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上云台,春风绮梦裁。
少年抒壮志, 家国入情怀!
一首短诗引来了有关长城的情结……
余自幼是孩子王,从小立志参军做将军,常在一二十小伙的簇拥下,东杀西挡,南征北战,过着当司令威风八面的日子。 三年级刚开学,军棋象棋相继打败了“城南王”与“城东王”(均系转业军官),名声大噪,梦想日益膨胀。 16周岁考上学,报第一志愿:解放军陆军第六学院(西安),本以为梦想成真,毕业后能做军官,报效祖国,率部守卫边疆,骄傲成为长城上的一砖。 结果,被校方偷梁换柱,恣改志愿,只能弃武从文,弄巧成拙,成了国家干部。
至耳顺之年,仍爱看打鬼子、锄汉奸的抗战影视,平时爱听军乐军曲军歌,百看不厌,百听不倦,热血沸腾。 孙子喜降时,儿子让我起名,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就叫“ 少将〞 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子的崇军的爱好与我俱同,别看他才3岁。
今天下午,我正观看国庆70周年大阅兵:陆军方队正通过,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解放军进行曲,引来了小少将,他从后双手搂住我的脖子,温润的小脸帖在我的耳朵上问:爷爷这是什么?答:钢铁长城!又问:长城不是砖墙吗?又答:解放军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孙说:我是解放军!我答:解放军小少将!……
看完阅兵仪式,让奶奶给他换上小迷彩服,穿戴好小军鞋小军帽,扎上武装带,带着长短、轻重枪械,开着检阅车(小汽车),直奔小区儿童游乐场,去筑长城。
游乐场内儿童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最东边的大沙坑,高宽的边沿圈着柔软湿润的黄白沙粒,上修滑滑梯,居高临下,名副其实的宝贝乐园。 爷孙俩用小军铲在沙沿最低处,动工开挖湿沙修筑长城,一会功夫,修了高0.3米,长2米多的沙盘长城,并用彩色积木搭建了垛口、烽火台、瞭望哨、敌楼等军事设施,小少将把国庆节用的(小)国旗插在长城的最高处。
一切准备就绪,小少将腰别手枪,身挎冲锋枪开始站岗,俨然一名解放军小战士,一站一课时,微风不动,劝说无用。
傍晚6时,小区华灯初上,一片辉煌。孩子们逐渐多起来,纷纷围观上来。孙儿一身威严,不许小伙伴靠近长城,庄重地说:我是解放军!不许上来!碰坏了长城,挡不住鬼子啦! 孩子们走了一波又来一波,记清几波了…… 没人的时候,我用手摸摸小少將的手脸,冰凉!甚是心疼,毕竟时至冬天,夜晚的风寒啊。
我以上将司令的身份命令他趴在军毯上,用(仿)轻机枪守护长城,也许站累了,他顺利地服从了命令,并说:我能打倒90名鬼子(机枪上挂着90发橡皮子弹)!能!我说着给他盖上绵绒绒的披风。 晚9:30,奶奶第三次喊他吃晚饭,他还是不走:我走了谁保护长城?鬼子来了咋办?小少将完全进入临战状态。 爷爷守护长城打鬼子!我坚定的说。好吧!小少将非常相信我,在他心中我是大英雄。 他将冲锋枪郑重地交给我,敬了个军礼!我庄重地接过枪,还了个军礼!一旁的奶奶哈哈大笑……小少将几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回家去了。
我以军人的站姿,持枪守卫着长城。望着楼丛千万家柔美祥和的灯火,寒冷的夜空中璀璨宁静的星月,心中无比激动,仿佛自己是位真正的军人,守卫着边塞的安宁,自豪荣誉感油然而生:祖国啊,让我为您站一次岗吧,用热情!用生命!
长城修筑国旗红,阻挡严寒域外风。
持械军人勤守卫,月星安谧暖融融。
一一一七绝-《守卫长城》
作者简介:
马兴无,男,回族,大专1964.7出生,中共党员,江苏丰县政府正科级公务员。 自1985年6月至今,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文歌赋1000余首篇,30余次获全国诗文大赛奖;80余次入选各类诗集辞典中,出版发行《马兴无诗集》等2部诗书。春蚕文学(社)、龙吟文学的创始人,主编《春蚕诗文集》12集;现任《淮海文苑》、《龙吟诗苑》两刊主编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书画会员,省市诗协会员;丰县诗词协会会长。 2024年荣获首届“白鹭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十大实力诗人奖”。
评论列表(1条)
十分感谢平台编辑老师刊载!
天伦之乐!家国情怀!饶有兴趣!欢迎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