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林五凤的婚事(29—32)

作者:陈志宏

小说连载:林五凤的婚事(29—32)

29

一九七八年是我国历史性的转折年。这一年对中国社会来说最大的贡献就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彻底清理解 决历史遗留问题,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当然,各种错综复杂的 问题解决起来还相当的麻烦,所以就有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个村民摁血指印事 件。改革开放在摸索中前进着。上林苑真正包产到户是一九八零年底, 一九八一年 初。农村实行这一变革,第二年粮食多的没地放。林俊杰他们真正的尝到了甜头。但 是,得益最大的是林五凤。

林五凤在姨哥帮助下成了亦农工。当时的环境就是新型的农民工人。家和地在 农村,人已经进城当工人了。林五凤离开了蔬菜公司,到新县化肥厂上班了。

林五凤有五六年营业员的工作经历,又加上林五凤姨哥的运作,林五凤顺利的 进入化肥厂商店当了营业员。工资较先前临时工相比,提高了不少,连奖金加在一 起,每个月能超过四十块钱。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是高收入了。那会猪肉才 七毛三一斤,鸡蛋才四分钱一个。林五凤除了每个月给婆婆十块钱和自己花销外, 还能攒二十块钱,这在当时已经很好了。

王兴才,仍然在打零工,挣不了几个钱,自己的吃饭问题还是不愁的。但是王兴 才的恶习并没有彻底改掉,照理说偶尔和胡新城吃点喝点也没有什么,可他最大的 毛病是嫖,根本上没有戒掉。起初在新县理发铺嫖,后来和工地上的一个小寡妇好 上了。小寡妇在工地办饭,王兴才图的是多吃点肉。虽说王兴才长得一般般,但王兴 才壮实,有力气,这对长期缺雨润泽的小寡妇,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庄稼一样得到了 有益的恩泽。起初二人只是玩玩而已,可令王兴才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寡妇动了真 情,不愿这样偷偷摸摸的生活,问王兴才要起了名份来。王兴才对她说了实情,说她 有儿子有老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小寡妇哪里愿意啊!让他立即离婚,否则,她 就采取鱼死网破的手法,不管使用什么手段, 一定要和王兴才在一起,成为名正言 顺的夫妻。

王兴才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工地,他权衡利弊,总觉得和林五凤相比小寡妇不是 一个档次的。王兴才有些后悔贪吃冲动,弄得一发不可收拾。可是离开有十天后,王 兴才没有想到的是,小寡妇能到大王庄来找,还把这事给王兴才母亲季素兰合盘拖 出。季素兰看着小寡妇,胖墩墩的个儿,富富态态的面容,一想到自己守寡这么多年 的苦处,立刻同情起小寡妇来了。她对小寡妇说:“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我儿子的下 落,平时他有什么事也不跟我说,这样吧!你到上林苑找俺大闺女王兴华,是事他都和他大姐商量,或许她知道呢!”

小寡妇连夜摸黑又到了上林苑,可令小寡妇没有想到的是,开门的就是王兴 才。小寡妇气不打一处来,顿时声音大了起来。王兴华赶快出来,小寡妇双手拽往王 兴才,不让他往外跑。

王兴华问:“兴才,怎么回事?”小寡妇已经气哭了。王兴才吞吞吐吐的说些王兴 华听得莫名其妙的话语。王兴华拉起小寡妇说:”小妹,有话到屋里说,这深更半夜 的,免得打扰四邻不安。”

实在无奈,王兴才也只有随着姐姐一同进了堂屋。

30

林五凤自打进了化肥厂商店,工作起来也没有在蔬菜公司门市那么忙了。原因 是这商店三个人的活,现在已经四个人干,那工作自然就轻松了许多。这样,只要歇 班,林五凤有时回大王庄看看儿子,有时回上林苑看看父母,每回到上林苑来,她都 不忘记来看看大姐王兴华。

王兴华见到了进城工作的弟媳妇,穿着打扮更加洋气了,心里无比的高兴和羡 慕。有时当这林五凤的面夸赞一番,心想她弟弟太有福了。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是,她弟弟那么不争气,在外面拈花惹草,不成气候,使她大失所望。

林五凤又来了,这次王兴华犯难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怎么对五凤说呢?不 说肯定不行,说了以后,五凤能不伤心吗?

林五凤天南地北的和王兴华扯着。可她明显显的感觉不大对劲,大姐好像有什 么心事,有时说话词不达意,心不在焉的样子,还突然转移话题。这就使得性格直爽 的林五凤不得不问王兴华:“大姐,你今天怎么了?”

王兴华正要找合适的时机,把小寡妇找上门来的事情向林五凤说,机会来了。 王兴华说:“五凤啊!你和我弟结婚也有六七年了吧?”

林五凤说:“那可不,已经七年了。”说完,林五凤感觉不对,忙说:“大姐,你怎么 想到问这事?”然后,王兴华把她弟弟王兴才在外搞小寡妇,小寡妇找到她家死活非 要和王兴才结婚的事述说了一遍。

可令王兴华没有想到的,林五凤叹了一口气“唉!”说:“没想到王兴才能这么对 我。大姐,既然这样了,我选择放弃,同意和王兴才离婚。”

说完后林五凤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哗哗啦啦落了下来,起身告辞了王兴华, 向娘家走去。

林五凤离婚了,林五凤要孩子,王兴才同意儿子给林五凤,才同意和王兴才离婚的。可谁都没有想到,季素兰死活不给,实在没有办法,林五凤只有采取妥协,等 孩子稍稍的大点再要吧!

一九八三年,化肥厂商店实行承包责任制,优先承包给商店里的四个人。可是 四个人当中有三个人都不愿意承包,如果林五凤也不愿意承包的话,那么厂里就要 面向全厂职工进行承包。林五凤权衡利弊,自己不承包的话,就要给别人打工,听别 人发号施令,自己于心不甘,干脆一纸合同签了下来。林五凤作为乙方与新县化肥 厂签订了承包五年的合同,每年向化肥厂缴纳五千块钱的承包金,厂方提供周转资 金和两名营业员,营业员工资百分之五十由厂方承担,剩下的由林五凤发。林五凤 为了减少开支,连自己算在内,只要了一名营业员,就是厂长的小孩姨。这样,人手 确实不够,林五凤又花二十块钱月顾了一个小丫头,自己就能抽出来到外面进货 了。

林五凤承包了化肥厂商店后,非常忙。她加强了管理,对两个营业员要求严格, 起初厂长的小孩姨不适应,这不愿意,那不满意的。没有办法,林五凤找到了厂长谈  了一次。厂长对林五凤说,让他老婆找她妹妹好好说说。自那以后,厂长的小孩姨好  多了。林五凤承包的第一年,旗开得胜,什么支出开完后,净利润三仟块。林五凤又  拿出了三百块钱作为两名营业员一年的奖金,营业员们高兴的要命。厂长老婆见到  林五凤夸赞林五凤讲究,要她妹妹好好的跟着她干。

31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各行各业的人们无不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 风里。后沙沟的邵士堂一家也得到了彻底的翻身,不仅仅只是政治上,经济上也彻 底的翻身了。邵士堂一家人从事编织手艺,这两年挣了不少钱,邵士堂买了三块钟 山牌手表,给了儿媳妇一块,儿子一块,自己也留了一块,犒劳这二年辛辛苦苦的付 出。

林三凤的闺女长得很好,聪明伶俐,邵士堂绞尽心思好好的教。这丫头五岁时, 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天赋。不仅能背许多新旧诗词,会写好多字,自己还正儿八经  的写了一些模仿古体绝句诗来。这丫头邵士堂给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灵巧。三  凤非常感激公公,还真叫他给起着了,这丫头说话做事都非常灵巧,三凤高兴的不  得了。

三凤的丈夫不奉承祖业,而是把整个后沙沟打的编织行业的芦席、蒲苫、草绳 等等编织品往外销,从中谋取差价,收入非常可观。邵士堂一家的日子过得非常顺 心。不几年,邵士堂在后沙沟村成了屈指可数的富裕户。当然,邵士堂勤奋是一方面,但是,主要的功劳还得归功于他儿子邵成。

三凤的对象邵成,不仅人长得好,一米八三的个儿,长方形的的脸,这些都是外 在的,最主要的是,这孩子脑子活泛,特别好使,天生的就是能挣钱的料。也就三五 年的功夫,邵成捞到了第一桶金,可他天生就是不安分守己的人。十几万块钱挣到 手后,他听粮食部门的人对他说,要能联系几家制药厂的话,收粮食给制药厂可能 挣大钱。邵士堂正好有个外甥在广东白云山制药厂采购科当科长,邵成南下广州, 通过表哥的关系,搞定了白云山制药厂三分之一的用粮份额。后来,他又通过表哥 的关系,铺通了淄博两家制药厂,邵成开始往制药厂贩卖粮食了。邵成有钱了,整个 后沙沟村就数邵成最有钱,人到中年的时候,邵成就成了亿万富翁。这是后话,姑且 暂时不表,咱们还是来讲讲三凤的事吧!

邵成能挣钱,这是三凤先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当时,三凤见到邵成笔直的 一米八三的个儿,又加上脸膛那么好看,三凤想,俺们林家换亲赚了,赔本的是 公公邵士堂。可话说回来了,人家邵士堂,还自自悠悠觉得自己赚了。有人问他 理由时,邵士堂略不高兴的说:  “他林家没有嫌赔本,人还感觉赚了呢,他觉得 自己的闺女那么丑,可他林义功也不漂亮啊!但是林俊杰找个女婿那么英俊,那 林俊杰精着呢?”

这样的关系说到家的呱,谁赚谁赔谁能说的清楚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 是狗连蛋的亲戚关系。中国的亲戚关系扯大了谈,就是一张亲戚网,往大里扯,这十 几亿人哪个和哪个不是亲戚呢!所以,最扯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亲戚关系了。

邵士堂想多了,扯的那么远干什么?归根结底还是集中精力把孙女子灵巧培养 好是真的。

到灵巧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和校长惊讶的不得了。凡是教灵巧课的老师,都 感觉到灵巧就是神童, 一时间把灵巧在全沙沟小学内传为佳话。

32

邵成挣到了很多钱,三姐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五凤最开心的事。可是二哥林义 功只有在上林苑好好的种地,唯一能有点挣钱路的是, 一年能出栏十几头猪,也不 缺钱。但是,林五凤还是来家给了父母亲许多钱。一家人过日子,给父母的钱,就等 于给二哥钱了。但是,最使林五凤心烦的是,林义功的老婆不说话,这让林五凤有点 受不了。这些年,时间长了,林五凤也就习惯了,从来不理她二嫂子。

林俊杰最为五凤操心了。常常问起五凤有人给介绍对象吗?林五凤一听父亲问 这话心里就不爽。有时就回答他一句:“没有!”父亲抱怨时,林五凤就呛他一句:“难道说,没男人不能过,我有意不找的!” 一听这话,林俊杰不高兴地站起来,也不答理五凤,就出门围村里转悠去了。

林五凤的母亲就说:“你又不常回来,回来就惹他生气干什么,他都快六十了, 还不是为你好吗?哪天我到人事局找你姨哥给想想办法,他熟人多,给你找个对象, 总比给你找工作容易多了吧!”

母亲说到这,林五凤突然说:“娘,你不说我还忘对你说了,我姨哥升为分管人  事的副局长了!”林五凤喜滋滋的对她的母亲说,她母亲也为外甥自豪,高兴的说: “这样更好了,圈子大了,熟人就更多了,对你有利。”

可是哪回回家娘对他说的话,只当耳旁风,也没往心里去。她母亲郑重其事和 当局长的外甥说了五凤的当前的处境。外甥对姨保证当作大事来办。 一个月后,姨 哥打电话给林五凤,让她星期天到他家来一趟。林五凤忙问姨哥有什么事,电话里 说吧!姨哥说不行,等林五凤再问,姨哥把电话挂了。

一般来说,星期天化肥厂商店不忙。但是,林五凤让一名营业员休息,往往只留 一个小丫头在店里,她有时要利用这个闲暇时间进货。这个商店之所以能开的如此 红火,是因为林五凤眼光敏锐,她虽然出身农村,但聪明,适应社会能力强,天生经 商的一块好料。林五凤正打算利用这个星期天到徐州15路市场看看,能不能进点 时尚服装卖卖,准备上些好看的衣服。去不成了,这姨哥,真烦人,偏偏在她忙时有 事 。

星期天的上午,开门的时候林五凤到化肥厂商店看看,嘱咐小姑娘她要出去办 点事,时间说不准。小姑娘点头答应。她平时很喜欢小姑娘沉默寡言,可这回她提高 了声音对小姑娘说:“有顾客时,声音响快些。”小姑娘反应强烈的“噢!”的一声,声 音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有点刺耳,有点冲,她心情不爽的离开了商店,骑上车了,向 姨哥家奔去。

姨哥家住在新县城的东南角,而新县化肥厂,在新县的西北端,相距有八九里 路。林五凤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区。林五凤到了烟酒付食品商店给姨哥买了两瓶洋河 大曲,又买了平时少见的小蜂糕,十一点来到了姨哥家。

本来林五凤想,姨哥因为星期天来他家的朋友多,是不是叫她去打打下手,帮  忙一起做菜的。可林五凤一到姨哥家,发现气氛不对,家里静的出奇。当然,姨嫂不  歇星期天她是知道的,可还有上中学的小侄子也不在家。只有一个中年人坐在姨哥  客厅的沙发上。林五凤进来,姨哥和她打招呼,那人欠了欠身子,想和林五凤打招  呼,又不知说什么好,就又坐下了。姨哥说:“大老远的跑来,累了吧!快歇歇吧?”

林五凤无拘无束的说:“谁跑来的,俺骑车子来的。”

姨哥:“哟!”的一声:“买自行车了!不错、不错,这回外出就方便多了。”林五凤答应道:“那是!”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