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节回老家,我又见到生八个儿子的二婶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二婶已经六个儿子了,生了六个儿子的二婶才三十八岁。虽说二婶不好看,腰粗腚大,面相很老,必竟才三十八岁,况且那时候是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措施,二婶还得继续生。
二婶生孩子,就象现在人便秘一样,稍稍的难受一会儿孩子就出来了。二婶对她现在的孙媳妇们讲:“你看你们,生个孩子,兴师动众的,还得住院,有的还得用刀割开肚皮取出来,能不疼吗?不是自找罪受吗?“
二婶到后来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就是没生女孩。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二婶才四十冒头人,还坚定不移的想要个”小棉袄”。二婶常常对人说:“生这么多狗蛋蛋有什么用呢?还是”小棉袄“贴心暖和”。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也不是说二婶的思想有多么先进,二婶真真的“重女轻男“。写到此,我忽然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名句:”逐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真符合当时二婶的心情,但是二婶只想贴心的“小棉袄”,没有唐人的名利思想。
后来,二婶又怀孕了,她对人说,这回准是个丫头,感觉就是和往天不一样,总爱吃辣椒。但是,天不作美,快要出怀时,和生了五个闺女的大叔出生争执打架,被大叔踋给踢掉了。二婶哭的死去活来,二叔挎着粪箕,里面装上流出来的胎生,带上孩子们,敲着铜锣,游村宣传打人的大叔杀他闺女的罪行。游了三天,二婶觉得无聊,対二叔说:”唉!命中无女,别游了!“怕媳妇的二叔只得鸣锣收兵。
现在的人,生一个孩子就发愁,一家老少几辈人侍候孩子,还侍候不好。我忽然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二婶。八个孩子的二婶照样下地干活。她手上领着,背后背着,照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背后的小娃娃哭了,坐在地上,解开扣子,喂上一阵奶,孩子在背后呼呼大睡,二婶又继续干活。生产队长每每看到二婶,也和现在一样,让二婶每天享受一个小时的哺乳假。高高的太阳就让二婶回家。二婶自自在在的,背着娃娃,领着小孩,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嘴里还唱着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二婶来家后,喂上娃娃一阵子,娃娃睡了,又给小孩洗了个澡,卷个煎饼给小孩,自己马不停蹄的:“呱嗒、呱嗒、呱嗒的“拉着风箱办晚饭了。二婶正好利用队长恩赐的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把晚饭办好了。
二婶勤劳是全村出名的,一辈子生了那么多的孩子,虽然穿的不好,但孩子们个个都干干净净的。二婶常常对人说:“孩子多,你不勤快,孩子们就受罪,人还是勤劳点好!”
二婶常常都是在孩子们睡了,自己在柴油灯下一针一线的为孩子们制做缝补衣服,熬到鸡叫是常常的事。第二天早上,有时见到二婶,看见她满脸尽是油灰,尤其是那两个鼻孔,就象熏黑的两个小烟筒。
二婶拉扯八个儿子,该是很辛苦的。但是,我回家看望八十多岁的二婶时,她不这样认为。她说:“侄子,虽然我劳累,但我身体好,几十年都没吃过药,你看看我儿孙一大滩,多好啊!”是的,二婶八十多了,耳不聋、眼不花,还用着孙女秀儿给她买的华为P20手机,真时尚。二婶是小学毕业,现在玩起手机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二婶说:“侄子,你扫我一下二维码,咱娘俩加一下微信,我天天发好看的相片给你,你准惊讶的!”我扫了二婶的二维码,加了二婶的微信。果不其然二婶发来一组《锦绣山河》的照片,很好看!
至此,我忽然想起一句歌词写的好:“辛勤白发人,事业总年轻。”二婶对我说:“昨天的一些事情,还觉得刚刚发生,没感觉到老。“我说:“二婶这样心态好,祝福您长命百岁!“二婶:“哈哈哈”大笑的对我说:”这个不对,我还想过一百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