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文化网首页
- 文化人物
彭城一夔——李士延的书画传奇之路
•
文化人物 •
阅读 5951
2024年11月9日,著名画家李士延百年诞辰画展在徐州艺术馆开幕。李士延(1925-2000年),笔名可夫,世称夔公,法名可夫居士。夔公何意? 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一条腿的龙形异兽,李士延恰恰是因为车祸受伤只有一条腿而得此名。11月10日一大早笔者就来到展示大厅,一幅一幅地仔细观看起来。有的画作线条简洁、抽象,有的画作则有些怪异,想要看懂一个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念以及艺术构思、表现力,首先要了解画家的艺术追求及生活轨迹。当看到一幅名为《满堂红》的画作后,我非常激动,画面上一个切开的西瓜,红艳艳地令人垂涎,此刻一下子就回忆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往事……
说起来李士延与我家也算是老邻居了。那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李士延与妻子杨陵就住在晓布市二道街东头一个院子里的东屋里,他们共有六个孩子,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叫李乐鹏,小名大鹏,二儿子叫李乐群,还有小三、小四两个儿子,小五是女儿,叫杨友芳,小女儿叫小六。李士延的母亲是个小脚老太太,我们都叫她李奶奶。当时李士延就画了一幅切开的西瓜和一幅六中南边的田园风光画送给我家,我父母就把这两幅画挂在墙上欣赏。
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听说李士延的父亲是国民党军队的大官,他想去台湾找父亲,被抓了。一家人也受到牵连。听说李士延出事了,吓得我父母赶紧把墙上挂的李士延的画给烧毁了。街道居委会也找李士延的母亲李奶奶询问情况,李奶奶说:“我不知道,这个儿子是二分钱买的,又一分钱卖了。”面对这样的神回答,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只好走了。对于这一点,有一次听画家刘永钧说起过:“当时李士延去过新疆、云南,也不知是出去写生还是想去台湾,就被抓了。他母亲还跑到马市街印刷二厂向我打听情况。” 都说母子连心,当娘的能不挂念儿子吗?几年后李士延一家人都搬走了。到了1986年8月,在徐州电视台新闻节目上看到李士延首次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看到这个消息真是为他高兴,也为徐州能有人在中国美术馆开画展而自豪。
在此次李士延百年诞辰画展中,我还看到一幅名为《母亲》的画作,画面上是波涛起伏的河水,还有巨石。是寓意母亲河的博大胸怀还是坚定不移的后盾?我深深地陷入沉思。在画展中还意外看到了一张李士延与妻子杨陵抱着大儿子的照片,照片上的李士延年轻帅气,妻子杨陵美丽动人。还有一张李士延老年时与小女儿的合照,年老时的李士延发须全白,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与年轻时判若两人。一边看画展,一边深深地为这位老画家的坎坷命运而感叹不已。
李士延1947年在苏州美专师从颜文梁教授。离校后,先后在上海青年文工团、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徐州五中等单位从事绘画及教学工作,培养了许多美术英才,其最得意的门生就是著名花鸟画家江文湛。上世纪五十年代和文革期间,他两次入狱,人生十多年是在狱中度过。1980年,刚出狱即遇车祸,一条腿截肢,但仍不放画笔,常常靠一条腿支撑着,一画就是一夜。1984年,他在彭城大学美术系任教时即提出“写生为主,学食为尚,兼而有之,方能悟情入理,虚中求变”的创作思想。截肢身残后,仍率学生往返泰山,黄山等地写生。自1984年起,李士延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中国台北等地举办画展,作品深受海内外名家、群众喜爱,流传很广。
看完画展到了门口,我问工作人员有画展的宣传资料吗?一位女士说没有。当聊起来后,才知道她就是李士延的女儿杨友芳,我很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还是老邻居呢!以前在晓布市二道街的时候,我们家在路南边,你是小五,还有个小六妹妹比我小几岁。” 她说:“小六现在美国搞医学研究。”
我和杨友芳加了微信后,她问我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些事?我说一是与你们家是老邻居,二是我喜欢研究徐州的一些文化历史。一会儿门口来了一位六旬左右的男士,他与杨友芳打招呼,我马上就认出了他是李士延的二儿子李乐群,还是以前的样子,只是多了长胡子。
当我们聊起以前在晓布市的事情时,他说:“我家后来搬到云龙山东下坡的楼房后,父亲又和奶奶搬到西余窑了,奶奶活到九十多岁。母亲杨陵与父亲同一年去世。”
我说:“你母亲还在六中当过我老师呢,那时大家都说杨陵老师有俄罗斯血统,她长着一双大眼睛,很美丽。”李乐群说:“我外祖父、母都是中国人,母亲没有俄罗斯血统,以前在新疆生活时母亲跟俄罗斯人学过俄语,后来又在北京大学学俄语,在徐州的学校教俄语。”
前来看画展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在感叹李士延画作的灵性和那扑面而来超凡脱俗的气息。在徐州市百名老艺术家作品抢救保护和展览扶持工程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下,李士延百年诞辰纪念画展终于与观众见面了。每一幅画都透露出希望、奋争、力量和命运的较量;每一幅画都是一个不安份的灵魂在血与火的束缚中挣扎。
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激情难抑,奋笔写下:“石破天惊。”
蜚声文坛的文怀沙教授也赐墨写道:“敢于向命运搏斗的画家,宜乎凌驾于扬州八怪!”
他的好友苏辛洁在他的画展前言中这样写到“谚云:‘维扬八怪,彭城一夔’。斯言似有过誉。然亦几相轩轾。夔公早年就学苏州美专,专攻油画,嗣事国画。其作品无不写意抒情,方圆为用,阴阳互见,形象莫定。
公酒酣际,若痴若狂,边痴边啸,泼墨纸绢,遂见造化。且尝自语:‘无法有法,法法我法;法无是处,是处非法。’
公,可谓勤奋一生,坎坷一世;历尽白眼终脱颖囊!嗟呼!‘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情’,其夔公之谓也欤!”
这段话极其准确地概括了李土延先生的一生。百年诞辰之际,这场纪念画展也算是为先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