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2
花玲玉从邓武的学校回来很高兴,她想她的六个孩子都赶上了好时候。如果说两个大的受到时代的影响没办法上学落些遗憾的话,那么,下边这四个小的一个比一个成绩好。在这四个小的当中,来喜成绩是最差的,不过来喜时运好,本来报复旦是闯一闯的,真没想到却如愿以偿,被复旦大学录取。这就给下面三个小的开个好头,当四哥考取复旦大学后,无形中就给邓武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邓武除了睡觉和吃饭都在学习,这自然就对邓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邓花的成绩更不要说了,由于小学在娘教的那个班读书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不要摧催,全凭靠毅力。邓花自我约束能力极强,就是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家邓花安安静静地在学习,邓花如果作业没做完,天大的事谁喊都喊不出去。这一点她随母亲,母亲坚强耐错的能力强,邓花耐错能力强,在邓花身上遗传父亲的基因较多,但是唯一不同的是,邓花不爱说话。
花玲玉骑着凤凰牌自行车,行走在初夏的大街上,依然是这么的靓丽,回头率还是很高的。
花玲玉来到家里,邓西平已经把饭做好了。邓西平问她饿吧?她还真的感觉饿了,邓西平端来一锅热腾腾的饺子,花玲玉笑了笑说:"老邓你现在还当冬天过的,这大热天你弄这一锅热饺子,不合时宜吧?"
邓西平这才意识到的确不合适,又急忙想朝回端时,一把被花玲玉拽住了:"端来就端来了,快盛在碟子里,舀两勺煮饺水给我兑点凉水我吃。"邓西平把兑好的温水,递给花玲玉,她接过,一气咕噜咕噜地喝下去,好舒服呀!
奶奶挪动她那摇摇晃晃的身子出来了。她人坐下来就吃,花玲玉拿起放在桌角边的纸和笔写问:"好吃吗?"
奶奶回答:"好吃!"
花玲玉又写:"好吃你就多吃点"
奶奶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花玲玉想,这八十六岁的奶奶还算硬朗,也还很能吃,一定得好好照顾,让她多活些年,看看这些曾孙们娶妻生子,见到五辈人多好啊!
花玲玉陪奶奶吃好饺子,看了看时钟,才五点四十,孩子们得六点半才能到家,花玲玉就给邓西平谈起了在邓武学校的情况。
花玲玉对邓西平说:"老邓,邓武马上要高考了,估计最多再上两天课就会来家,你要好好调整好膳食,营养搭配均衡,千万不能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否则会影响高考的。"
邓西平说:"玲玉,这样吧!我提前一天列好菜单,你过目审查,经你批准我去市场购买行吗?"
花玲玉说:"未必这样,一天两个领头菜,有鱼有肉有鸡蛋,你琢磨着做就是了。这两天,你的精力不要想着写小说,要分轻重缓急,等邓武高考后,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不管你,但还是那句话,你得把家务事做好,否则,你别埋怨我批评你。"
邓西平只能唯命是从,这几十年都过来了,已经习惯了。
各项备考工作都做好了,邓武回来家后,吃的、喝的、住的都很好。可是邓武对母亲说,就是睡不着。
花玲玉想可能是乍换环境有关,在家里面住有点不适应,看看今夜如何,如果还是睡不着,那就要采取药物干预了。
用药物干预,邓西平不主张使用这个方法,他认为弊大于利,不可取。
花玲玉说:"不使用这个方法也没有好点子使啊!"
邓西平说:"这样吧!从今晚开始,我带他跑步,加强锻炼,我想这样要是再不见效,就使用药物干预好,行吗?"
1 5 3
邓西平的这一招果然凑效,邓武说睡得很好。就这样花玲玉和邓西平两口子绞尽脑汁,终于熬过了高考。当花玲玉问邓武今年高考考得如何?邓武说数学太难了,导致最后一题刚做完就到时间了,还没有检查监考老师就收卷子了,大致说来还可以。邓武知道,自己这次考试比任何一次都顺。今年的高考题并没有老师考前说得那样难。当每场考试结束后,邓武都听其他同学说多难多难时,他并没有接话,而是找到娘坐在她自行车后一起回家。娘也不问,正合他心意也不想说,都考过了问也没有用,说也没有办法,还不如早点回家吃饱喝足睡觉准备考下一场呢?到底娘是教育科长,深知考生的心理,这使邓武压力小,信心大,赢就赢在放松和沉着应战上。花玲玉懂得,同样的试卷,同样平台,同样的水平,考的是考生的心理和家长的心态。她知道,作为家长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吃住环境,比你喋喋不休问这问那强多了。从表面上看你对孩子们关心,其实你是在无形中给孩子们压力和增加精神负担。在这一点上没有给邓武一点影响。
高考结束后,花玲玉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更忙了,紧接着中考,小升初,中小学校进入期末复习考试。花玲玉有时候加班加点的去学校检查工作。
中考后,邓西平接到杨秀凤的一封来信,说是一定请求表弟媳妇帮忙。信里讲,中考的第二天,李文明突然发烧至3 9 °。第二天没考好。这样,在南京录取很渺茫,所以,写信提早让表弟媳妇给联系学校,怕暑假过后没有学上。
邓西平把杨秀凤的信给花玲玉看了。花玲玉说:"我最近两天就着手办,至于成不成我一星期内给你回话。"
邓武在焦急漫长的等待中,高考的分数终于公布了,他以第一名的总成绩夺得成阴高考状元。这个结果出乎意外,他的任课老师惊讶,他的班主任惊讶,成阴中学校长惊喜的,当即打电话给花玲玉科长,恭喜她的儿子夺得成阴县状元。花玲玉也没有想到的是邓武平时考试最好成绩连全县前三十名都进不去的学生,怎么超常发挥也不能考得这样好呢?邓武自己清楚,自从邓来喜考上了复旦大学,他就暗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考上复旦大学或者比四哥考得更好一点的学校。他每次全县统一考试,他都人为的故意不得高分,有时候把难做的考试题抄在演草纸上,考试后反复练习,什么时候达到滚瓜烂熟什么时候才善罢甘休。当花玲玉科长问他班主任时,说他考名牌没有把握,各省的综合性大学没有问题。当时花玲玉还挺高兴的。现在邓武考这样的结果给她赚足了面子,连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都打来电话向她表示祝贺!
花玲玉知道,邓武一定能考取北京大学的。她回家对邓西平说,邓武要是考取北京大学,他们两个人都要亲自把邓武送去,好好在北京看看。邓西平问花玲玉:"你不是去过北京吗?怎么还要去?"
花玲玉说:"那次去北京忙给你上访找人办事,哪里有闲情逸致参观景点的,这回不一样了,心情好看景才有意思。"
邓西平问邓武:"你打算报哪所学校?"
邓武说:"如果北京大学能录取的话,上北京大学。趁早叫俺娘把电话先问问,如果北京大学不能录就报咱们本省的大学。放寒暑假来回方便。"
邓西平说:"你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很大。"
还真让邓西平猜准了,邓武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1 5 4
邓西平猜得很准,邓武被北京大学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录取了。这个专业对于北京大学所设的专业中是很好的。邓武非常满意。他下决心一定要在北京大学四年系统的学习中,夯实基础,提高档次,将来好在人类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和发现奇迹,为科学造福人类作出的贡献。
邓武考取北京大学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成阴大街小巷,多年不上门的姑姑、姑夫也上门了。花玲玉解不开早年结下的疙瘩,见面没有理会,装作若无其事上班去了,孩子们根本就不认识这位和父亲一母所生的姑姑。只有邓西平说:"西梅啊!你怎么想起来你哥呢?是不是听说你五侄考取大学了?"
邓西梅说:"千不该万不该,过去俺看不起俺小嫂子。俺不该在你来家时跟俺小嫂子吵闹。"
邓西平说:"你说这话还有用吗?你哥在那么可怜的时候连你也踢俺,俺记得清楚得很呢。俺大死时,你把俺家闹得底朝天,邓南村哪个人不知道呢?难道说你就忘了?"
邓西梅的丈夫忏悔地说:"哥,那会不是时代赶的吗?你要不是"反革命"俺怎么能不跟你划清界限呢?"文化大革命"时,邓西富叫我上台批斗你,俺还没批你呢。后来,邓西富见到俺就骂俺跟"反革命"五类分子邓西平穿一条裤子,你说俺冤不冤。现在,你居然不认俺也不知道你不凭良心,还是俺不凭良心?"
邓西平听到邓西梅丈夫胡一年的这番话气不打一处来,突然站起来对这个"二百五"大声喝斥道:"你给我滚!你们都给我滚!"
邓西梅、胡一年灰溜溜的走了。他们走后邓西平给五儿子邓武说:"小武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你太太陆树芬,你从刚生下来就是你太太一口一口把你喂大的,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的,咱们不论将来如何发达了,无论做多大的官,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永远不要忘记在我们苦难时伸出手来拉咱们家的人。但是,你也千万不要忘记邓西梅,胡一年这样落井下石的小人。现在你考取北京大学了,他们感觉到你将来有前途了,所以,前来巴结咱们了。咱们一定要睁大眼睛,绝不能容忍宽恕坏人,你亲姑你也要看清,否则,你娘会伤心的。"
邓武说:"大,俺记住了,俺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俺还有个姑姑,当时俺真不知道为什么她从来不上俺家来。今天俺明白了,怪不得娘不理他们呢?当时俺还心生疑虑,怎么人来咱们家娘走对面不理呢?这是俺第一次看见娘在家不理人,真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个落井下石的姑姑!我永远也不会认他们的。"
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是背叛。"邓西平教育孩子们:"一定不要忘记过去,并不是要你们记住仇恨,而是想让你们记住咱们的苦难历史,奋发向上,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不被人欺负。有位伟人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事实。所以说,我和你娘一定要把你们都培养好,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将来不受人欺负。"
邓武说:"是的,不管将来我们多么强大,永远也不要欺负弱小,但是,不管是谁,也决不允许他们欺负咱们。这就是俺奋斗的目标!"
邓西平说:"好孩子,有志气,做人就要有骨气,不能失去男子汉的雄性刚强的本色,这样才能称得上汉子。才能称得上有骨气之人!"
花玲玉不理邓西梅是有道理的,并不是现在得势看不起在乡下生活的邓西梅。在花玲玉六十年代初被下放回到邓南村的时候,问邓西梅要他从娘家拉走的几件家具,当时邓西梅把花玲玉骂得狗血喷头,一口一个"小婆子X,打死你个小婆子"等难听的话。这还不算,邓西梅连同她的二闺女娘俩来打花玲玉。要不是邓西梅男小子胡一年的弟弟胡二年拉架,花玲玉挨苦了。从此花玲玉发誓和邓西梅老死不相往来!
1 5 5
花玲玉在邓南村那段辛酸的历史,使他刻骨铭心,永远都不会忘记被欺、被打、被辱、可怜欺惨的岁月。今天,她感谢上苍有眼,让欺负她、侮辱她的人一个个都死掉,唯独打她的邓西梅还活着。花玲玉永远都不想看见她,要不是胡二年一把抓住邓西梅正要砍花玲玉的菜刀,花玲玉最就死了快十八年了。那时候要真的死了,也就没有邓武、邓文、邓花了。每当回忆这段苦难的历史时,她就在心里涌起感激正直、忠厚、老实、讲道理的胡二年弟弟。要不是胡二年机敏快速的反应,花玲玉想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早就在十八年前就消失了,哪里还有邓武的高考状元呢?这样,她早晚都要去胡二年家看望看望他。
晚上花玲玉问邓西平是怎么处理邓西梅登门问题的。邓西平说给骂走了,邓武在旁说:"从来不上门,这时候想起来了,不理就对了。"这件不愉快的事就这样过去了。
花玲玉对邓西平说:"表嫂子孩子上学事,我今天办妥了。我把这事给成阴中学校长说过了,他们学校可以作为旁听生先让入学,八月二十号来参加军训。除了学杂费,住宿费要本人缴外,其他的费用一概不收。人家是同情她娘俩挺不容易,借读费一学期七千,你算算,三年得多少钱?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说了不少感谢人家的话。"邓西平问花玲玉:"那学籍怎么办?"
花玲玉说:"只要学生成绩好,学籍的事再想办法。校长说实在不行就迁杨林村来,安在咱们家户头上。"
邓西平说:"这样办起来挺费事的。那小孩子还得更名换姓的多麻烦呀!"
花玲玉说:"名字不要变,只把姓改为'邓'就行了。"
邓西平问:"以什么理由迁入呢?"
花玲玉说:"就依从小被江浦亲戚抱养了,父亲爷爷都去世了,孩子本人想回来为由。"
邓西平听罢认为这样办行。
花玲玉说:"办学籍主要是为了毕业证和高考用。如果成绩差,考不取大学,只为了一张高中毕业证的话,意义不大。"
邓西平给杨秀凤写了一封信,把花玲玉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述说了一遍。说这边没有什么问题。让杨秀凤在八月二十号前把李文明送过来。未尽事宜,以后再说吧!
当邓来喜收到父亲的来信,知道弟弟考取北京大学的时候,他立即动身从上海回到了成阴。回家后,他给父亲说,自己在宿舍里写点文章,平时很难有这么安静的时候,就是天气太热,一天得洗几次澡,风扇也不起作用。
邓西平说:"那你不回来呢?在家不也照样写吗?"
邓来喜说:"我本打算和方知哥一起来的,谁知道他竟然和他女同学去西双版纳了。"
邓西平问:"他找着女朋友了?"
邓来喜说:"谁知道啊!我也不知道,偶尔见到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反正我也说不清楚。"
邓西平说:"你方知哥,三十多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女朋友,唉!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
邓来喜说:"大,方知哥在学校可厉害了,是我们系的总支书记,是他们那个班的班长。最近,他在《花城》上又发表一部中篇小说,我暑假里才看完,就写邓南村的,我看书里写的那个右派就像你,写得很好。"
邓西平说:"那你怎么不带回来给我看看的?"
邓来喜说:"我也是借人图书馆的,人家有规定,新杂志有借阅时间。因此我看完之后就还给图书馆了。估计成阴邮电局报刊亭子说不定能买到,要不我明天就去给你买去?"
邓西平说:"不不!你娘办公室离邮电局近,我让她到哪里看看。"
邓来喜来到家专意为太太陆树芬买了二斤沈大成糕点。当来喜取给她吃时,陆树芬夸来喜买的糕点好吃。
老太太和来喜都高兴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