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邳州八仙传奇(17)

作者:周峰

小说连载:邳州八仙传奇(17)

第十六回 七聚助力蒜市

邳州蒜市起波澜,贵贱无常百姓叹。
吕祖探寻销路苦,仙姑接引外商欢。
铁仙授法存优质,韩圣传声美誉冠。
八圣齐心施妙策,蒜乡稳定笑颜看。

邳州,这片富饶的土地素有大蒜之乡的美誉,而其发源地就在宿羊山一带。曾经,这里的大蒜产业让百姓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影响辐射到整个邳州的各个乡镇。

然而,大蒜产业并非始终一帆风顺。市场行情犹如变幻莫测的风云,好的时候,一个大蒜能价值五六块钱,蒜农们喜笑颜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行情差起来,一个大蒜几分钱都无人问津,堆积如山的大蒜卖不出去,蒜农们只能唉声叹气,载声怨道,却又无可奈何,仿佛只能听天由命。

这一年,大蒜市场再度陷入低谷,蒜农们愁眉苦脸,辛苦劳作一年却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就在这时,八仙云游至此,见百姓们如此愁苦,心生怜悯,决定介入相助。

吕洞宾足踏宝剑,率先深入市场调查,与各地的商贩交流,了解行情的起伏原因。何仙姑则运用她的美貌和智慧,与外商沟通洽谈,试图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铁拐李摇身一变,化作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向蒜农们传授科学种植和储存大蒜的方法,以提高大蒜的品质和延长保鲜期。

韩湘子吹奏长笛,那悠扬的笛声吸引了众多目光,他借此机会宣传邳州大蒜的优点和特色,提升其知名度。

蓝采和手持花篮,在集市上变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吸引人们聚集,趁机向他们介绍邳州大蒜,倡导大家支持本地产业。

汉钟离挥动芭蕉扇,扇走了蒜农们心头的焦虑,他组织大家一起商讨应对策略,鼓励大家团结一心。

张果老倒骑毛驴,四处奔波,寻找潜在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曹国舅运用他的官场智慧,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在八仙的多方努力下,他们成功地融通了外商,为邳州大蒜找到了新的门路。同时,八仙还为蒜农们出谋划策,引导他们成立合作社,共同应对市场风险,优化种植和销售模式。还建议他们建造恒温库,一旦大蒜滞销就存储起来,等待市场调控好再卖出,这样缓解了蒜农的后顾之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邳州的大蒜市场逐渐稳定下来,价格也开始回升。蒜农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八仙们看到大蒜市场有了新的转机,欣喜若狂,
“蒜香邳州”,以下是八仙以此为题创作的藏头诗:

曹国舅:
蒜海茫茫岁月悠,
香飘万里美名留。
邳城古韵风情厚,
州富民丰乐未休。

吕洞宾:
蒜味悠长韵味稠,
香风拂面醉心头。
邳乡胜景迷人眼,
州域繁华梦里游。

何仙姑:
蒜花绽放笑盈眸,
香气氤氲满画楼。
邳地风光诗意美,
州中岁月乐无忧。

蓝采和:
蒜田翠影韵清幽,
香蕊娇姿映碧流。
邳巷繁华歌韵绕,
州街热闹笑声留。

韩湘子:
蒜枝摇曳舞轻柔,
香雾朦胧意自悠。
邳野山川添秀色,
州城灯火照春秋。

汉钟离:
蒜园春色意难收,
香径通幽韵自悠。
邳邑人家多福乐,
州城岁月少烦忧。

张果老:
蒜风轻拂乐心头,
香果盈枝笑语稠。
邳地欢歌迎盛世,
州乡美景醉双眸。

铁拐李:
蒜涛翻滚韵千秋,
香霭氤氲漫九州。
邳土繁荣诗韵里,
州人豪迈画中游。

当八仙准备离开时,邳州的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八仙微笑着摆摆手,踏上祥云,继续他们的云游之旅,只留下一段关于他们拯救邳州大蒜产业的传奇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有诗为证:
邳州沃野蒜香浓,喜盼丰收意未穷。
吕祖呈祥筹善策,铁仙施法助年丰。
钟离扇舞甘霖降,果老驴驮富路通。
湘子笛悠驱雾霭,仙姑露洒惠农功。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