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真的能成为老年人理想的晚年归宿吗?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只能说先打个问号,为什么?谈起原因,这要从我最近在网上所看到的一则小视频说起。
小视频所反映内容是,一位老人因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平时又要支撑家里日常的生活,所以每天都在外地奔波挣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将老父亲送到当地养老院去生活。在儿子的脑中想,每月只要能及时把养老院所需一切费用交清,养老院就会把老人照顾的服服帖帖的,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当儿子在外地打工抽空回家去看望父亲时,刚一走近父亲的房间,一幅惊奇出乎意料的场景,着实让儿子始料未及,当时伤心与气愤交织一起。儿子看到父亲因大腿骨折瘫躺在床上,满屋杂乱臭气熏天,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凄凉景象。儿子看到眼前的一切,对父亲遭遇心疼不已,便气愤地去找养老院领导讨个说法,这时养老院领导还振振有词地说老人不听管理,脾气不好,随意乱动才造成摔倒骨折,儿子听后气愤不过要把他们告到法庭,这时,养老院领导才服了软,俯下身子百般赔礼道歉,并愿意赔偿一切给老人带来的损失。
从点滴看全面,从这则短视频事例反映出当今养老院在管理上确实存在一些不为仁意的地方,养老是当今社会的大事,一定要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全国大局来看,生命的老龄化越来越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的大事。因逐方面利益的驱使,现在社会上各色各样的养老院便像雨后春笋,便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应该说这是好事,为国分忧、为家分担、为民分愁,按社会有一句老话说:“做好事要做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两只眼睛贼溜溜地老是盯住钱,确忘记当初经营养老院的初衷。
自1982年9月,我国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娃后,全国各家各户成员便急剧下降,可以这么说那个年代青年夫妻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这样一来,随着老龄化的递增,不夸张地说,一对夫妻以后就要照顾六至八位老人的晚年生活,这样一来无形中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从传统的孝道文化,他们如果不照顾、不孝顺老人不行,如果要去很好地履行责任,从年轻夫妻自身条件来看,又达不到现实的要求,这样一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唯一要依靠的只有养老院。如果养老院设施好、服务好,老人在哪里生活的舒心自在,他们就是多花几个钱也无怨无悔,可是如遇到钱如实交清啦,却带来痛心伤情的话,那真的就是得不偿失啦!应验一句老俗话:真是拿钱找罪受!
现在的养老院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各色都有,有公立的和私立的,如果让他们都尽心尽责地肩负起尊老、孝老的责任,国家监管部门就必须认真承担起管理责任,给众多老人们营造舒适、幸福的养老环境和空间,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归、老有所享。
评论列表(2条)
赞成必须规范化
@7159: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