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124——127)

作者:陈志宏

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124——127)

1 2 4

邓西平自从平反后,日子越来越好,好消息接连不断,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从邓南村传来邓方知考取了复旦大学,被该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的消息。邓西平当时还没退休,给邓方知寄去了祝贺信。说他这些年没有白费精力,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他倍加珍惜。并希望他借助复旦大学这个平台,系统地夯实文学基础,将来好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作出贡献。

不久,邓西平就收到了邓方知从老家邓南村寄来的回信。信的开头称谓并不是天天喊他叔了,而是改为了恩师。当然邓方知感谢邓西平这些年来无偿地给予他深入细致的辅导,要不也不会被复旦大学录取的。他说在农村磨砺了十年,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将来一旦有能力把它写岀来,是自己的最大愿望。最后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只要一有机会,一定要聚聚,说说知心话。

看完信后,邓西平感觉到特别欣慰快乐。邓方知的成功,确实是于他这些年一直给辅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邓西平无比地高兴和自豪。

到了邓西平退休回杨林后,他真的去了邓南村,这个时候,邓方中已经是邓南村党支部书记村长了,见到了邓西平,叔长叔短的亲热得不得了。其他的村民见到了都和邓西平打招呼,变化最大的是邓西和,听说邓西平回来了,他专门蹾在家门口等着邓西平。这时候的邓西平再也不是"历史反革命"和"富农"分子了。就是上级领导不给邓西平平反,全国都早已给"五类分子摘帽子了,不管你的成分如何,一律成为农民。邓南村人适应环境改变态度还挺快的,让在这个村习惯过底层人的邓西平一时还有点不舒服,有点适应不了的感觉。

当邓西和见到邓西平时,突然站起来了,急忙到邓西平面前,亲热地喊:"酿!(方言音)俺二哥,你可来了,你弟妹已经把饭做好了,走!吃饭去。"

邓西平被这邓西和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真的很难适应,但是,总得应付一下吧!说:"我不饿,明天再吃吧!"

邓西和哪里愿意,连拽带拉把邓西平拖到家。那邓西和的妻子更亲地,二哥长、二哥短的叫得跟从没有和邓西平家发生何事矛盾似的,让邓西平感动不已。心想,亲不亲 故乡人,何况是叔伯兄弟们的家呢?

邓南村人的变化,也不能说他们市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要见怪不怪,这也是人的正常现象。邓西平应该理解。

邓西平勉强在邓西和家吃过饭后,邓西和一家人把邓西平送到家里。邓西和又在邓西平家里坐了一小会儿,说的内容大概是,你们不在家,房子我给照看着,自留地栽的树我给管理着,保证不会有任何损失的。

邓西平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邓西平到邓方知家时已经黑天了。迎接他的是邓西才。邓方知听到了邓西平的声音,忙呼呼地跑了出来。见面就双手握着邓西平的右手,颇动情地说:"恩师啊!考取大学后,我可想跟你说说话了,怎奈天各一方,今天可见着了,我叫俺娘办菜,咱们喝两盅。"

邓西才也在挽留。尽管邓西平说在邓西和家吃过了。他们父子先是一愣,后又释然了。邓西才说:"吃过了也要陪我喝两杯!"

吃饭的时候,他们啦了很多,中心议题是邓方知的学业问题

邓西平无非是说些勉方知的话后,又谈到了个人婚姻问题。邓西平说:"方知很有远见,一直没谈过恋爱,但是,年龄不小了,一定要抓紧找,在大学里谈个很好。"

邓方知说:"谢谢恩师的关照。我目前正在写《邓南村记事》,等到这部书写好了再说吧!"一听这话,邓西才摇了摇头。邓方知的母亲插话了:"西平啊!你看有何适的给俺儿说一个,这么大岁数了,人家的孩子都上三四年级了,俺这八字没有一撇呢?燥死我了。"

邓西平说:"大哥、大嫂你们都不要燥,方知的婚姻,我真插不上手,他在复旦大学里找一个不是很好吗?你们千万别急,你们看我的婚姻,就因为再结婚,得罪了邓西富,弄得我倒了二十四年霉。方知的婚姻,方知自己解决吧!"

邓方知对父母说:"大,娘,你们不要躁,我会抓紧的。争取明年解决个人问题行了吧?"

1 2 5

"邓来喜考取大学啦!"

这不绝于耳的呐喊声是邓西平的小儿子喊着告诉花玲玉奶奶陆树芬的。陆树芬还是听不见,又问邓文:"你说什么?"

邓文大叫:"邓来喜考取大学了。"陆树芬还是听不见。实在无奈。邓文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笔来,在一张纸上写出了"邓来喜考取大学了。"

邓文将纸条递给太太,太太说:"太好了,这来喜有出息了。"

邓来喜收到录取通知书他很高兴,他抱着闯一闯的态度报了复旦大学,还真叫他闯准了,竟然被录取。他报的也是邓方知一样的专业,邓来喜想,方知哥能考取,我为什么考不取呢?一报完后,班主任批评他:"不知道天高地厚,邓来喜你就瞎胡闹。"

可令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复旦大学没有人敢报,邓来喜捡个大漏。

当邓西平和花玲玉知道儿子考取复旦大学时,都高兴得不得了。邓西平想:"怎么这样巧呢?上一年邓南村的邓方知考取了复旦大学,今年自己的儿子又考取了复旦大学,而且还是同系同专业,这冥冥之中,难道说是上天注定的吗?

花玲玉高兴地对正在打闹玩耍的邓武、邓文说:"别打了,别闹了,向你四哥学习,以后也考大学。"

邓花叫喊着:"娘,我也要考大学,我要跟你一样教学生。"

花玲玉说:"好好好,俺花乖,俺花考上大学娘给你做好吃的。"

花玲玉买了一些水果糖,还割了两斤猪肉,包顿饺子,犒赏犒赏来喜。

邓西平知道这个好消息后,当即就回邓南村了,他没回自己的老家,而是径直地到邓方知家去了。当然,他临出杨林村口时,在一家小商店买了两瓶秋河大麯。当他来到邓方知家敲门时就喊:"方知,方知!"

邓西才忙火火的跑来给开门,一看是邓西平,就说:"我当又出事来,急急忙忙地叫方知。"

邓西平忙问:"出什么事了?"

"你还不知道吧!季世清老太死了,刚埋完那天夜里,邓世林就喝药身亡,他侄子们正在给安排后事呢?"邓西才问邓西平。

邓西平说:"我不知道。"

"不知道就算了,赶快进屋坐,我这就叫方知娘喊方知去。"邓西才对邓西平说。

邓西平跟随邓西才进了正堂屋,把两瓶酒放在大八仙桌子上。邓西才看了看酒说:"花什么钱呢,咱还外气吗?"

邓西平说:"你不是好这口吗?今天有个大好消息告诉你,我家你四侄子考上了跟方知一样的大学了,我高兴,才专门来对方知说的。"

邓西才真感到惊讶了,说:"怎么这么巧呢?这两年咱们村连续两年考两个复旦。真是太好了。"

邓西平问邓西才要不要去邓世林那边看看。

邓西才说:"你不去,我叫你嫂子喊方知去。等方知来问问情况再说。"

不一会儿邓方知回来了,听说来喜也考上了和自己一样的大学,他特别高兴。

方知说:"恩师,你放心吧!我还能和四弟同学三年,这三年我给你照顾来喜。"

方知这样说邓西平很高兴,来喜有个依靠的哥哥多好啊!这件事情就算谈完了。邓西平问方知:"邓世林那边什么情况?"

邓方知说:"听说邓世林自从劳改回来后不久就得抑郁症,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们家的几亩地都是他侄子给种的,每年给他娘俩点粮食吃,他侄子们说,不用给钱,因为他真有一些洋钱。也不知怎么的,季世清老太死后,他就喝药自杀了。邓世林死后,他弟邓世贵在他的枕头底下,找出一个日记本,那上面写满了许许多多的污言秽语。恩师,我给你说,你千万不要生气,里面还有涉及到婶子的,连怎么样扒开婶子裤子的情节都有。"

邓西平陡然骂了一句:"这个畜生,该死,该千刀万剐。"

邓西才不让方知再讲了。反过来劝邓方知:"这个畜生已经死了,咱们犯不着和这样的人生气。一会儿喝酒!"'

1 2 6

吃饭期间,邓西才对邓西平说:"去年方中提议说,以邓南村的名义包两晩上电影贺贺。我当时怕影响不好给拒绝了。西平,我看这样,虽然你们全家都搬到杨林了,但是你的老祖宗还是在咱们邓南村,咱们都是亲近的兄弟,这样吧!我对方中说,让村里安排两场电影,你我两家各安排一场,今年咱们好好庆贺一下吧!放电影那天,我买点菜,让你嫂子叫她开饭店的妹婿来,办几桌莱,咱们把族人都请请,热闹热闹不好吗?这样,当天晩上放电影前,你和来喜、方知每人五分钟的简知发言,然后再由方中作总结,带个好头,让邓南村的村民都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将来让咱们村的孩子,考取更多的好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为祖国和人类作贡献啊!"

邓西才这段话讲出来,连方知和邓西平都刮目相看。这话说得有高度、上档次、有水平。方知赞承,邓西平同意,连方知他娘都说好!

八月下旬的天气,成阴地区秋河一带在中旬接二连三下了好几天雨。处暑节气过后,天气突然放晴了,还十分凉爽,人们终于迎来了这初秋的美好时光。邓西才用放电影的方式,来庆贺去年儿子和今年来喜侄儿考取复旦大学的仪式,在八月二十四号这天开始举行了。邓方知的姨父,带着两个徒弟忙忙碌碌地办了十桌酒席,庆宴于当天十二点正式开始。前来喝酒的都是邓方中书记,召开生产队队长会议后安排的。各队队长按照名单通知到每一位名单上的人。所以,人员来得很齐。还有一些没有通知的也来了。大约有二十多人,邓方知对父亲和恩师说:"来了就坐席,不行我让姨父把今晩上招待放映员的那桌提上来,然后一桌多加一套餐具,添个板凳,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剩下三五个人,我给说说,让他们先进屋子里打扑克,等忙完这番席,和咱们一起吃。"

邓西平在邓西才面前夸赞方知:"到底干过邓南村一把手的,安排事情头头是道,大哥,你儿子行!"

世上没有不喜欢听好话的人。邓西才听到邓西平的这番话,心里很舒服。邓西才说:"西平,你才是邓南村最有本事的人,方知这两下子还不都是跟你学的吗?我非常的感谢你,这么多年,你一直教方知学习,要不方知也不可能考上名牌大学。"说到这,邓西才停顿了一下,喝口水继续说:"假如你不被邓西富他们污陷下来,我敢肯定地说,方知根本考不上复旦大学的。方知的村支部书记也干不得这么好。"

说着,说着起席了,人们都向邓西平和邓西才祝贺,吉利话说了不少。前来喝酒的人都出了份子,临时给问事的总管一共给收了一千零三十块钱。邓西平说:"大哥,咱们怎么能收人家的钱呢?"

邓西才对邓西平说:"他收上来了你说怎么办?这凑份子的钱该收咱就收,等到他们家有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去贺,这一来一往不就扯平了吗?"

尽管邓西才说得有理,邓西平觉得这事还是办得不妥。再说了,邓西才住在邓南村一般人家里有事都能知道,可是他住在杨林村离这十五六里地谁来告诉他呢?不行就是不行。得找方知商量一下去。

邓西平给方知一说,方知说:"他只顾忙着应付前来祝贺的人了。凡是来的都是他在任邓南村当家人时候关系特好的人。自己去复旦大学上学到现在一年多了,见面都亲热得不得了,都想给我说说话,我个个都得说上几句吧!收钱的事我根本不知道。"

邓西平问方知:"今天买菜连烟加酒一共能花多少钱?"

方知说:"照多说也就三百多块钱吧!"

邓西平说:"那好,我给你四百块钱,我打算收的份子钱,你交给你方中哥,让他立叫队长们给退了。你交待清,把所有出份子钱,都全部退还给本人,包括他自己在内!"

方知说:"好,这事我来办。"

1 2 7

生产队长一一的把钱都给退了。退钱后引起了强烈的议论,收到了良好的评价,人们都说邓西平和邓方知讲究。

当天下午,邓西平让人骑着自行车带他回杨林,带邓来喜来邓南村在放电影前作简短的发言的。花玲玉怎么都不让去。花玲玉的认识正好和邓西平、邓西才的认识相反。

花玲玉说:"什么扩大宣传,什么为国家培养人才,什么光宗耀祖,唱这些高调干什么?你邓西平好了疮疤忘了疼!你没有想想当年奶奶为了来喜上学,费了多少周折跑密林,跑杨林才把奶奶和来喜他三兄弟仨户口先迁入杨林的。为了什么你忘记了呢?你忘记了来福、来运为什么去学手艺?要是在邓南村给上学,他们那么小至于跑去千里之外学手艺吗?"说着说着花玲玉哭了。

奶奶虽然听不到,看到孙女哭了,忙出来急得直朝邓西平看。还是邓武机灵,忙用笔写在纸上,奶奶看后生气地朝邓西平说:"来喜不去!"

邓西平也有点生气了,对骑自行车带他来的小伙子说:"没办法,那么咱们回去吧!"

邓西平在回去的路途中,他考虑刚才花玲玉的一番话还是有道理的。对于来喜考取大学的事情,他是激动得有点得意忘形了。又是大办酒席,又是放电影,邓西平自己问自己你嘚瑟什么,当年邓世军、邓西富、邓西和,还有胡三安把你肋骨都打断的时候你怎么不嘚瑟的?真是花玲玉说的那句话:"好了疮疤忘了疼!"

邓西平想,回去和方知说说,今天晚上放电影前的个人简短发言取消,就让邓方中书记讲几句放电影庆贺一下的意义就行了。你是黑的白的在邓南村人的心目中还不是一清二楚吗?

当邓西平给方知一说,方知的态度和婶子不谋而合。方知说:"婶子的观点是对的,尤其是来喜弟弟,刚刚取得点成绩,不能宠着他,要使他知道人生之路的艰辛困苦。不要列举别人的事例,就你们家经历的坎坎坷坷还不够生动感人吗?我同意婶子的观点,更同意你取消今晚我们发表简短讲话的决定,真的不必要。去年俺大就想这样搞,我没同意。但是父亲的话又不能不听。最后我找方中哥,硬是没让搞。后来,俺大生了好长时间气。俺大在俺面前说你在邓南村窝囊那么长时间,也该扬眉吐气了。我不赞成他的这种看法,俺想咱们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那么复杂,咱们抽身还来不及呢!管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多好啊!叔,你说是吧?"

听了方知的这番话,邓西平彻底省悟了。请过客就请了,电影由原来的四个晚上改为两天晩上,他决定,一切费用由他来承担,决不能让村里出钱。否则,他对不起生他养他和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接纳了他的这片土地。邓西平想,我现在虽然离开了这片土地,但是这片热情的土地的恩情我将终生难忘。他无论身处何处,都永远不会忘记邓南村这片多情的土地。

在人间,文人是最富有浪漫情怀的。那么,邓西平也不例外。他这番多愁善感的想象和回顾,把这片缺少感情的土地写得极富有人情味。

电影放映开始的前十分钟,邓西平和邓方知都坐在电影放映机旁。邓方中那磁性厚重的嗓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举行电影放映招待专场,就是为了庆贺咱们村的前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邓方知去年考取复旦大学和今年邓西平同志三子邓来喜也被复旦大学录取而庆贺的。我们为邓方知和邓来喜一前一后都考取复旦大学而鼓掌吧!"顿时电影场响起热烈掌声。掌声渐息,邓方中书记继续说:"当然,我们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而高兴而自豪。但是,我们从今天开始,在我们村要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我们坚信:教育兴则国强的道理,好好地培养我们的孩子,将来成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做出贡献!"

邓方中的话讲完了,电影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电影放映员说话了:"乡亲们,今天为了放映好这场电影,我们成阴县电影公司,专门调到正在县城放映的最新彩色故事片:《泪痕》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泪痕》,《泪痕》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李文化执导的剧情片,由著名电影演员李仁堂、谢芳主演,近期在全国上映的一部优秀电影。

该片讲述了“四人帮”被打倒后,金县的新任县委书记朱克实在广大群众支持下,排除重重阻力拨乱反正,为沉冤数年的老县委书记曹毅昭雪平反,使全县干部群众如释重负,全县生产阔步前进的故事。下面请乡亲们欣赏。

电影正式放映开始了。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