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邳州八仙传奇(18)

作者:周峰

小说连载:邳州八仙传奇(18)

第十七回 八聚华夏玉都

邳州玉市盛名扬,周三迎来四海商。
手串镯环皆璀璨,挂件雕刻尽精良。
新朋淘宝心欢畅,旧友营销货旺昌。
产业繁荣前景阔,传承文化韵悠长。

在邳州市郊,有一片新开辟的繁华地段,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坐落着闻名遐迩的华夏玉都。然而,这华夏玉都的诞生,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八仙传奇。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云游至此,被邳州的美景所吸引,便在此停留。吕洞宾见此地百姓淳朴善良,却生活贫苦,心生怜悯。他夜入一位名叫李宏的青年梦中,告知他邳州地下藏有美玉,若能开发,必能造福一方。

李宏从梦中惊醒,将信将疑。一日劳作时,他偶然发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晶莹剔透,似有灵性。他想起那个梦,决心一试。

起初,这里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地摊集市,只有寥寥几个摊主,售卖着一些普通的玉石制品。然而,凭借着邳州丰富的玉石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小小的集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过程中,八仙多次暗中相助。铁拐李墨戴施展仙法,让邳州的玉石资源更加丰富;韩湘子阿峰吹奏仙乐,吸引了更多的玉石爱好者和商家前来;何仙姑婉荣洒下仙露,保佑玉石品质上乘;蓝采和大丽轻舞花篮,带来祥瑞之兆;钟离汉刘波挥动芭蕉扇,驱散不利之气;张果老姝逸倒骑毛驴,送来福运连连;吕洞宾李威点化众人,指引发展方向;曹国舅萧然慷慨解囊,助力集市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玉石爱好者和商家被吸引而来,集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摊主们带来的玉石品种也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从最初的本地玉石,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宝石玉器,华夏玉都的名声越来越响。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里逐渐从露天的地摊发展到室内经营。主办方加大了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交易场所,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这背后,也有着八仙的功劳。是他们把全国各地喜欢宝石玉器的人吸引到邳州,利用各自的仙术把他们留下。

如今,每个星期三的大集,天还未亮,摊主们便早早地赶来,精心布置自己的摊位,将琳琅满目的玉石珍宝一一展示。翡翠的温润、和田玉的细腻、玛瑙的多彩……各种玉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来自四面八方的淘宝者与回乡创业的弄玉人穿梭其中,目光专注而敏锐,时而拿起一件玉器仔细端详,时而与摊主讨价还价。这里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收藏家,寻找着稀世珍宝;也有普通的玉石爱好者,只为寻得一件心仪的饰品。

主办方为了给摊主和淘宝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提供了宽敞整洁的摊位,还在中午为大家提供免费的餐食。这一贴心的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和温暖。这温暖之中,也蕴含着八仙的祝福。
国舅萧然看到,邳州创建的华夏玉都,逐步完善,走向成功,他为之动容,便召集八仙第八次聚会,出题:华夏玉都,让每人献诗一首庆贺。
吕洞宾先声夺人:
“华彩人间玉石缘,
夏荷映日梦将圆。
玉成美事千家喜,
都邑繁荣乐永年。”

铁拐李不甘落后:
“华光璀璨宝珍奇,
夏月风清客至怡。
玉润无瑕心醉矣,
都中盛景众称宜。”

韩湘子接腔:
“华堂璀璨耀天光,
夏雨新晴润玉香。
玉女金童皆悦畅,
都城内外笑声扬。”

何仙姑应对:
“华星秋月映琼田,
夏木阴阴翠影连。
玉质冰肌娇韵现,
都中秀色美如仙。”

蓝采和高昂着头说:
“华灯初上夜阑珊,
夏意悠悠意未残。
玉魄冰心诗意满,
都门内外共言欢。”

张果老从驴上翻身下来说道:
“华林瑞彩映云天,
夏日清风拂面绵。
玉润珠圆祥瑞绕,
都中盛景梦能圆。”

钟离汉大肚一挺开言:
“华亭鹤唳韵悠扬,
夏木葱茏瑞气藏。
玉叶金枝添锦绣,
都人欢乐福绵长。”

曹国舅向大家竖起大拇指说:
“华堂瑞霭映山川,
夏屋渠渠乐事全。
玉韫珠藏光彩耀,
都门胜景赋诗篇。”

八仙的即兴对诗,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纷纷前来让他们签名留念,因为八仙们不喜欢张扬,一一谢绝,然后各自又仙游去了。

如今的华夏玉都大集,已经成为了玉石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玉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这里,人们因玉石而相聚,因热爱而交流,共同谱写着一曲玉石文化的繁荣乐章。相信在未来,邳州华夏玉都逢大集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精彩,而八仙的传奇故事,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有诗为证:
邳州玉市耀光芒,四海贤商聚此乡。
八仙云游施妙法,宏君梦启探奇藏。
精雕美器琳琅列,寻宝游人笑语扬。
文化传承前景阔,繁荣盛景永流芳。

若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