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232——235)

作者:陈志宏

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232——235)

2 3 2

杨秀凤对邓西平说完后,心里非常舒服,憋这二十年的话一股脑的全都道岀来了。在这个世上,她只有向邓西平倾诉衷肠,除此之外没有合适的人能说了。杨秀凤把邓西平只能定位为情人。情人就是留给自己说情话的,不能对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们说的话,在人世间,她只能向邓西平说。她想,情人之间说什都行,都不能认为是耍流氓。情人与情人之间,只要不违背对方意志,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能接受这就情,有情所产生的就是爱。不是有首歌唱的好吗:"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是的,爱是说不清楚的,爱是糊涂的。杨秀凤感觉自己没有邓西平文化好,她向邓西平询问。邓西平对她说,他也说不清楚,对于爱来说,他也糊里又糊涂。

邓西平这次随二儿子来江浦不光是来看小孙子邓明、邓亮的,他真实的想法是,借看小孙子们为名,实质上是来看杨秀凤的。说寻找创作灵感,他临来之前连想都没想过。他也知道创作灵感的含义,可是他不需要,他只需要来江浦看看杨秀凤就心满意足了。这次来的目的都达到了,却意外的收获写作的顺利,一下子就写了有几万字的小说。他对杨秀凤说,该回成阴了,孩子们都要回来过春节了。

杨秀凤为他准备了他最爱吃的南京特产盐水鸭,还专门为他制作了山楂糕。她对邓西平说:"这山楂糕没放任何添加剂,是我亲手为你制做的,颜色难看,口感很好。你吃了,它有消食化积和起到软化血管之功效。回家慢慢的吃,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这样的山楂糕了。"另外,杨秀凤还给他准备了一些年货。

邓西平走了,是她大包小包给送到长江大桥北路客运站的。她一直等到大巴开走才回来。这次她惊讶的发现自己破天荒的没有流泪。虽然李文明不回来过年,连三嫂在内她们一共有六个人在一起过年,她高兴极了。

在邓西平离开的这些日子里,花玲玉除了观注邓花和全县过年开学工作检查外,她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她给邓来福打电话问过邓西平和小孙子的一些情况,自己除了简单的弄点吃的就是看书。看书把眼睛看累了,她就把录音机打开,开始里里外外打扫卫生。她曾在《关于勤劳对人的好处》这篇文章写道:"勤劳使人善良充实,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勤劳的人总是忙忙碌碌,无暇顾及索取和考虑私利的欲望。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是受用终生的。目前,在应试的教育下,大多数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这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课程必须改革的。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劳动能力,让他们学会勤劳,对我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最近有一首歌曲里面一句歌词好:'辛勤白发人,事业总年轻。'向我们的老人都在讲述着辛苦勤劳好,那么,我们能忽视对孩子勤劳善良的教育吗?"

花玲玉这篇文章发表后,立即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誉的、批评的声音都有。最后,刊物编辑点评,还是肯定了花玲的观点,要大力弘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以,人只要想善良,必须勤劳。花玲玉其实说出了一个普通简单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问题,却被人民忽视了。花玲玉只是把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来论证一下罢了。但是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的提出了一个被教育界忽略了的一个普遍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文章,花玲玉早就想写了,只是一拖再拖就在邓西平写小说的时候,受邓西平的影响才开始写的。作为一个县的教育科长写这样的论文,也属于正当业务。邓西平期望花玲玉以后多写几篇。

2 3 3

花玲玉自己也没有想到论文能在国家教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并且在教育界能引起强烈反响她很高兴。成阴县领导,梁加林专门到教育局来表示祝贺。因此教育局领导很重视,教育局领导召开了小学校长专题会议,加强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教育。教育局领导讲:"老师要利用劳动课的阵地,让学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中定期的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家里房间,擦洗家具等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尊敬老人的活动。会上,花玲玉科长作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具体措施》的专题报告。效果很好。

花玲玉回家后,对邓西平讲了这次在小学校长专题会上的发言,感觉良好。邓西平对她讲,人的替能都得好好的发掘,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正符合你发表这篇论文的主题"勤劳"。是的,人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出来成果。过去,你并不是不勤劳,因为你被许多事情缠身,无暇抽出身来写论文,等你退了下来,要静下心好好的读一些书,有助于你写好文章。

邓西平和花玲玉是吃晚饭的时候,谈论写文章事情的,正在这时,邓来福来了。他是听杨秀凤嘱托专门回家来看望父亲的。

邓来福在江浦师傅家中吃饭的时候,说起父亲来,杨秀凤对邓来福说:"来福,你在里,抽空常回家看看,你父亲这趟来,我看他身体不如从前了。我问他,他说没有觉得有什么,吃饭正常,也许是这段时间睡眠不好造成的。不管怎样,你去问他,如果他感觉哪里不好,抓紧带他到医院看看,免得有病不得治。"

邓来福答应了杨秀凤,于是,今天晚上,邓来福就来家了。

母亲拿碗去给邓来福盛饭。邓西平忙说:"玲玉,不忙盛,让来福喝两杯酒吧!这段时间可把他累坏了。"

邓来福说:"不喝了,有剩饭我就吃点,没有我回厂吃泡面去。

花玲玉说:"有,有有!"

邓来福说:"有我就吃点,没有的话,就算了。"听到这话,花玲玉有点心酸,就是没吃,娘做饭给儿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邓来福问邓西平:"大,你最近感觉身体怎么样?"

邓西平说:"没什么讶!就是睡眠不好,有时候发晕。"

"大,要不我带你到医院看看吧?"邓来福问邓西平。

邓西平说:"看什么讶,我没病,不去!"

邓来福听见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继续劝说邓西平到医院看看,没有病的话,咱们就放心了,有病就抓紧治疗,不是好的更快吗?

邓西平只是向邓来福讲,自己好着呢,哪里来的病呢?邓来福也看邓西平不像是个生病的人,也没太坚持一定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病,也就算了。邓来福从家里回到秀福糕点厂已经十点多钟了。父亲不同意去医院看病就算了。母亲的意见他不愿意就算了。邓来福想,既然师傅让他关心父亲,那就经常到菜市场给买点鱼肉鸡蛋等有营养送去,加强些营养,对父母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邓来福送去了几回菜,父母亲不让他送了,理由很简单,说是自己那么忙,一定不要经常往家跑,光厂里就忙不过来,可不要再给买东西了。

邓来福听父亲的话真就不买东西了。而是每个月都给百儿八十块钱让父母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样的话,他们就更自由了。

2 3 4

年前这段时间秀福糕点厂是最忙的。由于,自中秋节投资产以来除了十月十一月份业绩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滑外,其实它月份都很好,比原来预计的要好的很多。今年春节前这段时间就成阴县城的销售而言,普通糕点大幅度增加。邓来福不得不调整人员,从腊月二十开始,把年轻的壮工抽到调到普通糕点车间支援他们。这样就由原来的一吨产能增加到一吨半。邓芹主动要求到普通车间去。邓来福有点不想让她去,原因是哪里体力劳动强度太大,最后,没有同意。

师傅吴承义解释说:"邓长是好意,他不想动咱这案子上的人,虽说要保成阴县城的销售尽量不缺货,但他也得保证南京巿场对尚品糕点的需求。"

邓芹说:"师傅,我不是想去普通糕点车间锻炼的吗?"

吴承义说:"锻炼的机会以后多着呢。过年初六一开工,我对邓厂长说,把你调到普通糕点车间,锻炼到中秋节,经过几个月的打,我感觉向你这样聪明伶俐的人,也就学的差不多了。尚品糕点技术不好学,你要专心的学,争取把小八块、小水饼、松子饼等饼类糕点技术学到手,等到明年中秋节你在返回这里,我重点教你做糕类的点心。"

吴承义对邓芹学习这样安排,是切实可行的。当邓来福又一次来检查时,吴承义说给他说的时候,邓来福同意吴师傅的计划。这样好,过年的季节性减员,就不可能减邓芹了。邓芹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那就要安下心来在这里好好的工作。

邓来福在刘春明把邓芹带来的时候,一看是邓芹,就没打算减员的时候减掉她。就算撇开本家小姑这层关系不谈,就是看在刘春明的面子上也不能减她。但是,邓芹当时没有考虑到做长期工人打算。这样就更好了,她要重新对家里计划作安排,对公婆说:"让他们重新做好准备,让他们做好接送孩子的打算。

说实话,当邓芹出现在邓来福面前的时候,邓来福在激动之余,还是考虑到两个人的关系今后如何相处问题的。杨艺红十月八日生过孩子的前前后后,一直到孩子一百天他都没有碰过杨艺红。当他有时冲动的时候,杨艺红让他忍一忍。等到恢复期一过,满足他的需求。邓来福还能说什么呢?

邓芹出现了,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两个人自小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说实话,邓来福是有顾虑的。这主要是碍于刘春明的这层关系。他怕将来一旦事情败露了,不好面对刘春明和邓来运。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不能怪他,是他和邓芹有情在先,刘春明哥哥和邓芹结婚在后,一旦和邓芹发生点什么,也不可能全怪他邓来福。

春节前的这几天,邓西平跟花玲玉说:"今年春节在外地上学的孩子都要回来,难得在一起相聚,要不然这样把,咱们让来运早早的联系成阴大洒店一个能坐二十个人的大包间,咱们到哪里聚聚不好吗?"

花玲玉考虑也是,不把曾孙算在内都二十口人了。邓西平已经有人叫老太了,现在是名副其实四世同堂了,自己也沾邓西平的光,刚刚五十三岁也有人喊太太了。花玲玉想,现在不光谋划着聚会的事情,也得到银行换取一些新的钞票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人啊!一代代都被赶老了,想想都四世同堂了,不老怎么能行呢?真的很吓人,再立春邓西平都六十四了,自己也五十四岁了,时间过的真快呀!

邓来运接到母亲电话后,立即给成阴大酒店打电话了。大酒店的经理一听是邓来运的声音,马上客气起来了。邓来运说订大包间。经理当即就给订下了。这样的话,花玲玉想,这样就更好了,省得象往年一样,在家里忙乎一两天。

2 3 5

这一年春节,邓西平全家聚餐在成阴大酒店举行。老老少少四代二十多口人都充满着浓浓的情意。邓来运作为联系人,他给大家作了简短的介绍:"以后,我们的家庭每一次聚会用餐都在这里举行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仁兄铁哥开的,就到这里来聚餐,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成阴还没有哪家酒店能超过它的。从规模上讲,它一次能接待两千五百人用餐,它有一千零八十八张床位,大小会议室有十八个。在这里,不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大型会议都能举行,同时也能接纳十到二十的小型会议。这里仍是成阴县接待安排能力最强,饭菜质量最好,入住最舒适的大型酒店。所以,我就看好这个地方了。今天我们家在这里聚会用餐,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快乐,吃好、喝好、玩好。今天的一切开支,都归我承担,同时我和梁青青二人,还为我们的下一辈和第四代人一人发一个红包,望晚辈们喜欢。"

邓来运简短的介绍很好,父亲邓西平在讲话中提出表扬邓来运适应社会能力强大,同时还要求邓来运要跟着梁青青好好学习,争取今年参加的自学考试门门都超过六十分,早日拿到大学文凭。

梁青青插言道:"邓来运虽然忙,他能天天从十点坚持到十一点的学习是难能可贵的,大学专科文凭很快就能获得。希望大家祝贺他吧!"

邓西平声音洪亮的说:"请大家鼓掌,为邓来运即将取得成功,表示祝贺吧!大家又一阵子为邓来运鼓掌。

这时,邓来运也非常激动:"感谢父亲,感谢大家!这些年个人的文化不足,在商界饮食服务业中,也保受文化不高的限制,所以,我要刻苦努力把这一阶段落后的状态,加紧学习,一定追赶上去。"

邓来运说的都是实话,在这个家庭中最不缺的就是文化,可对于邓来运般上般下人来说缺少文化还真不少。就连那些"文革"中的初、高中生,有其名无其实人不在少数。所以国家出台了自学考试这样好的政策,对一些有真才实学者,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经过大专、本科考试,达到毕业水平,国家颁发毕业证书。这种政策受到了广大初、高中生和社会上有这方面需求人士的拥护和欢迎。

邓来运不管在邓西平这个大家庭、还是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常常自卑,没有文化有时候不得不使他闭嘴缄言。自从和梁青青结婚之后,梁青青从来都没有嫌弃过他文化低,但是,邓来运还是感觉到和梁青青文化上的偏赘感觉苦恼。邓来运暗下决心,不管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大难为,他都坚持向父亲求教。父亲也经常鼓励他,只要迈动学习的步伐,坚持走下去,就没有达不到理想目标的。邓来运爱听父亲的话,因为父亲成功的辅导出考取复旦大学的学生了,来运要做他辅导的第二个学生。邓来运想,将来真的通过了自学考试,取得的大学本科证书,他要请全家人仍然在这里吃顿大餐,也是对父亲的报答和家人门的期望。

邓来运看着这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虽说在一起很少谈及文化,但是文化的氛围依然存在。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其余的人都举止文雅,相敬相爱,谈论着一些分别后的思念和各自发生的事情。邓来运体会到,这是有钱人买不到的。

说实话,邓来运的奋起,邓来福也就倍感压力,他心想,邓来运真取得了大学毕业证书了,就剩他和哥哥文化最低,怎么办呢?他回到江浦后,和杨艺红商量,是不是也能参加自学考试?杨艺红说:"行!"

邓来福也开始走自学考试这条路了!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