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4月24日,在排水提升站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捆扎地板钢筋,准备浇筑底板。直径1米的雨水管网被截断,此处将安装加压泵用于提水。

施工人员介绍,整个工程预计5月初完工,届时社区将实现“雨停水净”。据了解,自2018年起,光明社区居民就饱受积水困扰。汛期时,积水最深处可达1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光明社区居民杨增红说:“水都漫进我的店里了,要好几天才能退下去。”

居民褚梅说:“用大皮管子往外抽水,但根本抽不完。老人没法出门,孩子上学都得蹚水。”

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2018年,社区雨水管网接入天山路城市雨水主管道后,积水问题反而加剧。

光明社区党总支书记冯宪东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比天山路路面低1.5米,西边是运河大堤,所以容易积水。”

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汛期时,社区全员出动,用排水泵紧急排水。几年间,仅用坏的排水管就长达1000多米。提起那段经历,当时刚到社区工作的葛阳感慨万千。

光明社区副主任葛阳回忆:“水泵动力不稳定,需要五六个人按住两根管子才能接上。我们整晚都在来回奔波,不是抢修这根管子,就是处理那根管子。”

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2020年,在运河街道的支持下,社区于天山路西侧建成提水泵站,每小时排水3500立方米,将排涝时间从五六天缩短至五六小时,大幅缓解了整体积水压力。但西区局部内涝仍未彻底解决。

2023年底,西区新建泵站计划因环保考量搁浅;2024年,经重新规划获批后,选址又遇居民抵触。最终,社区党总支书记冯宪东说服亲属让出自家地块:“作为社区负责人,我必须带头解决问题。”

几经周折,西区排水提升站正式开工。自建设以来,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紧盯进度,同时听取居民意见。

冯宪东表示:“这是惠民工程,居民都很支持,但我们仍要注意细节。经常走访,听听大家的建议,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运河街道光明社区:洼地排涝记

从破损的排水管到新建的泵站,从彻夜抢险到科学规划,光明社区用行动诠释为民初心,让民生工程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的生动注脚。

融媒体记者:吕立三 杜洋
编辑:郑惠珠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