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深:之四 ——黄山行(作者:黄兴洲)

兄弟情深:之四 ——黄山行(作者:黄兴洲)
兄弟三人离开九寨沟,路经成都去了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尚未结束,有武警守卫,我们只能远观,无法近距离观光,只好准备打道回府。

四兄弟此行历时八天,经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回到邳州后的第十二天,从广播里传来九寨沟大地震消息,我们十分震惊,全国人民都在密切关注汶川,北川,彭州一带险情,而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的足跡,我们庆幸自己生命机会的侥幸,万一晚来了被阻在地震险地,后果将不可估计。

既然下定决心游历祖国山川,又策划下一次出行。

2008年10月16日,四兄弟去了安徽黄山,这次老二马百川克服困难也与我们同行,10月17日晚住进了黄山汤口镇。

10月18日早,四人随旅游车上了黄山东海景区,我们从石门峡上山,观这里奇景。

石门峡称神农大峡谷,峡谷纵深10公里,峡中群峰竞秀,怪石罗列,潭池瀑流密布,珍禽异兽栖息,到处一片野趣。四人踏着石蹬,穿过陡峭的石洞,腰弯如虾,出了石洞,登上峭壁,远眺四方,云海沧茫,老松横生,虹根扎入石壁,迎风傲日。我们人人腿酸腰疼,我和百川不停地喘息,老四佩友直鼓劲:宁慢走可不能停,坚持就是胜利!

四人终于来到一块刻着大大的“缘”字巨石边,四周山林寂静,只听山间流水淙淙,一块更大的石块突兀地卧在涧水边,石块下一个狭长的山洞,它是有名的“将军洞”,当年粟裕将军曾在此处设立指挥部与日寇作战,山下就有将军纪念馆。

石门天下秀,黄山又一绝。

四人继续踏着石蹬前行,山道两侧扯有双行铁索链,铁索链上掛满铜锁,游客把心愿系在铜锁处,祈求黄山有灵保他们平安。出了石门峡,来到翡翠谷,这里也称“情人谷”,素有天下第一丽水,美好情爱圣地之称,是黄山五绝之一。

情人谷长约60米,布有形态各异的翡翠彩池,池水或晶亮,或翠绿,绚丽多彩,电影《藏龙卧虎》中不少镜头取景于此。比如:竹梢打斗、深潭寻剑、飞瀑踏波……,尽在这里拍摄。

名画师海粟说:“没到过黄山的人,不算到过中国,沒游过翡翠彩池者,枉称他到过黄山。”不论大师说得是否准确,但这里的景色实在美呆了。我们踏过情人桥、鸳鸯桥,来到如意亭,已是中午11点半,饿了,累了,决定在此休息,用午餐。取出早已备好的饭食、酒和菜,围坐在亭内凳子上,支好摄影机,饮着亭下清凛凛的池水,喝酒畅谈。

疲劳随凉爽的山风悄悄离去,烦恼被淙淙溪流带走,留下的除了快乐还是快乐,我们四人从十几岁的初中生处到今天,四十多年情谊未断,今天在黄山顶上痛饮、畅谈,这是何其欢乐,终生难忘。

午餐后我们下山时,半山腰遇见一位七、八十岁老太太手举老伴遗像,在儿女陪伴下慢慢向山上攀登,那淡定的情态怡然自信,虽然喘喘吁吁但毫无怯意。我和她儿子交谈几句,儿子说:“我妈妈今年八十六岁,早有宿愿上黄山,我们从湖南来到这里,多次劝妈妈看看黄山山下的景色算了吧,妈不同意,挚意上山,我们全家只好陪着。”老太太的儿子问我:“上到山顶还有多远?”我说:“得走老长一段路呢,老太太受得住吗?”儿子说:“为了老人的心愿,我们尽力吧,能到哪里算哪里。”我告诉那儿子说:“山路上到处都有专业抬山轿的轿伕,你们让老太太坐轿子不行吗?”那儿子说:“一上山我就劝妈妈坐轿子,妈妈说为完成我爸爸的遗愿,一定要亲自上到山顶,不然死不瞑目。我们做儿女们能不陪她吗?”告别这家人,我们四个好一番感叹,我们才六十多岁,激情还旺盛,一定会产生生命的火花,共同发下誓言:今后让生命的火花燃烧出更炽热的热度。

我们继续下山,来到刻有大大“爱”字的巨石旁,爱字石边有座相思亭,离相思亭不远有个“恋”亭,过了鹊桥就是“爱”亭,几个亭字道出了“人间瑶池仙境,天下第一丽水”之壮观。

我们狂拍狂摄这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古朴的人文景观,一心想把她带回去,让家人,亲戚,朋友分享与欣赏。

来到九龙瀑,又是一个大峡谷,位于黄山东部,谷长600多米,落差36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形成九瀑九潭,我们沿乾隆御道向上攀登,左边水珠飞溅,右边翠谷层生,青郁的竹林中苍松虹生,如一幅生动的主体画卷。

九龙沟沟壁陡峭,对面大片竹林茂密,粗竹挺拔,新竹干上一圈圈竹叶和竹根上层层胎衣相映成趣,偶有几株丹枫夹杂其中,枫叶如火,山花流芳,绿海中缀一片飞红。

行走在盘旋十八道弯的山顶上,参天古柏从身边掠过,植被繁茂,郁郁葱葱,真让我们目不暇接。这一天,我们只参观了黄山的一部分,晚上,喝过酒好好休息一夜,准备第二天参观黄山主景区一一北海。

兄弟情深:之四 ——黄山行(作者:黄兴洲)

10月19日,我们从云谷寺上山,坐着索道到了白鹅岭下来。坐在索道的揽车里,心里总觉不踏实,头晕目眩,朦胧中只觉群峰飘浮在脚下,大着胆子睁开眼一看,山间花团锦簇,白云飘渺,一峰高过一峰。

到了皮蓬路口,一块怪石似身穿道袍的仙人,举起一手为游客指路,这便是“仙人指路”,顺着仙人指向,我们看到远处一孤立石峰拔地而起,形如笔尖上指,峰顶上长一棵小松树,远看如花,人们称之为“妙笔生花”,沿仙人指路而行,我们来到一处高峰前。

此峰叫“始信峰”,海拔1688米,她的邻居叫石笋峰,相传古代有人来游黄山,听人说黄山奇景甚是迷人,他不信。等他亲临其境之后,看山中奇峰异木,白云缠腰,人在山中如入仙境,如梦如幻,始信传言不虚,著文称此处为“始信峰”。这里峰顶一分为二,中间形成宽3米,深100多米的峡谷,山壁陡峭,穿云吐雾,让其留连忘返。

站在始信峰上远眺,能看到狮子峰,形如卧在云中一只雄狮,海拔1690米,周边奇松如宝塔,麒麟,怪不得有人说:“不到狮子峰,不见黄山踪。”我们上了观景台,只見远处白云飘浮,群峰妙趣横生,有的如仙人下棋,有的如丞相观棋,有的如仙人背包,还有像十八罗汉朝南海,又有像猪八戒吃西瓜,像石猴观海,也叫猴望太平,在云海翻卷、烟波浩渺中漂流,猴们急于寻找海岸。

四人下了始信峰,忽遇一团云雾袭来,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群峰争秀的图景,刹那间隐入云雾中,黄山变幻不定的云雾起于谷中,叫人琢磨不透。好半天,雾淡了,我们来到“连理松”前,两棵同根生的古松,并肩而长,粗细高低相仿,犹如一对夫妻相伴,恋在一起,千年万年分不开。

我们又向光明顶前进,这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40米,这里有国家建的华东地区最高的气象站,电视塔台高耸,电线隐隐约约通向天际。我们一边向上攀援,嘴中不停念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因为上山的石磴边沿陡峭,一不小心摔下去,后果难堪。好不容易爬上光明顶,看天海景区:石床峰,坊峰,飞来石尽入眼中。飞来石端座飞来峰上,高约12米,重约360吨,下座与山体相连,从不同的角度可观出不同的雄姿。

电视剧《红楼梦》片头中飞来石取景于此。山峰中,奇花异草,苍松翠柏形成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仙人晒靴”、“仙女绣花”、“仙人踩高跷”、“武松打虎”……,因山雾不时变幻,有的景色时隐时现,朦朦胧胧,给我们增加许多神秘感。毛老大,周老四的相机镜头闪烁,拍下许多大片,我的录相机已录了一个多小时,都有点累了。

时已近中午,该用午餐了,四人找了一处奇峰突起的地上平坦之地,铺开了报纸,取出酒菜饭食,就地取材,折了树枝当筷子,支好录相机自动拍摄,开始喝酒。
这里游人如蚁,来自山南海北的观客,中外游人,齐集如闹市,头顶飘忽的云雾,身边徐徐的山风,我们四兄弟举杯相庆,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引得游客们围看稀奇。

这是野炊绝版,我们四人吃的惬意,碰杯时,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利益冲突、宦海沉浮……都随山风、浮云而去,好美啊!吃罢午饭,休息差不多了,直奔心目中最后目标——迎客松而去。

随着拥挤的人群,慢步行进在玉屏石磴上,狭窄的山路段,只容一人侧身而过,想快走也不可能,我们经蒲团石,穿卧云洞,越渡仙桥,侧目仰视长在山岩中的黄山松,浮云飘逸,山峰时隐时现,神秘啊!

玉屏峰东侧岩石上长一棵奇松,躯体苍劲,斜伸一枝,似作揖送客状,有人取名“送客松”,此松顶平如盖,据说也有450年了,枝叶盘旋,情意绵绵,留客之意隐隐,在蓝天白云相衬下,別有诗意。

到了文殊洞旁,一棵已逾八百余年的古松,高十米多,直经64厘米,树干中部伸出近8米的两大侧枝,直指前方,如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向来客招手,这就些闻名中外的“迎客松”。

迎客松风雨无阻地在黄山生长几百年,不惧酷暑严寒,不怕风次日晒,雄姿苍劲,刚毅挺拔,迎来数不清的中外游客,总是那么彬彬有礼,热情好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壁画《迎客松》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强、威严,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文殊院石壁上刻着:不到文殊院,未见黄山面,恐怕就是指到了黄山,不来朝拜黄山松,那不是白来吗?我们四个除了互相拍了照,还请专业摄影师为我们拍了合影留念。

上黄山,不光见了送客松,迎客松,还见了陪客松,望客松……,黄山有数不清的苍松翠柏,遍山都是奇景,有的只能远观,有的伸手可揽,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心领神会,亲自体验过了。行文到此,不得不说说四兄弟在快要离开黄山时的感受,毛兄说:“中央领导人邓小平来黄山,嘱咐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现在已全球响遍了,咱不来就算白活了。”

周老四看到江泽民主席评黄山的赞美之词,嘱咐我一定把江主席几句话写上:“一览绝妙风光,杜鹃红艳,溪水清澈,奇松异石,和风丽日,山峦起伏,峭壁峥嵘,云变雾幻,豁然开朗,此黄山之大观也。”

我也郑重地录下赞美黄山的几句誉词:
黄山美,美镂刻在雄奇幽险的山峰上、一沟一壑间;
黄山美,美蕴藏在碧波万顷,变幻莫测的云海深处;
黄山美,美展现在饱经风霜,却顽强拼搏的苍松上;
黄山美,美沐浴在雾气蒸腾,飘然欲仙的温泉中。
四人有生之年登黄山,感概万千,一句话:此行不虚,没白活六十几岁。

在此赘言一事,黄山上遇一多情美女,她的故事我要在小说里另外写出。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毛希之
    毛希之 2023-02-03 21:15

    看了你的佳作,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