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历险记

 作者:王成武

华山历险记

登开封铁搭,  踏嵩山少林,  吃登封蒸饺  ,看龙门石窟 , 达华山脚下,  已傍晚时分。做好了登山的准备,提前休息。

夜里两点起床,走进了华山山门,入第一关,十步就是一段阶梯,心劲蹦蹦的,一个劲地走。也不知道是什么风,直往耳眼里灌,叫人不舒服。突然,咕咕鬼呀……咕咕鬼呀……,不知道是什么鸟叫,听得瘆人,头皮麻煞煞的。为了壮胆我们唱歌。

天没亮,爬了不知道多少阶梯,走了二十多华里,到了第一关的尽头。已是大汗淋漓,都觉得饿了。他们掏出面包、鸡蛋和矿泉水,吃面包粘得慌,吃鸡蛋噎得慌,饿的难受就是吃不下。我打开包,他们头都伸过来,惊叫:是黑咸菜,是煎饼!黑咸菜、尖辣椒、鸡蛋卷在煎饼里,喝着矿泉水,狼吞虎咽,每人吃两个。这回救驾了,饱了!有劲爬了,走!只有一个目标到中峰看日出。累,十分的累,累的大汗淋漓,累的咬牙切齿,仍然坚持,没有说话的,只是感觉不断有人掉队。

导游说原地等待,有人收容。竭尽全力抵达金锁关,爬上中峰,太阳已经在地平线的上边了。这才坐下来休息一下。望着东峰,东峰就是一道几乎垂直的陡峰,高的看不见尽头,在他们害怕和犹豫时,我率先抓着云梯上,几十个人的队伍,稀稀拉拉的,只跟随了五人。皇天老爷,我终于到东峰顶了,多亏吃了黑咸菜卷煎饼。在一片不大的峰上,依石而息,携带的水一干二净。

看到了华山绝壁的牌子,我小心翼翼地爬到崖边,往下一看,垂直而下,一下子跌落千丈,头懵然顿时眩晕,整个身子都痉挛了。慢慢地转身爬过来,好大一会才缓过来气。我还想爬更险的西峰和南峰。其余四人惊恐万状,连忙阻止,这就达极限了。原路返回,下山就更难了,腿直哆嗦,有倾翻感,稍微不注意就瘫痪下来。上山的时候是黑夜,有导游鼓励,精神和体力在最佳状态。

导游说:
看了东峰日出,后代人才倍出。
踏过金锁大关,百岁没人阻拦。
左不看右不看,勇敢向前向前。

谁不想后代人才倍出,谁不想享受百年。为了目标一个劲地登,什么也不看。几乎瘫痪地来到苍龙岭,这是大诗人韩愈吓哭投书求救的地方。一条苍龙连接着遥遥相对的两山,狭窄的脊背两边,绝壁千仞,最窄的地方只能侧身而过,脊背上不是平坦的。

其余四个人还在后边。等待他们时,一位兄弟吹着笛子,我是吹笛子爱好者,爬上一块卧牛之地,那卧牛之地,脚不好放,只能容下三只脚,那只脚替换着,他爬到一棵树上,很友好递给我。我来了一曲,他刮目相看了。笛声在空中,悠悠扬扬的,似乎在平静的太湖上游荡。舒缓的笛声在山间飘着,近山回音大,远山回音小,急流滔滔与小溪潺潺交汇着,相互跌宕,在风儿引领之下起伏,梦幻一般。

我乃孙悟空,随着旋律,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上蹿下跳,和仙女们嬉戏打闹玩耍。队友们给了掌声,我心里特别舒畅。招手让我下来,意思是让我第一个通过。在一把长长刀刃向上的铡刀上,硬着头皮,在前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不看两边,后边的人有的手搭在前边人的肩上,眼都不敢挣,有个人眩晕的吐了几口,传染的大家都不停的恶心。终于通过了,抱树的抱树,仰面叹息的叹息,死后余生,喜极而泣。

到擦耳崖了,一面是凸起的绝壁,另一边是万丈深渊,路窄的只能容下一只脚。我带头紧贴崖壁,双手扣着石窝子,耳朵擦着崖石,通过了。他们就难了,他们通过时我连看都不敢看,就怕扣不住石窝子,闪身下去就是一个粉身碎骨。这一路什么景都不看了,一个劲的下山,唯恐掉到悬崖下。

过一关就休息一阵,好不容易到了千尺幢顶,往下一看,就是一口无底的深井,只是一面透亮,几百个台阶。我们正发愁,忽然听到一个男人的哭声。我的娘来,我怎么想爬这山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整个象农村妇女哭丧,是我们队友老韩。原来想回山下,不敢下了,吓得脸腊黄腊黄的。

我们并不觉得好笑,我们都精疲力竭得一步也不想走了,更何况大诗人韩愈都吓哭了。 问明原因,他没有带吃的和水,又饥又渴,开始不愿意随人下山啦,再等没有熟人了,我们把仅有的煎饼,一点黑咸菜和几个尖辣椒给他,花大价钱买了水,他饱了。

我们好容易把他脱下千尺幢,陪他休息一阵子。 过一会老韩神情定了下来。大家问他感觉如何。 剋黑咸菜卷煎饼有劲,我和你们一起下山。 说的容易,还有近三十里的下山路。

这次华山之旅,就是凭着一双脚板,偶尔用一下手,虽然没有经过鹞子翻身、华山论剑、西、南峰顶,这是一天攀登的极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到达无限风光的顶峰!

三十年一弹指,如今青丝染霜,回想当年华山历险,仍心有余悸。

(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