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爱甘苦两心知——宋庆龄故居(作者:王云燕)

笃爱甘苦两心知------宋庆龄故居(作者:王云燕)

 用缠绵十年换从此分离

这一生值得吗

用短暂的交会换生命的绚烂怒放!

你愿意吗

她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抱过她,谁知日后她成了他的妻。那个明月夜,刚满十三岁的她小声而坚决地说,我要同你一样。他有力的手势、坚定的语气、深邃的目光,都在勾勒着一个光明的梦想。初见时的印痕已在蒹葭苍苍的岁月里作了埋伏,再遇见他时,倾慕与欣赏便酿成了爱的美酒,彼此都觉得对方如西湖上烟雨茫茫的美,却又如玉石透着寒气,光芒铿锵。少女离了亲人义无反顾追随他而去。那装了天下苍生的心,也会对父母有些愧疚吧。从此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只留自己独酌,守着一屋的凄凉,最孤独的时候墙上照片里的他对她微微笑着。一切都历历在目,却又似尘封。

宋庆龄故居:位于现淮海中路1843号

有一种女人像荷花,气质娴静典雅,举止优雅大方,有着一颗琉璃般清澈透明的心,聪慧睿智,温柔善良。

有一种女人,兰心蕙质,淡然从容。她微微一笑,犹如春风拂柳般的让人赏心悦目。

 宋庆龄就是这样的女人。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庆龄从重庆返回上海,决定将莫利爱路29号寓所辟作孙中山永久纪念地,国民政府遂将靖江路45号寓所拨给宋庆龄居住,靖江路现在叫桃江路。这是一幢两层楼英式花园别墅,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可爱的拱券门洞,复折式红瓦屋顶,黄色水泥拉毛墙面。旧居原为德侨所住,现为民居。后由于该处房间狭小,每逢梅雨季节屋内潮湿,宋庆龄于1947年下半年,重又搬回莫利爱路29号寓所居住。1948年春,国民政府行政院将原希腊船主建造的一栋私人寓所拨归宋庆龄使用,其产权亦归宋庆龄所有,这就是现在的宋庆龄故居所在地。

 处处手泽牵思念  

 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白色的西式小洋楼四周环绕花园和草坪,还有30多株百年香樟,葱茏苍翠,气氛优雅脱俗。宋庆龄的汉白玉坐像栩栩如生,在阳光下闪着光泽,整个院落呈长方形,占地面积 4333 平方米。伸出屋顶的壁炉烟囱,为轮船通风管状,室内窗户百叶帘等处镌有帆船和铁锚图案,昭示着原房主的船东身份。宋庆龄入住后,底楼设为客厅、餐厅等,东西两侧各为书房。二楼为卧室、办公室、打字间和保姆房等。

这幢房子建于1920年,属近代欧洲独院式建筑,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房屋的主人几经变更。抗战胜利后,这里作为敌伪产业曾被国民政府没收归中央信托局管理。这幢楼房上下共有八个房间,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现在室内的陈设仍然保持了宋庆龄生前的原样。

走进故居,仿佛进入了一座袖珍的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过厅中陈列着林伯渠赠送的“百鸟朝凤”石刻,徐悲鸿赠送的国画“双马”以及宋庆龄出访苏联购回的油画。这是她的好友苏联女画家黛丝 •雅丝巴为她画的素描。这位女画家曾为中山先生画过一幅像,宋庆龄非常喜爱,摆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壁炉上方的油画“冬日”是1957年宋庆龄访苏期间购买的。宋庆龄是随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代表团赴苏出席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并参加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典。她当时并非共产党员,但毛主席在签署大会协议时郑重地邀请宋庆龄坐在身边陪同一起见证这个时刻。来访的客人在过厅稍作等候,宋庆龄为人细心周到,在这里摆放了一些书报杂志,供客人翻阅。会客厅内,北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的遗像,南墙上有一幅1961年毛泽东前来看望她时同她亲切握手的留影。

这里既是她的家,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场所。宋庆龄在这间会客厅里会见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伯渠、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的早期领导人,还有很多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餐厅内的陈设简单而不失品味,很多外宾赠送的礼物都陈列在这里,这些家具都是她用过的原物,物品的摆放都是宋庆龄亲自安排布置的。

顺着狭窄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进入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罕见的藕荷色藤木家具,这套精致的藤木家具由双人床、衣柜、五斗橱、梳妆台组成,这是孙中山、宋庆龄婚后返抵上海,宋耀如夫妇补赠给女儿的嫁妆,当年她和孙中山先生的婚事遭到了家人的竭力反对,宋耀如夫妇特意订做送给他们的,代表了父母最终对她婚姻的认可和祝福,以表示长辈对这段婚姻的认可,因此宋庆龄对这套家具特别珍爱,这套家具一直伴随她度过了大半个世纪。

 如烟往事,扑面而来。

虽然反对这段婚姻,在女儿新婚的时候,宋嘉树夫妇还是将一条绣着百字图案的被面以及母亲倪桂珍结婚时穿的锦缎绣袍都送到了日本。

卧室里还可见到孙宋伉俪使用过的古董座钟,钟的时刻指向八点十八分,为宋女士逝世的时间。宋庆龄于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卧室东侧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这里是宋庆龄批阅文件、处理国务的地方,闲暇时间她还喜欢在这里弹奏钢琴。

宋庆龄将二楼的盥洗室直接改为打字间,室内既有打字机,也保留了浴缸等盥洗设施,显示出主人的别出心裁,颇具“后现代气息”,即使在今天,也是不落伍的室内设计,可见宋庆龄的独特个性和领先的审美品位。卧室的墙上悬挂着她和孙中山拍摄于1915年的结婚照。

那一天,婚礼在和田瑞家的客厅举行,值得一提的是,在婚礼上,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礼物不是珍贵的钻石珠宝,而是一支德国毛瑟手枪。孙中山说:“这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经回忆起当年结婚时的往事,她深情地说:“10月25日,在我的生活中,这一天是比我的生日更重要的日子。”

 笃爱甘苦两心知------宋庆龄故居(作者:王云燕)


                上海“屋里厢”是她真正的家

 宋庆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所以对上海怀有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她住在这里的时间多些。60年代以后,因工作需要她长住北京,但逢年过节她总要回来住上一段日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去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是“回家”。1979年2月,宋庆龄在这里过完春节后回到北京,那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

宋庆龄一向喜欢烹饪,在楼上的夹厢里,她经常亲自做小菜,两道拿手菜,一道是牛肉、京葱烧豆腐,一道是红菜头、洋葱、青椒、茄子、番茄等炒成的蔬菜什锦盆。

宋庆龄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她也很喜欢收藏,瓷器、绣品,绘画都是她爱收藏的。她会唱歌,弹钢琴,她会请朋友到家里一起欣赏音乐,或者去参加音乐会。她特别喜欢看电影,一直到八十多岁,她还可以一口气看六个小时,面无倦容。

二楼还有一间保姆住的房间,带有一个很大的朝北阳台。宋庆龄的保姆名叫李燕娥,是广东中山人,从16岁就来到宋庆龄身边,陪伴了宋庆龄整整53年。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爱憎分明、性格爽朗。李燕娥比宋庆龄小了近20岁,但却一直被称李姐。吃饭时,宋庆龄与她同桌,并且让她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自己则坐侧座。1981年2月,李燕娥在北京病逝,死后,宋庆龄将她的骨灰埋在宋氏墓地。

楼房外建有一座汽车间,里面陈列着1952年斯大林赠送给宋庆龄的吉姆牌小汽车。汽车间旁边还建有一个鸽棚,洁白的鸽子在空中滑翔着,给这座楼房带来了勃勃生机。鸽子是宋庆龄喜爱的动物之一,象征着主人追求和平的美好心愿,她说孙先生也喜欢鸽子。宋庆龄还养过很多宠物,她在上海养过两只猫。这所房子是她的闺房,心灵自由的地方。她亲自给香樟树浇水,给鸽子喂食,在阳光下坐在藤椅上给朋友们写信。

走进一楼辟出的一个文物馆,有许多宋庆龄生活的物品和来往书信展示,也有很多人生历程中的照片。馆内藏有宋庆龄文物1万5千余件,包括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的大学毕业证书、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

宋庆龄平时着装是非常朴素的,她在家中穿的就是普通的棉布衣衫。而在许多宋庆龄珍贵老照片里出现过的藏黑色香云纱旗袍就在玻璃橱窗里展示着。旗袍颜色素净,领口和袖口有镂空花样。遥想当年,她就是穿着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缓缓走过,奔赴在北京和上海之间。

展物中有一个上海广播器材厂生产的我国第一代电子管多功能组合音响,1958年由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成立二十周年,当时上海市委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宋庆龄。宋庆龄经常用它听广播、欣赏唱片。

经历了战争的硝烟,祖国的山山水水都是那么清新。在她最美丽的时候,选择了别离上海,历经风雨之后,再回到家乡,该是多么温暖,她放下多少诱惑,许下几多誓言,始终温柔以待她的朋友,不改纯真的本色,让自已在最寒冷的季节,都盛开得如此娇艳。

上海的小巷,洇湿的路面泛着暮光,宋庆龄身着素雅旗袍,笑容和蔼地缓缓走来,跫音轻响,清香袭人。

 

编者按: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先生的生日。谨以王云燕女士优美文章来怀念宋先生,以飨读者。

笃爱甘苦两心知------宋庆龄故居(作者:王云燕)

王云燕简介: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资深媒体人,江苏省作协会员,南京市作协会员,江苏大众文学学会会员,著名青春爱情文学写手。文笔柔则百媚尽显,刚则三军横扫。出版有爱情主题的散文集《答爱问情》、谍战小说《谍恋花》、地理人文小传《谁的爱情绚烂了那座城》、地域文化随笔《梧桐映双城》等众多文学作品。以及凡尔纳系列科幻小说的少年版本。散文诗歌散见报刊,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受邀开设网络媒体的文化内容的视频讲座。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会员,欧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融汇新闻、文学、管理等多重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兼具媒体人正直的职业品德和深耕地理人文领域的勤奋。

 

(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

  • Владимир Ву Юэнон

    开始处写得华美情足,后面有点陈事有余,意韵浅短了,前后平衡性不够,后面动情穴点不充分,略感草率。共勉共进。

  • 傅红明
    傅红明 2022-01-27 21:23

    很有画面感、年代感,沉下心拜读,沁人心脾

  • 傅红明
    傅红明 2022-01-27 21:22

    很有画面感、年代感,沉下心欣赏佳作,沁人心脾 :qiang:

  • 云朵
    云朵 2022-01-27 20:50

    唯一差一点就收进《梧桐映双城》新书的篇章,因为此建筑中的故事性还差一点,而新书里篇篇都是催人泪下的建筑里的爱情故事。

  • 琼琼妈
    琼琼妈 2022-01-27 19:20

    欣赏佳作!

  • 汹涌
    汹涌 2022-01-27 18:30

    怀念宋庆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