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和驾驭文字能力,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作者: 周 波)

素养和驾驭文字能力,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作者: 周 波)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从事这种劳动,就需要作者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质。创造并非是凭空而来,需要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以熟练的技能为凭借。因此,较好的素质修养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从事写作这一创造性精神劳动的必要条件。

从制作文章的心理过程来看,它可以分作采集(观察、体验、感知)、构思(立意、选材)、表达(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改等几个阶段。可以说,每个阶段都涉及素质、修养、文字能力诸方面。

写作者的素养和驾驭文字能力,是写作成败的关键。这是因为,作者作为整个写作过程的主体,如果不具备上述能力,就无法进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就无法完成写作系统工程。文章千古事,无胆则无以千古,无才则心思不出,惟力大而才能坚。

素养和能力的修养,不是遗传,不能靠先天获得。修养属于后天性的条件,必须靠后天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思想理论方面的修养。包括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两个方面。思想水平涉及信仰、觉悟、人生观、生活态度,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鉴别能力,以及思想方法;理论水平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加以评论,对思想观念加以理论表述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思想水平与理论水平的关系非常密切。思想水平较高的写作者,往往得益于他们的理论水平。他们的较高思想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中获得的。

二是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写作需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储备。那怕是短小的文章,必须以丰厚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在写作过程中,有些知识见诸文章;而更多的知识,并不直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它们供写作者选择,或者备而不用。知识储备越丰富,视野和思路也就越开阔,这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是表情达意方面的修养。这是写作者在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修养。阐述一个相同的思想观点,有的人可以讲得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明白透彻;有的人讲了半天,别人还不知所云。抒情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及文章(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表达的十分准确、感人;有的人抒情,却给人以生硬的感觉,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这是一个驾驭文字的能力问题,与理论修养、文学修养、文字修养有很重要的关联。由于客观作用于主观形成的思想、所产生的感情,最终要通过表达才能为读者所理解、接受,因此,作者表情达意方面的修养如何,对于文章写作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事业,是人生事业的一部分。在学习写作的同时,还要注意人格的修养、道德品质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真正做好,才能成为人民欢迎的写作者(作家),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放歌。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2022-02-01 17:09

    文章里的观点我赞同!驾驭不了文字的作者,是写不出精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