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们,你知道白酒起源的传说吗

君启如云酒业

酒神们,你知道白酒起源的传说吗

史书记载,中国白酒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那时还不是以“白酒”命名,而是用“醴”来称呼。醴,用高粱、小麦、黍米等杂粮为原料,通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是一种酒的形态,是一种高雅珍贵的美食,主要用于祭祀和贵人享用。

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代考古发现,酿酒可能早于文字发明,所以起源难以考究。本文根据民间传说与著名人物故事,对中国酒的起源进行概述。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链接,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猿猴酿酒说 《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中曾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意思就是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石洼中就会有类似“果酒“的液体析出,这就成为猿猴造出的“猿酒”。后来,猿猴造酒逐渐被人类发现并完善,最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酒。 神龙造酒说

《神农本草》中记有酒的性味,说明早在远古的神农时代,就已经有酒了。当时处于新石器时期, 即我国的半坡氏族时期,属定居农耕时代,距今大约 5000—6000 年。这一说法在考古学的发掘中得到了证实。1957 年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陶制酒碗,距今约 5200 多年;1959 年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造型完美的高脚、三脚、平脚酒器,距今约 4000 多年。这些文物确凿地证明了酒在我国起源的大致年代。

黄帝造酒说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了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问:为五谷汤液或醪醴如何?岐伯答:必配以稻米或五谷,炊之谷薪。谷米者完,谷薪者坚。黄帝命歧伯备齐五种以上优质熟谷,进行蒸煮,再经发酵酿造,并以陶器自然放置。

多日后,黄帝用小樽啜饮了一口,只觉入口清冽,甘甜若醴,神清气爽。乏累尽消。黄帝望着樽中色泽与水无异的酒赞叹:“此物,甘美可口,玉液琼浆,天功造物,神妙之水,即可当药用之,亦可当醪醴饮之。” 此法传入民间,百姓自酿常饮, 强身健体。为了纪念黄帝的伟大发明,便将蒸煮发酵出来的五谷汤液命名为“轩辕酒”。
杜康造酒说

杜康造酒的说法民间相传最广,传说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子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品。 次日,杜康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割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意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 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仪狄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夏禹的女儿令仪狄监造酿酒,仪狄经过钻研,酿出味道很好的酒,献给夏禹品尝。 夏禹喝了之后觉得很好,可是又认为喝酒误事,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从此疏远了他。 这段记载流传于世,人们对夏禹倍加尊崇,推他为廉洁开明的君主,因为“禹恶旨酒”,而仪狄则被刻画成专门谄媚进奉的小人。

酒是华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文人墨客而言,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对友人离别而言,酒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愁绪;对皇家贵族而言,酒是按锦瑟佳人劝酒的奢侈;对守卫国土的将士而言,酒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
酒以成礼,酒以成欢, 酒亦忘忧,酒亦壮行,    酒可抒怀,酒可交友。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