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解决人民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利益问题的关键场域
小区物业是基层治理前沿
今年以来
东湖街道推动
社区物业服务站进驻小区
搭建社区、物业、居民沟通平台
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解停车之困
从“反映无果”到“随到随停”
“请您把车停进车位,谢谢配合。”
9月4日,在东湖街道明德社区运河人家小区,物业服务站站长曹海鹏在巡查时发现一辆机动车未按要求停放,立即联系车主进行挪车。几分钟后,车主将违规停放的车辆驶离。如今,小区内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居民停车便捷舒心。而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据了解,运河人家属于商住混合小区,人流车流量大,内部道路狭窄,长期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
“我们向物业反映过很多次,但物业几经更换,问题始终没解决。” 运河人家小区居民刘艳告诉记者。
转机出现在去年。明德社区正式进驻该小区并成立物业服务站,居民再次提出停车难题。服务站迅速响应,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走访调研,邀请业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最终确定通过整修道路、科学施划停车位、安装智能收费系统、增配管理人员等举措,系统治理停车乱象。
“我们的收费系统对业主免费,主要针对外来车辆。之前不少外来车辆长期占位,现在实行前三小时免费、超时计费的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了车位周转率。” 运河人家小区物业服务站站长曹海鹏介绍。
如今,走进运河人家小区,车辆停放整齐有序,业主回家随时都能找到停车位,居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路修好了,车停整齐了,管理跟上了,回家的心情都舒畅了。”运河人家小区居民丁春梅说。
据了解,明德社区辖区内共有15个老旧小区和2条商业街。除自管小区外,社区物业服务站目前兜底管理10个小区。
服务站工作人员全部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实行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分片包挂,社区书记担任总负责人的运行机制,实现社区、物业、居民常态化联动,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切实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
“物业服务站就像‘前沿哨所’,让我们更直接地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尤其在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明德社区文书陈传贵表示。
强安全之盾
从“有隐患”到“全天守”
社区物业服务站的进驻,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全面强化了小区安全管理。
在九凤园社区龙呈祥苑小区的监控室内,物业服务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控画面,认真值守。该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各类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我的工作就是实时关注监控画面,确保电梯无人被困、小区无异常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巡防联盟’协同处理。”物业服务站工作人员侯转介绍。
此前,因物业管理缺位,龙呈祥苑小区安防设施损坏严重,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社区物业服务站进驻后,迅速响应群众关切,更换治安监控设备100余个,实现公共区域路灯全覆盖,并积极联动“巡防联盟”开展常态化巡查,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截至目前,该小区物业服务站已联合“巡防联盟”成功处置拉车门、电动车电瓶被盗等事件10余起,有力维护了居民财产安全。
“现在小区安全多了,以前会有偷盗现象发生,现在没有了。工作人员经常巡逻,‘巡防联盟’也常来,我们住得很踏实。”龙呈祥苑小区居民刘月芳说。
目前,东湖街道已在13个村(社区)成立34家物业服务站,选派92名社区党员下沉服务站,统筹整合物业人力资源,将保安、保洁等队伍统一纳入街道管理,持续提升物业服务站服务效率和质量,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记者 / 吕立三 摄影 / 王自江
编辑 / 杨梦凡 责编 / 裴培
编审 / 张瑞 监制 / 彭斌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