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象(十二)——拜如来佛祖

作者:王成武

新疆印象(十二)——拜如来佛祖
初到乌鲁木齐,只觉满目璀璨。入夜后,繁华街区灯火如昼,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可这份热闹却没让我踏实,反倒因水土不服,连昼夜都快分不清,心里总悬着。更让人牵挂的是,同学在阿勒泰催收款项,迟迟未归;新闻里说当地已大雪封山,我便愈发揪着心,盼他平安。

一心想找处“接地气”的地方,看看北疆本真的模样。好在同学的亲戚老朱懂我心思,2014年那次,他安排我们住进了乌鲁木齐北郊的总部,还提议带我们散心。

车子停在红山公园门口,老朱热情介绍起园内景致:塔映斜阳、远眺楼、英烈石碑、虎头赤壁、卧龙喷泉。只可惜“塔映斜阳”的美要等傍晚,清晨见不着;其余景致我也没心思赏,满脑子还是没消息的同学。

“得去看看佛,”老朱忽然说。我本不信佛,但瞬间懂了他的用意——是想让我为同学求个平安,这份心意,我没法拒绝。

佛院外的草地上积着初雪,一进院门,我却忍不住惊叹:那尊如来佛祖像竟有50米高!绕着走了一圈,估摸着腰围得有30米,单是一只耳朵就比人还高。佛像通体用98吨黄铜铸造,外层鎏金,在光线下闪闪发亮,待太阳升起,更显金碧辉煌。这尊中国化的如来化身,面容慈祥含笑,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胸前“卍”字纹路清晰可见。

“如来佛祖,晚辈有礼了。”我在心里默念,“不求金银,只求您保佑我的同学平安归来。”话落,双脚竟不自觉地跪下,心里满是从未有过的虔诚。

旁边有人见状,打趣道:“这佛还没开光呢,说不定不灵。”

我转头看她,语气笃定:“心诚则灵。我从东土而来,路过西安大雁塔时,早已沾了玄奘法师的佛光——我这一跪,便是开光。”她听了,反倒没了话,转身走开了。

管理人员刚到,我便第一个请了一柱高香。香价不低,却引得后来人纷纷敬香,香火顿时旺了起来。工作人员还送了一束小香,我点燃后随手一转,香灰竟恰好落成了莲花状。

“成了!”身旁人惊呼,“难得转出莲花形,是大富大贵的兆头,咱们盼的开光吉时,怕是要来了!”我虽不完全懂这些说法,却也跟着心头一暖,只当是个好兆头。

天越来越冷,其余景致也没了心思看,我们便驱车返回。

谁知第二天,同学竟真的回来了!他一进门就说:“幸亏知道你们来了,我才急着往回赶。虽说欠款没全收回,但也够生活了。阿勒泰已经彻底封山,再晚一天,哪怕几小时,我的越野车都开不出来——盘山路太险,到时候就只能坐飞机了。”

同学归来,大家都松了口气,当即摆了桌丰盛的宴席:全聚德烤鸭、西安羊肉泡馍……满桌佳肴,配着重逢的欢喜,格外香甜。

酒过三巡,同学拉着我要较量乒乓球——我俩可是老“冤家”了,见面总少不了这一局。高中时,他略逊一筹,我总能以微弱优势赢他;可如今,他的球技早已不同往日。

他不仅换了高端球拍,还总变着花样用长胶、生胶、怪胶,打得我摸不着章法。加之他个头高,反手一推就直奔球台两角,我勉强回球,他立马一板扣杀,我便没了招架之力。后来才知道,他竟受过世界大满贯冠军王楠的指点,难怪我输得这么彻底。

没法赢他,我便转头跟他儿子较量。这孩子削球、搓球都有火候,可我早有对策——正反手两面拉弧圈球,正好克制他的打法。我还常耍个“小花招”:看似要拉正手弧圈,实则用滑板技巧把球滑到他左手大角,他往往接不住;就算接住了,回球也偏高,我顺势一板扣杀到他右手大角,这一局便稳了。

不过这孩子也有厉害之处:能搓能削,拉弧圈球的力道也足。每当他拉弧圈,我年纪大了反应慢,没法对拉或快带,只能用减力推——轻轻卸去他的力道,把球回在网前,甚至只到球台一半的位置。这招能让他有劲使不上,可一旦被他找到机会,那千钧之力的前冲弧圈,我连球边都碰不着,只能眼睁睁看着球直接落台。

眼看要输,我也“耍起了赖”:偷偷用勾手发上旋球,还不抛球。球看似下旋,实则侧上旋,他一接准飞。靠着这两招“小伎俩”,我才以微弱优势赢了,也算弥补了年龄和个头的短板。

他儿子识破了我的“花招”,笑着说:“叔叔,你这是犯规,玩孬蛋呢!”

我心里暗笑:不耍这两下,我不就成了你们爷俩的手下败将?以后再见面,还有什么颜面跟人提这事!

后来常有朋友拿“我打不过同学”开涮,我便笑着反驳:“打不过他,我还打不过他儿子?”一句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酒桌上的气氛也更热络了——多喝一瓶酒,都觉得痛快。

如今再想起新疆,只觉得亲切:那里和家一样,都是让人心里暖和的好地方。

(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