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狗尾草

作者:高波

逆天改命狗尾草

一提起狗尾草,你或许禁不住从鼻腔里哼出一种声音来,你就是说破天,它不就是一根草吗?有什么好写的,有什么好看的,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难道你能把一株草写出一朵花来?

那可不,你不觉得,狗尾巴草刚一出生就带着喜点。

当你在莽莽荡荡、沉寂了一冬、单调泛味、看得厌倦了的铁黑色的土地上行走,猛然看见了一点绿,你的眼神,是不是就变了?不是变绿了,不是变黄了,不是变黑了,而是变亮了,变得更美了?

刚刚闪出地平线的毛谷莠,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它不但闪你的眼,而且还闪进你的心。

看到这绿莹莹的毛谷莠,你的心里顿时恣痒痒的、美滋滋的,感觉到这片土地有了生机,感觉你走起路来的脚步坚实了许多,感觉当下怀满了信心,前路充满了希望。

这小小的毛谷莠,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春的使节。

刚长出来的毛谷莠,带着清新爽利,带着早晨的露珠儿,每一个叶片都青翠欲滴,他带着绿绿的颜色,带着它清纯香气。

这一株株草,有着它旺盛的生命活力,仿佛漆黑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株株绿色的花。这些绿色的花,粲若翡翠,玲珑剔透。

别看它是小小的一株草,大自然却用灵秀之手巧妙地妆点着它。在叶片和秸秆的衔接处,还有一串长着一串毛茸茸的流苏;叶片的袖管处,还带着一抹红。

这株株草,就像大地母亲的孩子,大地母亲精心地把它装扮成风景。

哪怕是一株草,哪怕是一株不起眼的草,它也在大地母亲的怀中,变成了一种宝。

说毛谷莠是一种宝,并不夸张。小时候的我们,在农村,都有打猪草的经历。这狗尾巴草的前身,这嫩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旺盛活力的小草,是猪的最爱。我们到野外,薅到一粪箕子的草,心里就有了底气。有了生活的底气,有了对得起一日三顿饭的底气;有了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这个家、对得起自己的底气。感觉没有辜负父母对自己寄托的希望。

这头猪就是一家子一年到头的指望,毛谷莠薅得多了,割得多了,这头猪一天到晚的饭食就有了依靠。

毛谷莠,垫实了我们的生活基础,它让一家人生活有了依靠,精神有了依托。

到了秋天,这些毛谷莠出了苔,秀出了毛茸茸的穗。看着晃来晃去的毛茸茸的穗,像极了小狗的尾巴,所以,人们又亲切地把它叫狗尾巴草。

这狗尾巴草,无论倾斜还是挺立,都保持着一种弧度,一种乐观的弧度,一种坚韧的弧度,一种不屈不挠的弧度。哪怕把自己弯成了一张弓的模样,依然劲拔有力。

被风雨吹打,即使趴下了,它仍然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倔强挺立,从来不向风雨屈服。

它宛如一个个逗号,像每个字中起笔的一点,如椽之笔,柔中带刚,运足了势,蓄足了力。

它这一点,把我们从酣梦中点醒,每天清晨看到它,就自然而然受到了鼓舞,精神抖擞,鼓足了一天劲头。

它这一点,笔法奇妙,给我们一种启发。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个开端,这一点,给我们点出了生活的序曲,开启了美的乐章。这个开端需要有精气神,就像狗尾巴草,要有它的力度,要有它的风度,要有它的强度。

这一点,像人生的标点,这一点,点出了人生的真谛。点出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感。大自然给我们的启迪和感召,都蕴藏在这一点之中。

再紧张的生活,都要学会用好逗号,要学会在美好风景中暂作逗留。放慢节奏,放慢速度,放慢节拍。不要拉得太满,走得太快,让生活慢下来,让心态缓下来,好好品味、好好欣赏身边的美。

这众多的狗尾巴草,连接成片,万头窜动,绿浪翻涌,就成了一种风景。

你看那成片的狗尾草,风一吹,绿浪翻涌,穗子齐晃,多像一片流动的海。它们不与稻麦争田,不与花草争艳,就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连成一片风景——谦和,豁达,把“卑微”活成了“壮阔”。这时候你再看,哪里还有“野草”的影子?分明是大地铺就的绿毯,是秋日里最温柔的景致。

它的“暖”,还藏在亲子间的笑声里。

秋日的午后,拔一把狗尾草带回家,坐在院子里跟孩子一起编小动物。

把几个穗子当脑袋,秆子当身子和腿,拧一拧,折一折,一只小狗就成了。再编只小猫,耷拉着毛茸茸的尾巴,孩子能举着玩一下午。指尖缠着草的软,耳边飘着孩子的笑,心里暖得发烫。这狗尾草,不仅带来了动手的快乐,还开发了孩子的巧思,更把亲子间的温情缠在了一起。孩子举着编好的小狗跑,阳光洒在他身上,也洒在狗尾草上,那毛茸茸的穗子,晃出了心底里最软最暖的旋律。

等到冬天,它的“奉献”还没结束。

狗尾草枯了,秆子黄了,却依旧有用。把它们收集起来,晒干,垛成垛,就是烙煎饼的好柴火。灶膛里,干枯的狗尾草“噼啪”作响,火苗舔着鏊底,煎饼的香气飘满屋子。这时候你会想:它从春天的绿芽,到夏天的猪草,到秋天的风景,再到冬天的柴火,一生都在“给”——给春讯,给依靠,给快乐,给温暖。它没求过什么,却把自己的每一部分都用到了极致。

它谦和豁达,乐观向上,把卑微活成一种风景,把卑微活成看点、亮点和美点。

这就是狗尾巴草,我们要改变那种世俗的看法,一改世俗的眼光,我们不能把一切事物都看扁了,进而墨守成规,看不见事物的变化,都不能换一种审美的观点和审美的情趣来看待周边的事物,那是我们的眼光出了问题,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人是不是该清醒点了。

你说,这世界离得开这株草吗?

若没有它,春天的土地会少了第一抹绿,打猪草的孩子会少了一筐筐底气,秋日的田埂会少了一片绿浪,冬日的灶膛会少了一阵“噼啪”响。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少了一个“逆天改命”的榜样——它打破了“野草卑微”的偏见,用一生证明:平凡不等于无用,卑微不等于渺小。

原来,“逆天改命”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像狗尾草那样,不抱怨出身,不放弃生长,把每一段时光都活出价值,把每一份力量都用到实处,就算是一株草,也能活成人敬人爱的模样。

下次再看见田埂上的狗尾草,别再轻哼着路过——蹲下来,看看它毛茸茸的穗子,想想它的一生,你会懂:这株草,早把“逆天改命”的真谛,写在了风里,写在了土里,也写在了我们的日子里。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