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想起了芦苇荡

作者:周 波

深秋想起了芦苇荡
写下这个题目,不由自主想起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其前身就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十八棵“青松”(新四军战士)离不开芦苇荡,由此,芦苇的形象不断上升,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秋天,尤其是到了深秋,它的装束精悍而新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谁唱着这样的歌谣走来,谁在这样的歌谣中起舞,谁在这样的歌谣中,情不自禁地解开由来已久的心结?河流在殷红中殷红,芦苇在此情景中受染。

芦苇之升值,如同追逐季节的人,用一生的心血染红美德的人,善良在脚下隆起,颜值更添高尚。

清风两袖,云和沙子被过滤了,躯体和影子被过滤了,这是清心寡欲吗?这就是它!

经历过春夏,水老了,风老了,老成了一片净洁。它的孩子,它孩子的孩子,它的所有血缘之亲的大地、植物和动物……好似都在拥载着生命的光芒。

深秋,芦苇才真正的静下心来,老成持重。雁声滴下来,尽显它的风姿绰约,无私奉献,没有丝毫怨言。难怪十八棵“青松”,当年紧紧依靠,不惧出生入死,凛然与浩荡,清廉与澄澈。

雨水和果实悬挂的季节,农人一次次磨砺镰刀,收割的双手习惯地垂向大地,每一缕阳光里,都会有不可称量的黄金……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