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泉》,顾名思义,就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泉水。泉水贵在清澈,不事雕琢,不矫揉造作,只以质朴自然示人。在我看来,《心泉》既是作者心灵之泉,也是思想之泉,它忠实记录了卢立湃少小离家,北上南下,从军从政数十载的心路历程。集子中所选作品,有新旧诗词,有散文随笔,有读书感悟,将它们汇在一起,犹如一锅鲜美的杂锦煲,杂而有味,读之有益。情意真、思悟深、能量正是我品读《心泉》的三大感受。
先说“情意真”。《心泉》的开篇之作,是一首古体诗:
辞乡背井志昂扬,亲朋话别意深长。
雁阵南飞逐暖树,赤子北上迎风寒。
青山处处埋忠处,碧水潺潺润旅方。
莫问关山多险路,归来应是鬓添霜。
这是1974年12月,卢立湃接到入伍通知书,即将离开家乡广东陆丰,赴东北从军时写下的《离故园》。少年作诗,或抒情,或言志。此诗以冬天里,“雁阵南飞逐暖树,赤子北上迎风寒”的豪迈,真切表达了男儿立志守边关,青丝去,白发还的决心,读来令人振奋。这正是那个年代十八儿郎的真实情感,与功利和算计毫不相干!
到部队后,卢立湃陆续写了《除夕夜哨兵》《送别》《塞外归来的人》等反映军旅生活的诗歌,感情饱满,意志坚定。这一时期,作者还写下了《漫话入迷》《谈条件》《 一字之误的感想》等一批随笔,发表在《辽宁青年》《吉林青年》《铁道兵报》上。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文字,同样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年轻军人情系家国的赤子情怀。
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已离开部队四十年,当卢立湃作为一名老兵回到内蒙古部队驻地“寻军营”,他依然能够情不自禁地“抚辘含泪笑”:
红山柳絮飞,老兵寻路到。
阔别已经四十载,耳际闻军号。
营房今安在,一片蓬蒿草。
觅得村口一老井,抚辘含泪笑。
人到晚景,感情更加细腻,心善之人犹如是。他在散文《开山小分队》中深情写道:“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唱起《志在四方》,每当唱起《战友之歌》,每当与战友共聚回首往事,每当想起受伤的战友,心里就会隐隐作痛,泪水就会止不住在眼眶打转。”同为一名曾经献身国防的退役军人,我不能不为这样饱含深情的文字产生共鸣。
细品卢立湃的散文作品,他很注重音韵美这一特色。比如他在《四季风雨四季人生》《圣洁的人间天堂》等散文中,几乎都是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委婉动听。
卢立湃最令人动容的作品,来自泣血写下的《怀念胞兄》。这组诗,句句含悲,声声泪下。试看诗的开篇:
亲爱的哥哥/你走了,走得这么匆忙/无情永诀/道不尽的思念与悲伤/为何天气这么闷热/思绪这么混乱不堪/心将破碎/泪已流干
同胞骨肉连,一朝永离别,其痛可感,其情堪怜。作品也因此人间至情而感天动地!
读《心泉》的第二个感受是“思悟深”。
卢立湃从军十余载,从政近四十载,阅人历事无数。历经沧桑之后的“悟”,带着海水的咸涩,点点滴滴都袒露在一行行跳跃着的诗文中。
你有钱,你不可能拥有两个太阳。
你有权,你不可能拥有一对月亮。
你听你的阳春白雪,我唱我的下里巴人。
庙堂套话真情少,乡野谈笑畅所言。
这是新诗《钱与权》中的一段,有权不滥用,不忘乡野情,位高不忘形,常葆学人心。
卢立湃在《心泉》中这样告诫人们:“钱”途最忌贪,仕途最怕“迷”;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这是何等的人间清醒。而这种清醒,来自于作者时时刻刻的反思和自悟。惟思悟者能够达观天下,惟思悟者能够从容应对八方风雨。
卢立湃在散文《立春》中写道:“错过了春天,就等于错过了机遇;把握住春天,就等于把握住了未来。”在随笔《三心二意新说》中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以感恩之心拥抱生活,以敬畏之心约束言行,以恻隐之心传递善意,以诚心诚意待人,以专心专意做事,书写出人生的精彩篇章。”
这些发自内心的金玉良言,既是一个“过来人”的人生感悟,也是对后来者的鼓励和鞭策,拳拳之心,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读《心泉》的第三个感受是“能量正”。
作为爱好文学写作的军人、地方官员,卢立湃传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早在部队时,他就在《民心》一诗中写道:“民心——就是公正的地狱天堂”。
《心泉》里的很多诗文,既有“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忧国忧民情怀,也有鞭挞歪风邪气的凛然正气。且看卢立湃从政时写的《农民大哥》,由衷地为他所敬爱的农民兄弟作了生动画像:
我亲爱的农民大哥,站起是座伟岸的山,
躺下是条清澈的河。
脊梁如钢铸,双臂似铁磨。
春风播种新希望,夏日深耕雨滂沱。
金秋收获一担谷,寒冬堆肥修田垛。
耕耘的是土地,梳理的是山河。
滴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硕果。
青春融入了绿野,麦浪滚滚翻金波。
朝朝迎日出,夜夜披星作。
粗茶淡饭无欲无求,栖身不嫌竹寮茅舍。
祖祖辈辈黑土地,世世代代黄泥坡。
七沟八梁一张脸,长满老茧的双手啊,
播下了未来,延续着人类,生生不息的长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也曾为社会上的某些人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在《落魄的猩猩》诗中这样写道:
美丽国度的幽深谷地,游荡着一只无聊的猩猩,
它曾统治广袤疆域,似乎无所不能。
兴盛时子民成群,巧取了恩宠世袭。
偏见与傲慢,无以伦比。
它曾是这里的霸主,主宰着一片繁华领地。
狐狸般的狡诈,蛇蝎一样的心计。
头颅高昂与天比高,
刚愎自用自鸣得意,夸夸其谈由表及里。
常设荒唐陷阱,把身边的同类吞噬。
惧其淫威,愤怒与不满,只能深藏心底。
专横跋扈成本性,它盗取了华美皮毛,
煞有介事装扮自己。
可谓知者暗自笑死,不知者吓得死去。……
《农民大哥》与《落魄的猩猩》,一褒一贬,爱憎分明,充分凸显了卢立湃的军人本色,读来令人拍手称快。作者还善意地劝告某些自以为是的人:
犬吠水中桃花影,公鸡半夜便打鸣。
牛蛙坐井说天地,夏蝉卧树语寒冰。
盲人摸象象如壁,聋子听雷雷无音。
劝君且莫偏自信,你心并非宇宙心。
用六种以偏概全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以自己为标准,要客观、多角度的全面衡量,才能得出正确的评判。
《心泉》诗文中的正能量俯拾皆是,且从少作到作者晚年的作品一以贯之,从中恰可以看出,作者的从军、从政初心,为人、为文秉性。始信诗以言志,文如其人,来不得半点虚假。
行文至此,且以作者《获在党50年纪念章感怀》诗作结,他当年是入了党后才参军入伍的,也许这首诗,可反映卢立湃的晚岁心境和汇编《心泉》的心情:
半纪初心映赤忱,金章闪耀见情深。
颂歌一曲铭心里,党恩千重育我心。
军旅从戎承使命,地方建业奉至诚。
虽临晚岁犹思进,誓报春晖献寸心。
(原载冬歌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