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我们随邳州市好想旅行社到新沂马陵山一日游。第一车38人,我们是坐第二车共53人,其中有我和老伴,单士勇及爱人、陆三及爱人,纪爱云、张之玲等十多人是我们港务局的邻居们。
陵山是江苏省内丹霞地貌出露最大的地点。“吴牛喘月”、“群龟探海”、“莲池卧虎”等景点十分引人入胜。具备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条件,不仅给人们以仙境的享受,又能给人们以自然演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知识。此山虽无仙人,却有仙境,百游难穷其奥。马陵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地区的新沂市马陵山镇,是一处集游览、科学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于一体观光胜地。景区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56平方公里,区内整个山体连绵起伏,北高南低,长约35公里,宽约8公里,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黄花菜顶组成。景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5.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被游客亲切地誉为“天然氧吧”。成人票:60元。我们是组团去,且都六十岁以上,只花了五元钱,由旅行来负担。如果是坐游览车需35元钱,我们是步行游览,这样看的仔细点。
进入马陵山景区,山门前有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第一江山”,从这里是步行上山的路。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过马陵山风景区。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并御封为“第一江山”。马陵山,山奇水异,气候宜人,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古今众多的名人雅士,孔子、文天祥、李东阳、纪昀、袁枚、徐霞客等都曾到此寻幽览胜,并留下传世名篇,难怪古人说这里是“峰峦横万迭,绝胜蓬莱境”。
我们从藏兵洞往里走,藏兵洞全长1000米,共有一个主洞、二个侧洞;主洞全长500米,二个侧洞全长200米,八个次洞全长300米,主洞宽4米,高5米,侧洞宽5米,高3米,洞有指挥室、机要处、水井等设施,可容纳5000人,军用卡车可以从洞内开过。往北通到龙泉沟。此洞冬暖夏凉弯弯曲曲,一直通到野菊沟。1967年开始由某部工程兵开凿,历时4年完成,作为军事防空洞。两洞上方的“藏兵洞”三个字由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于2007年亲笔题写。走出藏兵洞我们看到情缘谷没有上去,而是向北而去,走了一段路,总觉不对,就问景区工作人员,下山往哪里走?她对我们说,你们走反了,回过头一直走就可以到景区大门了。
这个被清代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江山”的马陵山,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朽的历史加上文人的愠色,真的成了有仙则灵的人间胜境了。公元前341年,那场著名的战役,齐魏马陵之战孙膑胜庞涓于此,战马相连而得名,战国的纷争延续了几千年的风波重新展现于世人的是历史的熏陶与历史的重现。
美哉马陵!北起沂蒙,南至宿城。纵联郯新八县,横跨鲁苏两省。群峰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海拔91.8米。山虽不高,则沟壑纵横,重峦迭嶂,蕴幽藏丽。蜿蜒八百里,状若奔马,名曰马陵。丹岩沃土,宜果宜茶;碧水多湖,可鱼可菱。第一江山,乾隆御笔。读书煮春茶,刘墉书成。东望沂沭似白练,西眺骆马如明镜。峰岭绵亘,峦壑幽静。林木葱茏,松竹掩映。环山湖泊,碧水清莹。把棹荡舟,逸兴怡情。鱼翔浅底,鸟啭林丛。
相传,这里最早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中间有泉汩汩流出,曾是孙思邈熬中药的水源。据《旧唐书》记载,孙思邈的孙子孙蒲曾在萧县任知县。有一年淮徐一带闹瘟疫,孙思邈听说后就特意赶来。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他都没能够找到合适的水来熬药。当他来马陵山采药时,由于心焦上火,口干舌燥,无意间发现这里有一块大石头中有水不断溢出,接饮之后,口舌生津,心火顿消,不由得大喜。于是孙思邈便用此水煎药,治好了老百姓的瘟疫。后来百姓为了感念孙思邈,便把此泉命名为药王泉。
马陵山,以楚汉时期美人虞姬名字命名的碧水清流的美丽虞姬河,正吸引着更多历史专家的考古兴趣。而悠悠长长的马陵山,以她灿烂古老的文化底蕴,勃勃焕发着她的无穷魅力和壮美容颜。她修葺了很多保护措施,完善了众多景观设施。湖滨公园和廊桥木栅的铺设,以及众多珍贵树种花木的栽培引种,陈毅元帅纪念塔堂的重修,无不令人振奋。
人文荟萃,光耀苏北;景物妖娆,繁华马陵。花厅文化,展示古代文明。禅堂古刹,广施仁术;夜雨龙泉,滋润粮丰。红陵寺里,香烟袅袅;早晓楼中,茶味浓浓。秀美马陵,吸引名人攀登。孔夫子上马陵,《论语》编成。蒲松龄马陵采风,《聊斋》一书著成。文天祥过马陵,抒发感悟人生。孙思邈马陵采药,拯救苍生。骚客留墨迹,志士抒豪情。马陵胜地,遐迩闻名。时间紧,四点半集中回邳。我们只是游玩了藏兵洞、龙泉沟、药王泉等几个景点后,我们来到了仙人湖,湖面微风徐徐,波光潋滟。山之豪迈,山之壮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马陵山,没有泰山之豪迈,更没有华山之秀美,但是马陵山,一座美丽的山,山水相拥,峥嵘清亮。马陵山,一座教育的山,给人启迪,给人思索。马陵山十分有趣,好玩的也非常多,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新沂的马陵山游玩呀!
评论列表(78条)
虽没去但从陈老师笔下游览了马陵山,更感慨陈老师的文化底蕴的丰厚和文笔生花的文字语言驾驭功夫


@悄然放下:謝謝!欢迎来旅游!
涨知识了

@水晶:谢谢!
流畅的文笔、深厚的功底。既带大家畅游了马陵山自然风光之美,又学到景观故事蕴藏的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既开拓视野、愉悦了心情,又增涨了知识。


@苗美娘:谢谢!
阅读了陈老兄的美文,文笔流畅,描述详细,好像又游了一遍马陵山,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历史知识,为陈老兄的美文点赞!
@蔡则上:以马内利凡AD176:谢谢老弟!
看景不如听景!虽然我也曾到此景一游但没有这样的感受。经过作者的妙笔生花给读者留下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感到有必要到此一游!为作者佳作点赞!
@大海:谢谢老同学!
陈老师:文笔流畅、功底深厚。跟着您畅游马陵山自然风光之美。
游览不仅欣赏风景之美,而景观的故事蕴藏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开拓视野、愉悦了心情增涨了知识。
为优美游记 [ 赞]
@高志明:谢谢老弟!
陈老师说
视野开阔,文笔流畅,点赞支持!
@陈小鹏:谢谢您!
为陈老师佳作点赞


@静若繁花:谢谢!
药王泉、虞姬河。。。陈老师的游记知识点多多,可读性大大!
@赵敏( 农民画):谢谢!
文笔流畅,描述详细,读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好文点赞!

@晨光:谢谢老弟!
@沙漠绿洲:谢谢!谢谢!
阅,陈景胜老师;“马陵山一日游”一文,是诗句的贯穿,犹如日落进星河,泛起夜繁星;写湖,“湖面微风徐徐,波光潋滟”。写山,峰峦横万迭,绝胜蓬莱境”。衬托文章其精华之妙,点晴之笔,文采风雅,大自然景色浑然一体,揽入怀中,绝句佳作,让读者留连忘返。
@義薄雲天:谢谢老弟的精彩点评!
景胜弟游游马陵山一文,文笔流畅,触景生情,描写如画,功底深厚,把马陵山的神韵景色,如歌赋一般
@它山之石: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景
游山玩水,优哉游哉

@古道西风:謝謝!
文笔优美,风景秀丽。跟着作者的脚步又游了一次马陵山
@素:谢谢老同学!
独特风景,多彩生活,江山似画,人生如歌,舒缓心情,寻找快乐。
@源缘圆:谢谢老哥!
赞
@琼琼妈:谢谢!
陈老师文采飞扬,写的散文优美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江南雨:谢谢!
陈老师文采飞扬,把马陵山的风景写的那么详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高,,,实在是高。,,我多年前受孙老师邀请,去了马陵山景区,也写了马陵山游记,马陵山的确是个终生难忘的好地方。
@李文祥:谢谢!
阅读陈老师《马鞍山一日游》,不由得让我想起12年前,也是6月里,开车从宿迁到新沂给客户开技术推广会,中途就路过“马鞍山风景区”。在九十年代一份《徐州日报》有一个版面介绍马鞍山自然风景区,推荐是盛夏旅游最佳福地。早就对马鞍山心神向往。
当年门票是四十五还是五十块钱,已经记不得了。我一个人在景区漫无目的闲逛荡了三四个小时。此地果然名不虚传,绝对是顶好旅游胜地 ,有山有水,风景宜人,环境幽雅。
倘若,想暂时远离喧嚣浮躁尘世,不枉到马鞍山一游,那是一隅没有被世俗沾染的净土,在那儿会让你心旷神怡,涤荡性灵,开悟顿悟。马鞍山,人间仙境美如画。
@黄海昇:纠错
正确:马陵山
错误:马鞍山
@黄海昇:谢谢您的精彩点评!
@苗美娘:谢谢!
繁华马陵,人文荟萃,景物妖娆,光耀苏北。值得一游,读后如临其境,好一篇游记,点赞,收藏。
@德不孤必有邻:谢谢叔!
作者把看到的事物景象写得具体细致,读了此文如身临其境!好文!为作者点赞!
@大风:谢谢!
好山好水好文采
@曹蕾:谢谢!
马陵山 有耳闻未曾谋面,今读老哥美文眼前“闪亮”!果然听景好美 !
[赞
@袁灿国:谢谢!
好,一次有意义的文化采风!
@运河船鸣:谢谢老弟!
山不在高,景胜一筹。今读美文,何不早游?好山好水好文,一读为快!
@百川海纳:謝謝老友!
老同学马陵山一日游观光风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传播文化,给你点赞。
@平:谢谢老同学!
陈老师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好文采!
@MindyHu:谢谢!
感谢分享,点赞鼓掌!
@逍遥游:謝謝!
山水相拥,绝胜蓬莱,读之如临其境![强][强][强]
@雨杉:谢谢!
好地方,近在咫尺,我却未去过。闲了一定去走走。感谢景胜弟,看了文章,有捷足先登的感觉。
@采菊东篱下:游记写得生动,细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山杉(陈志华):游记写得生动,细腻,1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山杉(陈志华):谢谢!
@采菊东篱下:谢谢哥哥!
夫妻结伴游山玩水
相濡以沫胜似蜜月
@周峰:謝謝!
拜读陈老师佳作,同样是游,我文采弱,向陈老师学习!
@平平安安:谢谢!
景美,文美!
@雨润春天:谢谢!
谢谢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