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相吻合 境界呈高远 ——再谈诗的意境(作者:周 波)

意象相吻合   境界呈高远 ——再谈诗的意境(作者:周  波)

每天阅读微信,诗歌占比几乎是“半壁江山”。无论是写律诗,还是写现代诗(自由诗),有意境的诗(好诗)涌现很多,给文坛吹来缕缕清风,十分喜人。但也要清醒看到,还有一大部分诗作离有意境相差甚远。有的不要说意境了,就其码的形式而言,也难以让读者满意。有的诗不像诗、文不像文,读者阅后不知所云。还有的就是把短文分成行,就以为是诗,有些贻笑大方了。

笔者倡议,写诗不管是歌颂崇高,还是鞭笞丑恶,首先要充满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再讲究点意境犹为重要。

何为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起来是一首诗(七绝),联想起来似一幅画。近处是“江枫”(二桥名,即江村桥、枫桥)的“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远处是霜天和向“乌啼”那个方向落下去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隐隐约约的看到寺庙,由此呈现一幅美丽的“枫桥夜泊”图。诗人很会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烛红的,二者遙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整个画面色泽相宜,生机盎然。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在乘船人的心上。张继这首诗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让读者并不感到是入“愁”境,反而能让读者获得一种美感。

张继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一进入眼帘,马上呈现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画面,就像坐在电影院看立体电影一样。据说,寒山寺原名气也不是很大,就是因为张继这首诗而广泛流传,以至享誉世界。有些外国友人游览寒山寺,多数是冲着张继《枫桥夜泊》而来的。

由此可见,有意境的诗,情景交融,境界高远,很赋予艺术感染力。除张继之外,还有岑参、王之涣、杜甫、陶渊明等,这些古代大诗人的诗意境深邃,格外耐人寻味和咀嚼。写诗者,应该对意境努力追求,精心构思,下功夫创造,尽最大努力给文坛多添艺术奇葩。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