持学习。书可以医愚、也可以启智,古人读书“饥可以当肉、寒可以当裘,孤寂可以当友、幽忧可以当金石琴瑟”,所以读书是天下第一乐事。如今,知识爆炸、信息发达,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一生也难读完零头,这里首先就需要我们要有选择性地看书。看经典的书、看对自己有帮助的书。这些书既要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又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样就需要我们善于识别和选择,从而达到开卷有益、有所收获;其次要学会阅读。读书的起点决定了读书的高度,我们要选择一些经典型的著作来读,才能学道、得道、悟道。象毛主席阅读《共产党宣言》不下百遍,《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他从中读出了思想、读出了逻辑、读出了方法,把这些东西真正悟透了,所以在遇到风浪时就站得稳、遇到矛盾就能化解了。再次要善学善用。如果说经典决定了思想的深度,那么实践往往决定着思想的高度,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赵括纸上谈兵,结果导致长平之战惨败;马谡崇尚清谈,结果导致街亭失守;王明的本本主义,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说,只有把读书学习之得转化为观察问题的科学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把知识转化成能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