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一半以上的人,都会梦到这座世遗名山

芝麻闲话

江山一半以上的人,都会梦到这座世遗名山

201082当“中国丹霞”的名字点亮世界遗产名录时,江郎山这三块赤色巨石,便成了天地间一枚温热的印记。那孤峰刺破云霞的模样,是时光写给山河的清澈诗行,是沧桑在岩页间刻下的恢弘印章。

今天,时光刚好走过了十五年。本号特发这篇推文,致敬当年为江郎山申遗作出巨大付出的人们。同时,我们以虔诚丈量它的高度,用诗心解读它的内涵,让每一次的凝望都带着心跳的温度。我们更要考量,如何让这枚山河大地的硕大印章,永远钤盖在天地交接处,恒久鲜活在人间烟火里

江郎山是座什么山?

江郎山的三爿巨石,耸立在海拔500米古剥夷面之上,是一个典型的高基座、孤峰型丹霞地貌。三峰赤壁丹崖,周遭绿水青山,也许,跟丹霞山、武夷山、龙虎山等丹霞名山一样,是地球上最让人惊艳的多巴胺穿搭。

201082,“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第40个世界遗产。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不是西湖,也不是大运河、良渚遗址,而是位于衢州江山的江郎山。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默默坚持着自己的那一份气质和风骨。

申遗成功十五年了,让我们一起回望,从不同维度探究一下,江郎山究竟是一座什么山?它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外表背后,究竟还蕴藏着什么魔力

去过的人都会被它三峰如削、直冲云天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也会为它色若渥丹,灿如明霞的艳丽色彩而折服。所以,江郎山首先是一座丹霞名山。

江郎山是怎样形成的?每一座名山的背后,大都有一个或传奇或凄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所有的江山人都耳熟能详。

传说东海龙王有个女儿叫须女,她爱上了江氏三兄弟中的江灵。无奈人神有别,龙王闻讯大怒,放水欲淹没江山,三兄弟为保护百姓,化身三块巨石堵住了海水。而多情的须女,变为美丽婉约的须江,与江郎山相依相伴。

曾经沧海难为水,化作江郎方成山。真实的江郎山是这样炼成的。据考证,从元古代到新生代,浙西南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风、水和生物都成为浩瀚时空中的刻刀,在白垩纪晚期至上新世,那些沉睡在水底、泛红的砂砾岩层冲浪而出,三片字形的巨大丹霞岩体屹立在群山之上。宋代诗人柴随亨赞道: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

江郎山上有个会仙岩,拱若穹隆,状如朱唇,洞顶尽是大如银盘、小如米粒的鹅卵石和砂砾岩,肌理清晰。犹如宇宙叙事诗中的一章一节,记录了江郎山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当代地质学家慨叹,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江郎山成为地球上高基座、孤峰型丹霞地貌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美丽的红霞。

丹霞地貌,是指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陡崖,这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地貌类型。地球上丹霞地貌分布最广的国家,恰恰是最喜爱红色的中国。

据专家考证,我国共有丹霞地貌一千余处。经过中国几代丹霞人的赤心追梦,在2010年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龟峰)、贵州赤水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六地丹霞因侵蚀程度不同,对应着丹霞地貌发育的各个年龄阶段。它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丹霞自然故事,给人类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世上无数山,江郎最丹霞。在所有的名山大川中,江郎山也许算不上顶级名山,可若放在丹霞地貌的维度考量,它有很高的江湖地位。

地貌最老。在世遗中国丹霞系列中,江郎山是丹霞地貌老年晚期的代表,是丹霞世界地位超然的长者,是发育最完全的丹霞

孤峰最高。江郎山的郎峰高369米,是全球迄今已知最高的直立红层孤峰。因而,江郎山素有神州丹霞第一奇峰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

峡谷最长。江郎山的亚峰与灵峰间的峡谷气势雄伟,长和高都接近300米,宽距35米,两壁平行笔直。俯视地呈一字,仰望天余一线,被华东56位地质学家勘定中国一线天之最

20097月,中国丹霞六个申遗提名地的互检组代表来到了江郎山。他们被这样的丹霞一线天感动了,于是集体向江郎山三鞠躬,高呼中国丹霞,加油!”与崖壁的回音叠复相重,经久不息。

你看,三片赭红色巨石,矗立在海拔500米的古剥夷面之上,摩云接天,烟霞影炫,星斗光摇。三峰自北向南呈字形排列,如若岁月的针脚在时光的年轮上,划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迹。

郎峰平均坡度88度。千百年来,无数人跃跃欲试登顶,一睹那传说中的仙草碧莲、树生沉香,却一直无人如愿。

明代进士周文兴,致仕后归隐江郎山。他请来一众民工搭建引架,欲攀江郎绝顶。没想到年复一年,引架还未搭至山顶,底层支柱已腐烂坍塌。他只得仰天长叹,徒呼危乎高哉

1987年至1993年,由市政府投资,本地石匠徐日位带领团队,沿石壁开凿石阶道3105米,盘旋而上,曲折攀援,游人才能抵达郎峰之巅,终于圆了人们千百年来一个绝顶的梦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群山万壑,沃野平畴,我心飞扬。江山如画,江山多娇,江山无限……一连串关于江山的词汇喷涌而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张力,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但凡山灵水秀的地方,大多流淌着千年文脉流觞。江郎山同样弦歌不辍,文脉绵长,是一座文化之山。

丹霞绝壁的外表,让江郎山进入了世遗名录,但若要真正读懂它,还得进入它的内心。江郎山自身就是一个文化地标,自然之美与人文内涵共融相生。宋代沈九如《江郎山怀古》云:记得东山遗迹在,书香远镇甲东南。

这个东山指的是隐世大儒、郎峰祝氏始祖祝东山。因对武则天把持朝政不满,一再拒绝入仕,避入江郎山设草堂讲学。后其后代扩建为江郎书院,开启了一场延续千年的文化接力。

唐名相陆贽曾上山拜谒,他在《东山先生行乐祠碑记》中这样描述江郎书院的盛况:“初设馆于脉岭江氏书屋,会以暇游江郎山……门人之负笈而从之者如云如雨。

除了讲学,祝东山还著有《万福全书》《江山快音》等。据说,《江山快音》出圈后还传到了在长安的李白手里。他敬重先生的高洁风骨,欣然作序云: “江山之石,能拔地轴、接天关、吐云霞、掩日月、走风涛、兴雨津,为先生知音,故先生快之。李白认为:江郎山是先生的知音。其实,高山流水,隔空对话,诗仙何尝不是先生的知音呢!

两宋时江郎书院达到鼎盛,来往的名人更多。朱熹先后七八次来江山,还在江郎书院认了祖。原来,其外祖父祝确是郎峰祝氏移民徽州的第三代。作为裔外孙,他虔诚地写下了千余字的《重建郎峰祝氏家庙记》。

江郎书院,历代人才辈出,祝氏家族先后有23人中进士,名动江南。比如祝允哲,与岳飞在荆襄联手抗金,并有著名的《满江红》词唱和。岳飞下狱后,他愿以全家七十余口性命担保。铁血丹心,性如江郎。

山上丹霞灼灼,山下人文蔚起。

江郎山下,有个叫清漾的村庄,是江南毛氏发祥地。山东侧的仙居寺既是千年名刹,也是毛氏家塾,王安石少年时曾在此游学,后与仙居寺当地学子毛维瞻同榜中了进士。

苏轼、苏辙兄弟与毛维瞻、毛滂父子渊源颇深,苏轼虽未来过江郎山,可他曾为清漾毛氏写下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的楹联。也许,这是江郎山甚至是江山自然与人文的最美广告词。

山上山下,人文共鸣,“郎峰祝氏清漾毛氏比肩并起,交相辉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漾毛氏开枝散叶,遍及南方,其中有一支经江西吉水、云南永胜、湖南湘乡等地的迁徙,最后在一个叫韶山冲的地方定居……

再来说说江郎山登高的事。文人大都有登高吟赋情怀。《诗家直说》云: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

自晋唐以来,天造地设的江郎山,纳于大麓的江郎书院,其叠加效应,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前来登高吟赋。江郎山自带流量,文人们带来诗量,不经意间,江郎山成为了一座登高之山、诗词之山。

较早登山的是唐代名相姚崇,一句东山野筑太无情,独看三峰自削成,为江郎山作了最初的定位

接踵而至的是另一名相张九龄,这位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大文豪与丹霞极有缘分,他曾深情地写下《曲江集》,将家乡丹霞山的秀美景色传播四方。张九龄上江郎山时,祝东山已辞世。他写诗感慨:君子今何处?徘徊不能去。不见当年人,但闻声过树。睹物思人,奈何斯人已远。

用如椽大笔为江郎山作惊艳海报的,当属 “诗魔” 白居易,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这一声跨越千年的咏叹,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深深共鸣。那渴望挣脱尘世羁绊、融入天地烟霞的永恒向往,成为历代寻幽访胜者心头挥之不去的念想。

由浙入闽的仙霞古道开通后,梅尧臣、赵抃、苏辙、陆游、杨万里、辛弃疾、湛若水、徐渭、袁枚、查慎行等纷纷慕名登山赋诗。

1191年底,奉宋光宗之召,辛弃疾从江西上饶前往临安。他路过江郎山时,被三峰震撼到了,写下一诗: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入眼的是山水,入心的是人生。此时此境,辛弃疾一定想到了主张抗金的祝允哲,而自己此去面圣,能实现撑持天地、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吗?

与王阳明齐名的心学大师湛若水,在江郎山题有壁立万仞四个大字,笔力雄健,与险峻的山景相得益彰。

徐渭则仰望三峰颠狂呼号:“仰止莫能攀,搔首徒延伫。文长先生沿山绕行数日,无奈不可攀,才心有不甘地悻悻而去。

若论与江郎山最有缘的,当数游圣徐霞客。山不见我,我去见山。他曾三次经过江郎山,与雁荡灵峰”“黄山石笋缙云鼎湖一番比较后,给出了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的惊艳评价。

一座山,三片石,千百年来,历代数百位余位名宿写下了千余篇诗文。他们的诗文及自身,都深深地植入了这方赤壁红崖中。

2003年秋,大作家莫言登顶后,但见烟岚云岫,霞光陆离,心也飘浮于天地之间,生命的张力扑面而来,于是豪言要踏平江郎山,夺回神仙笔。也是巧了,有了这支“神仙笔”的加持,九年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9月28日,著名翼装飞行大师杰布·克里斯不远万里从美利坚赶来,挑战这险峻秀丽的天然屏障,穿越在郎峰、亚峰之间,创造了翼装飞行穿越“一线天”极限之最。

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现在,是如何进一步讲好这些有温度的故事,以文化之韵赋能绿水青山,让山水与人文融合共生。

2016年至2025年,江郎山已连续10年作为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的主会场,中国新年登高第一山”的品牌,俨然已呼之欲出。

当元旦的第一缕晨光年复一年地照亮同一条山径,江郎山便成了时光的一个刻度,它丈量着坚持如何将偶然变成传统,让脚印沉淀为文明的年轮。所谓品牌,不过是时光给持之以恒者最好的褒奖。

十年登高,拾级而上的不仅是“步步向春山”的参与感,也是人与岁月共同雕琢的仪式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使命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丹霞申遗成功15年了,当朝霞为江郎三峰镀上金边,这抹跨越亿年的嫣红,仍在书写人类与自然的契约。没错,只有将文明扎根于大地,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站稳脚。丹霞的赤色,是地球血脉的颜色,也是人类精神的底色。因而,守护、保护和呵护,是我们对这方土地最长情的告白。

十五年来,得益于中国丹霞”巨大的溢出效应,江山文旅风生水起,诗画田园活色生香,一个个建设中的未来乡村和各具风情的民宿,掩映在丹山碧水间,与江郎山上下呼应、梦幻联动。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郎山的赤壁红崖,如同天空对大地摁下的一枚传世印章。用历史链接当下,世遗丹霞正以一抹抹中国红,书写着华夏大地的灼灼华章。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