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丰收在即!车辐山智能调水助抗旱

“网格化+数字化”管理

每块田都有“健康档案”

大蒜丰收在即!车辐山智能调水助抗旱

5月6日清晨,车辐山镇红光村北片的蒜田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刚刚忙完6亩大蒜补水工作的村民衡墩元拨开蒜根处的土壤,仔细查看其湿润程度。

红光村村民衡墩元告诉记者:“田间地头每隔50米就有一口井,浇地取水很方便。”

大蒜丰收在即!车辐山智能调水助抗旱

据悉,红光村通过创新“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将全村3600亩蒜田细分为70余个地块,每块田都有专属“健康档案”,实现墒情、病虫害等10余项指标动态追踪。该村还配备120余口抗旱取水井,有效保障蒜农灌溉需求。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衡东风介绍:“我们村‘两委’成员、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等组成的抗旱小组,定期对全村大蒜种植片区进行巡查记录。若发现需补水的地块,会及时通知相关农户。”

建立四级输水网络

日均可调配用水3万立方米

大蒜丰收在即!车辐山智能调水助抗旱

相隔五公里的运西村,4500亩蒜田在粼粼波光映照下青翠欲滴。该村通过疏浚沟渠、智慧调水等创新举措,从运河引来源头活水,为半个月后的大蒜丰收筑牢“水保障”。在新疏浚的引水渠旁,四座节水闸正在智能调控系统指挥下有序运转,形成“运河-干渠-支渠-毛渠”四级输水网络。

运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夫新说:“如今,4500亩蒜田通过分级引水实现全域覆盖,日均可调配用水3万立方米,相比传统漫灌节水40%。”

大蒜丰收在即!车辐山智能调水助抗旱

作为“邳州白蒜”核心产区,车辐山镇今年6.3万亩蒜田全面推广“运河调水+精准灌溉”模式,建成136公里生态沟渠和23座智能节水闸。依托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全镇蒜田墒情监测、水源调度、灾情预警“一张网”管理。凭借这些举措,今年全镇大蒜预计总产量将突破9万吨。

车辐山镇农技中心主任邢东风说:“目前,全镇6.3万亩蒜田已构建起‘专家包片+技术员包村+示范户带动’三级服务体系,布设19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灌溉方案,全力确保蒜农顺利丰收。”

记者 / 王壮 夏俊杰

编辑 / 程智 责编 / 裴培

编审 / 黄扬 监制 / 彭斌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