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行车、燃油车到电动车

作者:崔思明

从自行车、燃油车到电动车

女婿买了辆新车,一定要让我体验一下。让我自己开,我是极不愿意的,光那操作盘看上去就眼花缭乱。

女婿说,很简单的,比自动档都容易操作。可是,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不愿尝试新东西了。不愿自己开,那总得坐坐吧。坐上的感觉,一个字:爽。新车就比旧车强。啥操作都是自动的。包括类似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几乎取代了一切。

我惊叹如今科技发展的步伐的确太快了。就车子来说,几乎每10年都要跃上一个新台阶。

我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70年代,托人弄张买自行车的票,那是市民且有钱人的事。80年代初,我们上高中,家校往返10余公里,大多同学还是步行。那时,我骑了辆无闸无瓦无铃铛的旧车,而且,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捎带我特别要好的同学上下学。

90年代,摩托车几乎是那时我们下乡时的标配。可就在那个不起眼的年代,我们孟州的一个村组竟“造”出了小轿车,而且还成了抢手货。仅在广州,一次就豪掷几百万,独家赞助了广州市的一台电视春晚,而且还给当红明星送了把很贵重的小轿车金钥匙。

到了21世纪初,我到了市里一个部门做办公室工作。协调办公车辆是服务好领导和同志们的一项工作。那时,普桑、现代等型号车几乎是单位用车的标配。如果是大领导了,才可配桑塔纳2000。那时,县级干部用车标准是20万元以下,所以,那时的小轿车大多都不低于十几万。现在看,那时的风靡车型,现在人们也不买了。即便买,也才几万元,很便宜。

到2010年前后,我单位的一位领导说,自家想买辆轿车。乖乖,自己家想买轿车?这件事,起初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是连想也没想过的事。不过,没几年,我也买了辆车。似乎一眨眼间,车辆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又一眨眼间,每一个家庭都有了几辆车。

进入21世纪20年代,小轿车生产由合资到大规模国产,也是“一夜间”的事。我们市的“长剑”车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曾来我们这里学习过造车技术的后起之秀们,如今好多都成了现代化的大品牌生产厂家。各种轿车的性能也是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需要渐渐多样化。自行车,不再是单纯的“飞鸽”牌、“凤凰”牌,而是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赛车。70、80型的摩托车,如今都是100型、踏板、电打火等。再加上如今风行的两轮、三轮电动车,以及不同年龄段骑耍的玩具车,每家每户可以说“车患”,不能说是车子到了堆积如山的程度,至少也是家家户户一大堆。

不过,谁不愿意追求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呢?况且,好政策还在接二连三地出台。车补、以旧换新等便民措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这不,每个家庭都要迎来新一轮的换车行动。不想动也要推着你动。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