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就是偏爱我们中华儿女,没想到今年在九月底还热辣的天气,国庆节一开始就给我们送来了凉凉的秋意。凉爽的秋风、高照的艳阳,更令我们 75 周年的国庆节靓丽多姿!激动的赤子走入户外,开始了我的南京漫游……
之前,虽来到南京次数不少,然多是工作出差,匆匆来又匆匆回,漫游南京的愿望一直未得实现,现退居二线来南京帮儿子带孩子。恰逢今年国庆节儿子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家中的宠物猫没人照顾,我“自报奋勇”留守家中照顾小猫,就这样我拥有了充足的漫游南京的时间。
在儿时就怀有对南京长江大桥的憧憬,然那时只能在课本里或宣传画上欣赏它的形象,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它的雄姿一直是我心中的渴望。为了体会漫游南京的感受,2024年10月 3 日上午,我乘地铁来到距离大桥公园最近的五塘广场地铁站,再转乘 12 路公交车来到了大桥公园附近的南堡公交站,下车看到熙攘的人群都是前往瞻仰长江大桥的雄姿,顺着人流,沿着长江的支流金川河畔一边缓缓而行,一边浏览着金川河栈道旁铁质巨幅的金川河介绍图——自东汉末期起,因金川河连接着南京城内外的玄武湖和长江,而成为从堡外向南京城运输粮食一条重要的槽道,南朝梁代座都南京时期,已有“南有繁华秦淮河,北有运粮金川河”之说而令金川河与秦淮河齐名。
浏览着金川河的图解,倏感一股雄壮之力迎面而来,慕然抬头,高大雄伟的长江大桥桥头堡已耸然矗立在我的眼前,桥头堡顶端鲜红的“三面红旗”在蓝天和艳阳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鲜红的旗帜,在新中国诞生初期,为我们中国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历经百年耻辱的中华民族从那时起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驻足仰视桥头堡壁上: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等一幅幅毛主席语录,明确了我国的政权性质、强调了人民的强大动力、描绘了美好的人类社会前景,令我和周围的游人心潮澎湃、感慨不已!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全长 6772 米,桥面宽 15 米,正桥 9 墩 10 跨,长 1576 米,最大跨度 160 米,通航净空高度 120 米,可通过 5000 吨级海轮。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连接着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我国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1960 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始于 1957 年,于 1968 年底竣工通车。回顾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它历经了被他国的刁难和自然灾害的磨难,天灾人祸倾辄压顶。1960 年,中苏交恶,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对中国的一切经济援助条约,原苏方参与设计的建桥图纸被苏方拿走,从苏方购买的建桥用钢梁和混凝土被断供,一时期内大桥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然已被解放并站起来的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下,有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无穷智慧,不屈服一切困难险阻,坚定地投入到自行设计和建造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巨大工程之中。在当时,大桥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难度是空前的。在大桥现场我看到一座大桥试验墩遗址及简介,当时为了试验解决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难题,包括深水覆盖层、岩体破碎等当时尤为棘手的问题,通过实验墩的建造,为正式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1964 年 9月大桥工程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大桥面临着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险。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使大桥转危为安。
历经 8 年的自行精心设计、艰苦建造和尖端测试,1968年 9 月 30 日,南京长江大桥在 5 万多军民的隆重庆典中通过了福州开往北京的的第一列客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达了世界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困难险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骨气,这一精神骨气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时代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前赴后继、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