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下午五点三十分。扬州瘦西湖。

夕阳已经落山,暮色渐起。喧嚣了一天的湖面也归于平静。景区里尚能看到零星的散客,差不多都加快了脚步,准备离开景区。

踩着这个时间点,鲍银萍归拢好了游船,系好缆绳,开始换装准备下班。

鲍银萍知道,在城南的那个小区里,有一扇窗口早早的就亮起了灯光,八岁的儿子一天都没看到妈妈了,他一定在盼望着妈妈早一点到家。

鲍银萍是瘦西湖风景区一名普通的船娘。

 

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A最美好

 扬州船娘最早出现于隋代,在明清时期一度达到鼎盛。当时伴随瘦西湖(当时尚无瘦西湖这个名称)景区的形成,游客逐渐增多,游客多了,所需的娱乐项目自然也要跟上。一时间,无论官船、棋船、灯船、烟船、花船、歌船、杂耍船,统统都被搬到了瘦西湖上,形成一个水上乐园。到了清末及民国时期,水上游船就比较单一了,就是纯粹女子撑船载客作水上游览。“足笋尖尖袜不尘,一篙一摆腰如柳。”船娘婀娜的身姿以及洒脱的撑船动作,在游客眼里也是别样风景。

新中国成立后,瘦西湖上船娘行业曾一度消失。瘦西湖船娘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纯属偶然。

1994年,瘦西湖景区举办了一场溱潼会船表演。演出结束后,留下了六艘木船,景区决定增加一项水上游乐项目。于是,就招聘了几名会划船、会游泳的兴化女子在湖上尝试载客游览。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景区这一大胆尝试得到游客的认可,接下来景区便扩招了一部分船娘,并且尝试教授一些景点知识,学唱扬州小调,便于跟游客交流。

鲍银萍是2003年正式加入船娘行列的,那一年,她正是花样年华,刚满十九岁。

自小就在兴化水乡长大,对于水,对于船,自然是不陌生。可是等真正到岗才知道,瘦西湖的船不是撑,而是摇橹船。一切都要跟着师傅从头学。

一开始是新鲜的,透着刺激。可真正练起来,几多辛苦只有自己清楚了。在无数次推、拉、摇,这枯燥单一的练习中,手掌肿痛、酸麻那是最常见。常常是头天练习结束,第二天再来上班,手掌都害怕碰到橹。那是条线反射。所以后来鲍银萍曾跟同班的小姊妹说,恨不得把那橹给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鲍银萍终于可以轻松自如地驾驭小船了,走直线、穿桥洞、转弯……当师傅告诉她可以上岗了,鲍银萍就差没在小船上跳起来。

不过,掌握了摇船技术,还只能算是做船娘的入门活。

当时景区给出的船娘标准是“五会”。即:会摇、会做、会唱、会讲解、会导游。

两万多字的导游词要全部会背诵,这对鲍银萍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在校读书的时候,背诵一直都是自己的弱项呢。你说背诵个唐诗宋词的,二三十个字,甚至三五十个字,那不成问题。一遇到文章背诵鲍银萍就打怵,现在倒好,直接两万多字,都快够一本小册子了。

但是,从自己决定做船娘那一刻起,鲍银萍就知道,退路早已被封死,再高的坎儿也得迈过去。

回忆起背导游词那段时光,鲍银萍面露得意。是啊,也真是服了自己了,当时真的满脑满心都是导游词,无论上班下班,无论景区还是宿舍,就算是吃饭时候,嘴上也常常是念念有词。正是这样的用心背诵给自己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导游功底。后来自己又找来相应的文史资料,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自己。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为自己后来的船娘生涯着实添色不少。

从最初的学徒到成为优秀的船娘,鲍银萍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个人业绩年年都是稳居船娘班第一。鲍银萍把这样的纪录连续保持了十三年。

从2007年开始,瘦西湖船娘的品牌已初步形成,为了壮大队伍,也是为了注入新生力量,鲍银萍开始带徒弟,是那种一对一传承式的。

时间到了2009年,一个崭新的名词“大学生船娘”唱响了大江南北,从这一年开始,瘦西湖船娘班有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加入了。

大学生船娘上岗后,当时鲍银萍已经是船组长了,她明显的感受到原先一般“老”船娘与大学生船娘的差距。那就是学识、气质、和礼仪。毕竟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她们胸有诗书,人文故事,历史渊源,人家是张口就来,辅以景区导游词,更能渐入佳境,更能深入游客的心灵。

鲍银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能屈居其后!这是鲍银萍当时的想法。于是,不单单是鲍银萍自己,她还鼓动其它的“老”船娘姊妹一起报考成人函授班。拿到大专学历后,鲍银萍依然不满足,目前正在向本科冲刺。鲍银萍觉得只有不断的完善提升自己,才更能攫住游客的心,才能更好的推介瘦西湖,宣扬扬州。

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今天临近不惑之年,鲍银萍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交给了瘦西湖。我问她有什么感觉呢。她笑了,她说感觉很美好。

 

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B最感动

 十六年的青春韶华,近十万里的水上行程。真的很难让我把这样的经历跟面前的文静女子画上等号。

十六年间,鲍银萍曾创下一天摇船十五趟的纪录。以非满员8人一船计算,这一天里鲍银萍就接待了120位游客。客人可能会记住鲍银萍,但鲍银萍肯定不能记住每一位游客。可是,就有那么一位东北的客人,她深深地印在鲍银萍的脑海。以至于采访鲍银萍的时候,提起东北的那位游客,鲍银萍说话的声调及语速瞬间大有改变,我知道,那是鲍银萍心底情感起了波澜。

那还是2006年的烟花三月时节。鲍银萍22岁,已经在瘦西湖摇船三年了。

客人来自东北,是一对老夫妻带着儿子、女儿、媳妇、孙子,一家六口人自驾来扬州旅游,在瘦西湖,正好包下了鲍银萍的摇橹船。

船娘是流动在瘦西湖上的扬州名片。美丽大方、苗条不瘦弱、活泼又不轻佻的鲍银萍先是在形象上就给足了东北客人的心里分。接下来,沿湖一应景点,穿插人文故事、传奇轶事,娓娓道来,再辅以悦耳动听的扬州民歌《杨柳青》、《拔根芦柴花》。客人不但听,还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全程拍下了鲍银萍出色的表现。或许是看惯了白山黑水,千里冰封的东北风光,初见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的婉约江南,再加上扬州美女,瞬间就俘获了客人的心,不,应该是身心俱醉才对。

船到终点后,那位褚奶奶跟鲍银萍亲热得都像祖孙俩了。老人家说了太多的赞美之词,并请求跟鲍银萍合影留念。褚奶奶还说,扬州这么美,扬州船娘这么漂亮、这么热情,她一定还会再下扬州的。

鲍银萍接待了那么多的游客,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少客人离开的时候也会说再下扬州的话。更多的时候,鲍银萍就当作是客气话来听吧。让鲍银萍没想到的是,东北的这家游客说的可不是客气话,十一年之后的春三月,他们真的又下扬州了。

因为当年褚奶奶并没有问鲍银萍的名字,只是记得船娘姓鲍,在南大门游船售票处,褚奶奶就打听姓鲍的船娘,也算是巧事一桩,当时整个船娘班级35位船娘中只有鲍银萍一人姓鲍。电话联系上之后,可巧鲍银萍船上有客人,粗略估算回到南大门至少也得五十分钟。褚奶奶和她的先生回过去话,就是一个小时,也等。

四十五多分钟之后,褚奶奶夫妇和她们的孙子如愿坐上了鲍银萍的摇橹船。

十一年的岁月在褚奶奶和鲍银萍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鲍银萍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十一年的水上历练,让她更成熟,更稳重,专业方面及个人涵养更趋于完美。而褚奶奶这一年是83岁高龄,并且两年前还在体内安放了心脏助搏支架,精神状态较之十一年前那真的是判若两人。但鲍银萍看得出来,当天老人心情格外的好,那种旧地重游,故人相见的喜悦都写在眉目间。跟十一年前一样,褚奶奶偶尔跟鲍银萍搭话,她先生依然全程摄像。老奶奶告诉鲍银萍,这摄像机还是当年那部索尼呢。另外,褚奶奶还告诉鲍银萍,当年她们的合影,她放大冲印好,做成了镜框,现在还挂在自己的床头柜子上,那身素淡的蓝底白花船娘服,配她年轻俊美的脸庞,很协调的。鲍银萍又给褚奶奶一家人唱起了扬州民歌:小小的郎儿来,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泼喇鱼那个飞呀跳网阿来的拾了,拔根芦柴花花..

褚奶奶笑了,孩童般纯真,满脸灿烂。褚奶奶说,还是那个味呵,这就是江南的味道。自己在东北曾无数次调取录像,听这小调儿。也无数次想着何时能当面再次聆听,今天总算如愿了,你的歌声,包括你的解说比起当年更粘稠、更有磁性了。也是孙儿孝心,知道奶奶这些年一直惦念扬州,想再次探访,特意撇下手头的事务,专程陪爷爷奶奶二下扬州。在东北临动身的时候,我们老俩口还真担心到扬州找不到你呢。

重逢是短暂的,又要分手了。老奶奶拉着鲍银萍的手说,自己眼下已是风烛残年,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扬州之行了,此次分手,当是永别,但有生之年,能再次见到,此行也便无遗憾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会记住鲍银萍,会记住扬州。

听着老人家发自肺腑的言语,鲍银萍几近哽咽。想想自己竟是如此的幸福,十多年间,在遥远的东北,有一位慈祥可爱的老人,无数次把目光,穿越皑皑白雪,跳过丛丛白桦林,朝扬州眺望。还有,老人家决定再下扬州的时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而长途奔走,老人家又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期许,一步步靠近扬州啊。鲍银萍真的不会说话了,她只是机械地说感谢奶奶的厚爱、感谢奶奶的惦记、感谢奶奶喜欢扬州。

鲍银萍搀着褚奶奶一直送到景区西大门,最后,他们一家人走远了,鲍银萍眼噙泪水,在原地观望了许久。

 

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C最亏欠

 从事服务行业,特别是旅游服务业,更多的时候就是个身不由己。才入行做船娘那阵子,单身一人,住在景区配备的宿舍,往来上班多少还便捷些,后来鲍银萍结婚了,房子买在城南,这一来一去就要在路上耽搁一个小时时间,而且景区有规定,每天早上7点45的晨会是雷打不动的。早出晚归上班,鲍银萍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为此,鲍银萍总觉得自己对家庭,对父母,对儿子都是有所亏欠的。

鲍银萍还说,想想当初自己也真是胆子大,怀孕都够34周了,竟然还敢去摇船,多年之后再说起这些,鲍银萍都觉得有些对不住儿子。但庆幸的是儿子现在活泼可爱,是自己疲惫一天归家后的寄托与安慰。但是,对于父母亲,鲍银萍觉得那不是简简单单一句亏欠就能纾解的,那是心底的痛。

父母膝下就一双女儿,鲍银萍是二姑娘。

年纪轻轻就孤身一人出门打拼,鲍银萍一直都是父母的牵挂。同样,在扬州城里的鲍银萍,又怎么能不念家呢?油菜要割了、麦子要施肥了、稻子该抽穗了吧?在每一个时令的窗口,鲍银萍只能在扬州频频朝家乡眺望,只能在心底默默地说: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在鲍银萍心里就想着自己能有一天,把家安在扬州,能把父母接来扬州,颐养天年。可是,父亲竟然没有等到这一天。

就在2011早春,在鲍银萍结婚还不到半年后,父亲病倒了。当时对鲍银萍来说,经济上真的是捉襟见肘,格外窘迫,尽管如此,鲍银萍还是把父亲接来扬州做了全面检查,后来又辗转到上海求医,遗憾的是现代医学最终也没能挽留住57岁父亲的生命。

最让鲍银萍惶恐的是2016年5月间母亲忽然身体严重不适,照鲍银萍的话说,那一刻自己真的是被吓着了。因有前车之鉴,鲍银萍真的怕再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放下一切,以母亲为重。这是鲍银萍必须做的。

在那个炎热的夏季,鲍银萍把整个身心都用到了母亲身上。直到母亲术后身体有所好转,鲍银萍把姐姐接来扬州照顾母亲,自己才重新回到船上工作。

现在,母亲就和鲍银萍生活在一起。说是奉养母亲,其实鲍银萍也清楚,一辈子劳作惯了的母亲是闲不住的,除了帮助照看儿子外,一应的家务事母亲都大包承揽了,也着实解了鲍银萍的后顾之忧,就像一首老歌所唱,“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母亲的好,鲍银萍都记在心里呢。

有句非常戳心窝子的话,叫“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鲍银萍很是认同。她说自己父亲因病早逝,想尽孝都没机会了。她要把对父亲的亏欠一并弥补到母亲的身上,给她安逸、幸福的晚年。

 

水上九万里 韶华十六年(袁华)

D最骄傲

 2019年4月15日下午3点钟。我在熙春台码头等候和鲍银萍见面。当船娘李菁告诉我,湖上摇船过来的就是她的师傅鲍银萍。我特意朝水边靠了靠,一是为了迎接,二是为了更近距离的观察她。

船缓缓的靠岸了。鲍银萍迅速的挂好橹,嘴上招呼游客先不要忙着起身,一边说话,人已经从船尾来到前甲板,鲍银萍俯身用左手抓起缆绳,在跳上岸之前,看似很随意的拿右手朝船前檐口碰了一下,原来那地方有块可以活动的檐舌,檐舌弹起来了,游客下船就不会碰到头。

鲍银萍手抓着缰绳,告诉游客们,可以下船了。

在水上游览,面对游客无小事。鲍银萍这样说。只有细节做足了,才能让游客满意。像稳住船再下客、掀起船檐活动檐舌防止客人碰头、遇到老年游客上下船时伸手搀一下、船上常年备有药箱及针线 盒……正是用心做好这些细节,鲍银萍才能连续十年时间保持“三零”纪录。即零投诉、零事故、零差错。

说到细节,在游客离船后,鲍银萍系好船缰接受我前期采访时,我也发现了两个细节,一个是看到的,一个是听到的。

看到的是鲍银萍手掌心的老茧,在双手虎口朝下,呈三角形,有三块厚厚的老茧。鲍银萍说那是橹和缰绳的赐予,十几年的磨砺,早已习惯了,也早已没有了痛感。

听到的细节是鲍银萍说话时的浊音,透过她腰际的小扬声器发出来的。粗、厚重。那是一趟船摇下来辛劳的余音。如果不是她腰间配有扬声器,或许听不这么真切。鲍银萍说,客船满员的情况下,荷载通常要超过650千克,若是再遇到逆风的时候,是非常耗体力的。

鲍银萍说自己生在乡间,从小就没少干农活,身体的底子好,能吃苦,通常一天五六趟船,算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如果赶上旅游旺季,一旦一天有超过十趟任务,那就非常吃力了,晚上下班回家,身体跟散了架一样,饭都不想吃。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游客写表扬信函、赠与小费、小礼物,还有像东北褚奶奶一家那样的回头客,都是对鲍银萍工作的认可与赞赏。而景区及上级主管部门对鲍银萍十几年如一日敬岗爱业的精神,也是褒奖有加。先后十几次被授予单位先进个人、服务明星、工会先进等荣誉;鲍银萍还曾担任过“扬州船娘邮票发行首映式”礼仪小姐、中央电视台“大学生眼看世界”拍摄主角,参加了“扬州船娘申报文化遗产”主题报道拍摄。

2012年,鲍银萍被授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2015年,鲍银萍被评为市级机关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员。

2017年7月,鲍银萍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2018年,荣获“2018江苏十大最美船员”称号。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鲍银萍没有丝毫的骄奢,一如既往跟姊妹们互学互助,在船娘传承上,她认真、坦诚、细心。徒弟们敬她,她爱徒弟,提携徒弟。在工作上,更是精益求精,以满腔热情及春风化雨的心情对待每一趟游览。

鲍银萍说:取得今日的成就,没有丝毫的秘诀。我只是用心去做,把每一位游客都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

鲍银萍摇着橹又启程了。轻声细语的讲解,舒缓悦耳的扬州小调,在两岸花柳丛、在蓝天碧水间、在游客的心田蜿蜒流转。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