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中,邳州博物馆举办的“文物里的劳动智慧”主题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到第一代邳州人使用的劳动工具。在社教专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重点观察了新石器时代石斧、石锛、陶网坠等代表性劳动文物。活动最后,学生们还在“邳博工坊”亲手制作非遗草编帽子,并在帽子上随意涂鸦进行二次创作。
实验小学学生张潇艺说:“我们在博物馆专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邳州先民的劳动方式,感受到他们无限的劳动智慧。通过亲手绘制草编工艺,我领略到邳州非遗的无穷魅力。”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凭借智慧与创造力,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次研学活动采用“文化讲座+现场观察+动手实践”的形式,带领学生探寻第一代邳州人劳动技术的演变、工具的革新以及工艺的传承。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劳动智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让他们亲眼见证了劳动人民如何在有限条件下以巧思创造无限可能。
邳州市博物馆社教专员白晓彤表示:“‘五一’期间,我们举办了劳动文物合影打卡活动。希望借此机会向广大观众传递‘劳动即生活、劳动即创造’的理念,让大家在近距离感受先民劳动智慧的同时,引发深层思考和情感共鸣。”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王煌
编辑: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