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文化网首页
- 游记
北京四日
•
游记 •
阅读 5506
8月17日,我们全家在郑州站乘坐列车北上,利用暑假时间游览北京城。
昨夜下了一场北方少见的雷阵雨。今早,北京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
上午,我们乘地铁来到天安门。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到处红旗飘扬,游人如织。我们看到了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红墙之上的天安门城楼,为九开间重檐歇山式建筑,磅礴大气。城楼上悬挂着庄严的国徽和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前面金水河上,有五座汉白玉石桥,两侧矗立着洁白的华表。七十多年前,毛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碑身的背面,镌刻着毛主席起草、周总理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浮雕,用以纪念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革命先驱和英烈。
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我们手捧洁白的菊花,随着人流缓缓步入纪念堂,在北大厅中央白色的毛主席坐像前鞠躬,献花。我们随着队伍走进瞻仰厅,瞻仰安放在苍松翠柏间的毛主席遗容。人们眼含热泪,默默地向伟人致哀,气氛凝重、肃穆。
在出口大厅,我和孙子庄重地在留言簿上写下了“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的留言并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离开毛主席纪念堂,我们还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
下午,我们前去故宫,游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故宫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主体建筑,建于中轴线汉白玉台基之上,是过去帝王处理国家大事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内廷分布着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是封建帝王及其嫔妃生活的场所。最后部分是皇宫御花园,遍布假山亭台、奇花异木,过去为皇家所独享。
置身故宫,放眼望去,天高地阔,碧空如洗。阳光下的宫殿、墙垣、台基、栏杆,巍峨壮观、气势磅礴。昔日威严的皇家宫苑、宫闱禁地,今天竟成了普通人游览的好去处。
随后,我们游览了紧邻故宫的景山公园。沿着景区道路,我们曲折向上攀登,到达景山公园的中峰。中峰之上有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万春亭,在这里可以远眺故宫的庞大建筑群,俯瞰金碧辉煌的北京城。因此,万春亭被誉为“京华览胜第一处”。
在景山一侧,有明思宗崇祯皇帝殉国处。在一棵古槐下,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故宫博物院所立的“明思宗殉国处”石碑,一块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所立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东麓的老槐树下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落下了帷幕。
上午,我们乘地铁辗转到西苑站下车,到颐和园参观游览。
颐和园是过去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颐和园初建于金代,明清时期多次改扩建。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被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
万寿山在元朝时叫“瓮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母亲六十寿辰在此大兴土木,将此山改名为万寿山。
从山前排云殿开始登万寿山,沿“之”字形台阶曲折上行,经德辉殿,到佛香阁。佛香阁为八角形三层建筑,高高耸立,气势雄伟,阁内供奉着高大的铜铸千手观音立像。
在颐和园内,沿着曲折蜿蜒的彩画长廊,可以近距离观赏昆明湖景色;乘坐游船泛舟昆明湖上,可以欣赏到高大的清晏舫、如长虹卧波的十七孔桥等。所以,毛泽东说:“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颐和园内有一座玉澜堂。这是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的所在地。
圆明园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园中不仅有中国传统建筑,还有众多的西洋建筑。西洋楼景区的建筑主要是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水法”就是当时的喷泉,以其数量多、气势大被称为“大水法”。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圆明园里抢掠珍宝并纵火焚烧了这座“万园之园”。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写道,“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叫“法兰西”和“英吉利”,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
在今天的“圆明园遗址公园”里,在长春园西洋楼景区里,我们看到的是历史上圆明园被毁后众多残存的石柱、石雕,这让我们炎黄子孙心潮澎湃、义愤填膺,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强烈愤慨之情。
到达八达岭时,天降小雨,但这阻挡不了我们登长城的兴致。
长城是我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在险要地段修建的大型防御工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抵御匈奴南侵,将各国所修长城整修为一。有明一代经过十数次大规模修筑,终成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总长一万两千多里的“万里长城”。
我们来到明代所建的八达岭关城,从题有“北门锁钥”的西城门进入,游览了八达岭北段长城。从北一楼爬到北七楼,通过北七楼的大断崖,再辗转攀登到最高的北九楼长城,最后在北十二楼长城回到山下。
长城沿着山势修建,犹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高高低低,气象万千。城墙顶上的道路因有下城通道变得时宽时窄,外侧城墙建有城垛,作为御敌的射口、瞭望口。险峻之处建有烽火台,可以进行军事调度和通信呼应。在环境极其恶劣、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了这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创造了人间奇迹。
站在长城上,远眺长城内外,山河壮丽,云蒸霞蔚,大好景色尽收眼底,不禁让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在这里,我们看到连接北京和西藏拉萨的京藏高速公路、建于1905年的京包铁路最早的一段——詹天佑主持设计和建造的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都经居庸关通过。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重要场所。封建帝王要在祈年殿主持每年正月里的“祈谷”仪式,在圜丘举行每年冬至日的祭天“大祀”。
天坛祈年殿为三重檐圆形大殿,高达38米,坐落在三层台基的“祈谷坛”上。这里有皇帝的斋宫,有为祭祀提供乐舞、祭品的神乐署、牺牲所。我们还游览了由三层汉白玉建筑而成的圜丘和皇穹宇长长的回音壁。
天坛多明清古柏。明代古柏已有六百多年的树龄,因历史悠久、饱经风霜,形态各异,但依然郁郁葱葱,见证着历史上的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晚上,我们游览了夜色中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因其外形设计也称“鸟巢”。夜幕下的鸟巢,雄伟壮观,灯火灿烂,景色迷人,引来游人的赞叹。
紧邻“鸟巢”的是“水立方”,整座建筑呈冰晶状立方体,在夜色下泛着宝石般的蓝光,熠熠生辉。徜徉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凉风的吹拂下,让人神清气爽,精神满满,满载而归。
在北京四日,我们全家人看美景、品美食,感受到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再见了,我们的首都。再见了,伟大的北京。(2024年9月10日)
杨西仑,退休教师。鲁山县政协第七、十、十一届委员。 《河南思客》特约审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