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数”在必行!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指出,增强创新软实力。树牢“科技即产业”理念,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用好产投基金,加快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高企6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深化“智改数转网联”,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家以上。

当下

邳州各地积极贯彻全会精神

紧扣“343”创新产业集群

聚焦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强链补链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跟着小编的脚步

踏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看“邳州制造”如何转型

邳州,“数”在必行!

位于高新区的曼德智控工厂,是一个充满科技感与现代感的生产场所。在这里,主角已不再是车间工人,而是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车间内有3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融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确保各工序有效衔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据悉,该车间主要生产风扇电机、电加热器等产品。车间按照生产流程规划,共设置43个工站,每个工站自动化机器依照相应程序设定,有序地进行转子、定子等零部件生产 。

邳州,“数”在必行!

曼德电子电器智控车间设备主管金凯介绍:“企业电机生产线的设计产能是单台30秒产出一个产品,单班产量是1050台,双班产量是2100台。机械手臂附带拍照设备,能对产品零部件位置进行拍照、定位。机械手抓取零部件后,旋转定位,进行自动涂胶、自动拍照检测,随后流转至下一个工站 。”

邳州,“数”在必行!

除了在生产环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曼德电子电器智控车间还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数据采集、远程检测与控制等方面实施全流程监管。

记者在车间内看到,两条生产线中间位置设有一块显示屏,上面清晰展示着装配线计划数量、产品编码等信息,工作人员根据大屏信息实时调整生产情况。

曼德电子电器智控车间设备主管金凯表示:“企业车间之前采用人工书面统计,信息传递和导入存在时间差。现在,我们用信息化手段取代了纸质办公,可以随时掌控生产信息,减少了人员投入。”

邳州,“数”在必行!

同样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方向的,还有经开区的格至达电驱总成项目。格至达电驱总成项目拥有20条生产线,涵盖总成总装线、电控总装线等。在电驱总成车间,工人与机械有序配合,生产减速器、电机等电驱总成配套产品。

记者注意到,车间等离子清洗、点胶水等工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生产,部分设备还能自动清洗、自动测量轴壳的高度深度,整个测量工序仅需60秒,车间整体生产的稳定性、精确性得到了提升。

格至达电驱总成项目高级工程师张超介绍:“车间量产之初,企业月产量为8000台,如今已提升至24000台。电驱总成的生产,是按照成品需求来配套所有零部件,后续预计月产能将达4万台。”

邳州,“数”在必行!

考虑到生产实际情况,格至达电驱总成项目重点围绕深化生产指挥系统应用、优化产品全生产周期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创新智能物流管理等方面展开工作 ,企业在2024年获评省五星级上云企业。

格至达电驱总成项目高级工程师张超说:“我们80%的指挥业务流程已实现数字化。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看,涵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生产过程测试数据以及售后情况,都能进行10年以上追溯。在生产方面,电控总装、电驱总成生产线已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

邳州,“数”在必行!

智能化转型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这也是我市深入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两化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2024年以来,我市智改数转网联工作稳步实施,新增国家5G工厂名录1家,省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实现我市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零突破”,新增省级智能车间10家,新增省五星级上云企业22家,累计获批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

邳州,“数”在必行!

为培育打造更多示范标杆,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设备数字化改造、实施智能化项目、建设智能车间、推动智能工厂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更高质量地加速智改数转网联进程。

市经济发展局信产科负责人张璐璐表示:“我们将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工作走深走实,全面加强政策宣传贯彻和要素保障,助力企业推进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建设;推动企业申报先进级智能工厂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打造标杆示范。”

记者 / 林琳 摄影 / 索晓飞
编辑 / 杨梦凡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黄扬 监制 / 彭斌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