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房(七)

作者:缪荣株

胡大房(七)

如果说胡沇源是胡氏茶叶史的开创者,那么胡树铭则是胡氏家族的中兴之主,在他手上改变三代不读书的祖训,培养四个儿子读书,使胡氏家族文脉得以绵延,以致出现本书中的小主人。

1913年进靖江县季市镇胡源泰茶庄学徒,姜堰胡源泰茶庄老管事、黄桥人殷荫堂说,胡树铭改变祖先胡锡  灿  不让子女上学的规定,将四个儿子先后送进学堂,并且教子严格。四个儿子去考试的时候,规定考得好的回来时,考文科的坐轿子,考武科的骑马,考不上走着回来。老大胡炳荣和老四胡炳衡是文秀才。胡炳荣在徽州老家还有个官职:歙州侍郎。老二胡炳华是武秀才。老大胡炳荣和老三胡炳文婚后无嗣,中年即逝世。老四胡炳衡和二哥胡炳华共同辅佐父亲打理茶庄。老四胡炳衡长得最好看,大高个子,方方正正的一张国字脸,小白米人都喊他四老爷。他和泰州朱老爷好,朱老爷个子比胡老爷矮,他家在白米也有租田,比胡家多得多。胡老爷和朱老爷走在一起时,总是朱老爷给胡老爷打伞。

民国四年(1915年),泰州教育督学严恩荣的《 视察报告》印行出版。严是民国时期泰州著名教育家,民国初年担任泰州教育督学,曾参与创办泰县淮东中学,《视察报告》就是他担任督学以来的调研成果,由泰县知事郑辅东作序。《视察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各市乡教育行政情况》,二是《县境学校状况》,将当时泰县(包括泰州、姜堰、海安等)的教育状况悉数记载。《各市乡教育行政状况》中记载了各市乡的经理士绅、学务委员,执务情况,全区学校数及比较、全区学生数及比较、面积、学区、户口、半年度自治预算额、教育费支配方法等方面,极为全面。报告中笔者看到白米乡教育经理士绅为胡炳衡,这为徽商胡氏与白米姜堰的因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旧社会,兵匪一家,盗贼猖獗。乡下有些大户人家大门两边墙上,有类似现在的标语警示牌:东边墙上画一个圆圈,里面画上一支鱼叉,意思即强盗你不要强抢我家,当心鱼叉戳你;西边墙上画一个圆圈,里面画上一把斧头,意思即强盗你不要强抢我家,当心斧头砍你。胡大房没有这种警示标志。胡炳华有一身好武功。据胡大房原来的长工姚观祥说,胡大房里有一只500多斤的长石锁,上面刻着字,有抓手的把子,其他人没有一个拿得动的,只有胡炳华能举起来。胡炳华还经常拿着2米多长的120斤的大刀在天井里练武,舞起来只听得风声呼呼的。传说胡家祖上曾出了一位武状元,这柄祖传大刀系胡沇源晚年从徽州龙川带来的镇宅之宝。新四军和民兵烧胡大房前,大刀已由姚观祥、顾宝旺(顾五)两个人埋入地下。胡家大院里还有两匹高头大马。有一年,强盗进胡家密室抢财宝,胡炳华奋起反抗,打斗时被强盗的铁棍把鼻子撞瘪了。从此,人们背后叫他胡二瘪子。胡炳华总结了护家院的教训,改打斗为安抚。那年,强盗又翻墙进了胡家大院。也许,胡炳华事先觉察到了蛛丝马迹,事先做好了准备。强盗翻墙一落地,就被胡炳华一把抓住。这次,胡炳华非但没有和强盗打斗,还执手牵住强盗到客厅坐下,好酒好肉以礼相待。强盗很受感动,从此,胡大房太平无事。

姚观祥在胡家帮工8年,他和顾宝旺在胡家做小伙计时,爱玩打钱墩的游戏,有一次两人在胡家房里翻找小铜钱时,无意之中翻到了两顶清朝官府的帽子。

胡大房是胡家的发祥地,胡家前后有四代人住在胡大房。胡炳衡和胡炳华在胡大房当家的时候,是胡沇源来苏北创业胡家最兴旺的时期。一次,胡大房在修理屋脊时,白米镇的木匠茆宝才和二弟茆宝庆在胡家做活。茆宝才祖孙四代都是木匠,包括跟在茆宝才后面拉大锯的小舅子游民一在内,每年春天都在胡大房做春作,对胡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茆宝庆发现屋脊上有个盒子,盒子里藏有9根金条,那金条由于年深日久,已经有了锈色。这茆宝庆说傻又不傻,说不傻人又不太俭用,他对哥哥茆宝才说:“哥,这儿有9根锈铁棍儿。”茆宝才过去一看,在手上掂量掂量,再用砖块敲敲,心中有了数,就漫不经心地对老二说:“是9根锈铁棒。”拿起来放在隐蔽的地方。这天中午,茆宝才推说家里有急事,连中饭也没吃,就将9根金条带回家了。茆宝庆回来将发现铁棒的事向家里人一说,三弟茆宝乐说是大家人家藏的金条,被老大茆宝才瞒起来了。弟兄们一争吵,茆宝才就将那盒子里的东西送到铁匠店里鉴定,铁匠说是铁棒。至于那盒子里是9根金条,还是9根铁棒,茆宝才有没有使用调包计,故事传到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后来茆宝才家突然发起来了,砌了房子,自己家开了木行,做棺材卖,门前老通扬河边上全是木排,当起了老板。那时候,茆宝才家东隔壁就是白米镇上反动派的据点,反动派常下乡,只要听到枪响,不久就有人来木行买棺材,生意很红火,这是事实。

白米镇爱国村四组游民一(2006年79岁)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缪荣株的头像
    缪荣株 2024-10-05 20:17

    《赞缪荣株老师》
    文/周峰

    笔耕不辍著家章,
    史料搜求岁月长。
    涛友齐心援翰墨,
    同窗协力助锋芒。
    早餐会里真情显,
    合影框中厚意藏。
    姜堰文风因汝盛,
    传承千古永流芳。一一徐州诗人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