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周营村:“蔬”写致富好“钱”景

芥菜作为北方餐桌上久负盛名的家常咸菜,深受人们的喜爱。近日,戴庄镇周营村的芥菜喜获丰收,一起到现场感受下丰收的喜悦。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周营村:“蔬”写致富好“钱”景

初冬时节,戴庄镇周营村芥菜种植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株株芥菜青翠挺立。村民们穿梭在菜地里,手持小刀,熟练地收割着一颗颗成熟的芥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戴庄镇周营村种植户胡元静说:“芥菜种植技术简单,病虫少、周期短、产量高,由芥菜加工成的咸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我今年种植了80亩,预计一亩地能收益2000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周营村:“蔬”写致富好“钱”景

近两年,结合村里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胡元静流转上百亩土地种植芥菜、白菜、萝卜等蔬菜,收益可观。

胡元静说:“村里把散户土地集中起来承包给我们,不仅便于管理,还能节省机械化作业成本。芥菜收完后,下一季准备种毛豆。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周营村:“蔬”写致富好“钱”景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让周围的村民鼓起了“钱袋子”。在芥菜地里干活的村民都是周营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妇女和老人,村民胡佃红是基地的“老员工”了,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不仅能得到一份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真的很不错。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周营村:“蔬”写致富好“钱”景

据了解,周营村自推行“小田变大田”举措以来,全村土地由原先的分散地1875块合并为550块,溢出土地130多亩,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与此同时,结合公共空间治理,该村还收回集体土地200亩、西泇河堰滩土地40亩,通过平台发包,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

戴庄镇周营村党支部书记周侠军表示:“我们将把村集体经营收入用于为民实事工程。今年疏通下水道200米,修理沟渠800米,新安装路灯166盏,接下来打算修建一个活动广场,提升群众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郭家良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