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正式进入汛期
我市各项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今年又有哪些新亮点?
小编带您实地看一看
↓↓↓
今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立足于早,着眼于实,紧锣密鼓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保障供应 物资储备充足
打赢防汛抗旱硬仗,物资储备等是重中之重。近日,记者来到市防汛抗旱仓库邳城库看到,潜水泵、编织袋等防汛物资摆放整齐。每种物资前都有相应的指示牌,标明物资规格、入库时间等信息。
市防汛抗旱抢险中心常务副主任娄健介绍:“我们全面盘点仓库内的物资,已完成核销工作,计划今年继续加大防汛物资采购及储备力度,确保汛期物资供应,安全度汛。”
目前,我市有城区库、邳城库和港上库三座水利物资仓库,覆盖全市主要防洪区域,已初步构建防汛应急物资2小时送达圈,储备抢险、抗旱、应急、救援四大类28种防汛物资。今年,我市共储备编织袋15.75万只、土工布4.18万平方米、麻袋1.55万只、潜水泵61台等各类防汛物资,基本满足防汛抢险要求。
排查隐患 提高应急能力
强化预防预警和隐患排查是夺取防汛抗旱胜利的前提基础。记者在城区旧河头排灌站看到,工作人员详细记录着每天巡检情况。旧河头排灌站站长蔡宁告诉记者:“我们的值班班长带领操作人员打开站里机器,记录开机时间、停机时间、机器运行时电压、电流等情况,同时通过机器响声、温度、气味等,判断机组是否正常运行。”
同样,为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大考”,排区面积达15平方千米的索家排灌站也做足准备,确保排涝站汛期安全运行。索家排灌站负责人张金雷说:“我们提前组织精干力量,把所有设备养护一遍。汛期如果有大雨,我们按防办调度指令进行预排预降,保证城区防洪安全。”
科学调度 发挥工程效益
水库在保障蓄水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全市防汛重中之重。为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我市还加快推动水利工程建设。
在八路镇山北村的宋圩水库施工现场,工人分片区有序作业,35米高的溢洪道以及3座便民桥等已初具规模。
宋圩水库始建于1959年,是周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由于溢洪闸泄洪能力不足,水库不能满足现有防洪要求,今年2月,我市实施宋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提升工程。
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防汛防旱项目建设处主任耿浩介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库底清淤、坝体加固、迎水坡护坡新建以及增设必要管理设施等,改造提升后总库容可达16.86万立方米,耕地面积3500亩,灌溉面积1500亩。”
科学调度抗旱水源,需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效益。邳城翻水站是城河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流量16立方米每秒,承担灌溉、排涝等任务,主要解决戴圩、官湖、戴庄等地23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前段时间,站里开动机组进行翻水。邳城翻水站负责人李威表示:“每个乡镇实行规划用水量、分批次供水,并不是统一集中供应。目前为止,我们开机22天,平均每天翻水12小时。”
今年4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少。为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我市积极协调,申请调水补水抗旱,累计调水924万方,用于保障运西灌区、岔河灌区约76万亩农田基本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