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房有一个管事叫周沐安,曲塘人,负责账务,在胡家前后有四五年时间,在三老太未去世前离开了胡大房。家人王四是海安县南莫镇王家庄人,瘦瘦的,长脸、一只眼斜视、矮个子、驼腰,负责看大门、推小车、等天落水,也帮助收过租。每到过春节时,王四都要让人给他推的小车车前站竖上贴上副对联:
双手推车雄虎势
两耳齐鸣凤凰声
胡大房烧掉后,王四去了泰州胡源泰茶庄。胡大房用的两个保姆是西边1000多米的曹堡村的姐妹俩王巧儿和王三儿。
胡大房宅基地有13亩,外有护庄河(圆沟)环绕。胡沇源刚来这儿安家的时候,没有护庄河,后来到了胡树铭当家,家境渐渐好起来,逐步建起了庄园,为防强盗贼子才挑的。沿护庄河向东有条南北小河,可以行船,通向拜家涵子,拜家涵子又通老通扬运河;向北有东西小河,和小白米河相连,经小白米河向南过林家涵子和老通扬运河相连。胡家吃的水是南北小河里的水,那水清澈甘甜,它的源头在长江。护庄河里养着各式各样的鱼。在护庄河和南北小河相通的地方,有竹箔拦住护庄河里的鱼。夏季庄河里长满了红色的大丰菱,开着满河的荷花,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胡树铭借鉴岳丈家有护庄河才挑的。岳丈姓姚,是安徽省贵池县姚家庄的一个大财主,是姚氏大房的后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是二房的后人。太平天国时期,姚姓财主除老太太因为是小脚不愿离开家园外,一家人乘一条大船逃难到白米镇的。当时,姚姓财主看中了胡大房西边三里,老通扬运河南新华村8组的“袁家花园”,花巨资买下,并同时买下100多亩田,从此安居下来。姚姓财主改“袁家花园”为“姚家花园”,整日里以玩花草为乐趣。过去的“姚家花园”非常出名,解放初期出版的地图标有“姚家花园”,人们只要提到它,就知道它在泰州城东边。
“姚家花园”方圆18亩,四周有围墙,北面是老通扬运河,其余三面有河环绕,进花园有吊桥相通。吊桥外面栽着两排60多棵一人合抱的榉树,遮天蔽日。其中有一棵榉树直径达两米,长在姚家和邻居相连的沟坎里,邻人砍回后,做了两口大棺材,还卖了许多木材。吊桥里面有姚家的土地庙,庙后有一棵高大银杏树。姚家花园里有30多间房。花园西边有荷花池,池里有亭子,池边有梅花岭,池的四周栽满了金桂、银桂、天竹等奇花异草。胡树铭的夫人即是姚姓财主的女儿。到了姚姓财主的儿子姚克兵即姚为刚的祖父,由于抽大烟,将田卖给朱姓地主,家道渐渐的衰落下来。现在的“姚家花园”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它,已经成为一本老黄历。如今,姚家花园的旧址、土地庙、圆沟、残花败柳依在,可是时移世异,物是人非。每当耕种姚家花园那18亩故土时,必须请新华村传代的耕田能手王德喜,否则,那遍地的碎石乱砖会硌坏一张张犁头。60年甲子颠倒转,30年河东与河西。1999年,当贵池县姚家村的族人千里迢迢到白米镇新华村,找姚为刚修家谱时,因为家境贫寒竟不愿出修家谱的钱,因此姚姓后代30多口人未入谱。
在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徽籍和苏南一带的财主逃难到白米建花园的不只是姚家花园、胡家花园,白米杜家庄的王学渊用数年时间也建起了遁园,王学渊还作《更生藤歌》歌颂园中的景物。
胡树铭是姚姓财主的女婿,所以胡大房庄园是以姚家花园为蓝本的。走进胡大房庄园,要先过门前的护庄河上的吊桥。吊桥分三节,走上去摇摇晃晃挺怕人的。吊桥每天早晨放下,晚上吊起。在吊桥西边圆沟里养着十几只雪白的大鹅,看护着庄园,看见有生人来,群起而攻之,用嘴去呲他。早晨起来,只听庄园里鹅声一片,“昂昂”地叫着。后来吊桥没有了,有坝相通。1958年, 白米镇建砖瓦厂时,在西护庄河上建了一条公路。
走过吊桥,庄园门口有一座朝东的高大门楼,四周院墙环护。门前有两座石狮。胡大房共有瓦房37间,前后三进,桁条、椽子、门窗油漆得红亮。胡大房的房子一律墙基垒石,青砖小瓦,糯米汁斗口砌成。檐前滴水瓦上饰有各式图案,如花盆、太平、吉祥、福等字样。檐下顶层用较厚较大的雕砖砌成,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神话故事及花卉图案,刻工极其精细,与墙基上浮雕形成呼应之势。
第一进为照厅,七架梁。里面有客厅和书房。客厅里放着胡沇源的二孙子胡炳华练武的一柄长2米多的大刀。客厅里还摆着两张1.5米长,半米宽的桯凳(床前长凳。也称“春凳”。章炳麟新方言释器:“今淮南谓床前长凳为桯凳,音如晴,江南浙江音如柽。《辞源》上册),供来客在这里休息。胡沇源的三孙媳妇胡洪氏(细姑娘)住照厅西房间。四孙媳妇(陈启秀)住东房间。
第二进是厅屋(正厅),4间屋,十一架梁。厅屋里有响厅,地面下挖尺余,将宣盆倒置,依次排列,再在盆底铺设锣底砖(方言,铺地的大方砖),这样防潮隔热,走在上面有嗡嗡之声,履不沾尘。厅屋前面有个卷房,形成走廊。卷房外面是一排窗门,上面是木格图案玻璃窗,下面是雕花木板。厅屋内的屏风内缩,后为厅屋走廊,两侧有门出入。木制屏风到房顶 。中间两扇大门为活动门,可以打开。门上部用短木条拼凑成各式吉祥字样,门下部阳刻着各种花卉盆景,朱红油漆,彩漆作景。屏风的门每逢有贵客或出殡才开。后面堂屋里的女人要看厅屋里的客人,只能从屏风的两个侧门看。徽州宗法制度森严,一般人家的正厅,是一定要挂祖容像的。胡大房厅屋里有菩萨像,两旁挂满了胡家老祖宗的挂像,有戴官帽子的,有男有女。每逢清明、七月半、过年,全家老少跪拜磕头不息。据在苏中的胡沇源弟兄几个后代说,原来他们几家都保存着老祖宗的家谱和挂轴像,文革动乱中被毁。
家祭跨越明清两代祖容
在照厅和厅屋之间的天井东边,有一只荷花缸。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评论列表(8条)
@劲草胡志泰 胡老师,写文章要有激情,我写胡家族史受到胡氏家族那成百上千的典型故事所吸引,饶有兴趣坚持不懈。不然不会写22年的。老宅地《胡大房》我剛开了个头。谢谢你的关注。[玫瑰][玫瑰][强][强]
七绝~步井永明先生韵《赞缪老》缪老一生意志坚,
初心不忘著宏篇。
艰辛续写胡房史,
廉政涛哥恩似天。一一兴化胡志泰老师
历史变迁,不及时抢救,终会消失。一一靖江一中高三退休教师、甲骨文艺术家章勇翔
张六珍,谢谢远在美国的张六珍医生鼓励![玫瑰][强]
谢谢仪征老乡巫晨点赞。您研究仪征历史百花盛开花满园,我可是一支红杏出墙来。[玫瑰][强][呲牙]
有不少读者对《胡大房》37间房1946年1月被新四军烧存疑,新四军怎会烧老百姓房子呢?待我慢慢叙来。您想了解涛哥成长史吗?先帶您走进他的家族史。他祖上四代人就生活在我家东边的白米镇胡大房(现在叫百姓游园),公交车20分钟即到。我可自费近十万元,花了22年,四去绩溪,80多次到胡大房,才采集到的史实。
南京@馨墨轩 人生历经坎坷,只眼观世界,铆定胡氏家族史,如痴如醉沉浸己22年矣。[玫瑰][强]
《七絕:讀繆榮株寫胡大房有感興吟》
恒心毅力大如天,為國為民寫史研。
沐雨經風情不改,文壇硕果好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