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张桂英家中,她正带着村民缝制绣花鞋。张桂英从小就对绣花兴趣浓厚,儿时常围观他人做鞋,并把过程记在心里。
张桂英回忆道:“小时候,我总爱盯着邻居大娘和一位姐姐刺绣,心里满是羡慕,对她们做的绣花鞋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日子久了,张桂英渐渐看出了刺绣的“门道”,掌握了刺绣的基本技巧。13岁那年,张桂英亲手为妹妹缝制了一双绣花鞋。自那以后,乡亲们都亲昵地称她为“小巧姐”。
张桂英说:“当时我给妹妹绣了一双带小蝴蝶图案的绣花鞋,她特别喜欢,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成年后的张桂英熟练掌握了缝纫、机绣、剪纸等技艺,经过一番权衡,她决定主攻刺绣。在刺绣创作过程中,她大胆创新选题,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出多款作品。其中,她绣制的一幅“麒麟送子”刺绣枕套,不仅一举斩获江苏省民间艺术二等奖,还被中国民族文艺博览会收藏。
走进张桂英的家,目之所及皆是她的刺绣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有的展现民间故事,有的描绘乡村民俗,还有的呈现农村新貌。张桂英表示,自己的创作灵感都源自日常生活。
十余年间,张桂英潜心创作,陆续推出“十二生肖”“虎头帽”“三寸金莲”等系列作品。1995年,在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中,张桂英凭借精湛技艺斩获优秀奖,被授予 “中华巧女”称号。同年,她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此后,她被认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绣花鞋代表性传承人。
成名后的张桂英依然保持着那份纯朴和善良,主动帮扶周边镇村家庭困难的妇女脱贫,免费向她们传授刺绣技艺,助力大家依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增加收入。
村民梅荣侠说:“我跟着张桂英学刺绣已经三四年了,现在能有一份收入,感觉挺好的。”
张桂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刺绣,这份坚持与热爱早已融入她的生命。对她而言,刺绣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抒发情感、传递美好的独特方式。她表示,会继续坚守,用一针一线勾勒出更多绚丽图案,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刺绣的独特魅力被更多人看见,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杜洋
编辑:卜非凡
责编:裴培
编审:南冰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