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文化网首页
- 随笔
正史里成功的“鸿门宴”
•
随笔 •
阅读 5202
鸿门宴,是古代最为著名的暗藏杀机的政治宴会,尤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道破暗杀玄机。这则典故表明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有可能不一致,殷勤的表面背后可能暗藏着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甚至隐藏着杀机。项庄舞剑计划的最终失败,也表明机会一瞬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真实历史中确有成功的“鸿门宴”,是计战的一次成功案列。
这就是东晋宰相、权臣王敦借刀杀弟的成功阴谋,《资治通鉴》记载:“初,王如之降也,敦从弟(王)稜爱如骁勇,请敦配己麾下。敦曰:‘此辈险悍难畜,汝性狷急,不能容养,更成祸端。’稜固请,乃与之。稜置左右,甚加宠遇。如数与敦诸将角射争斗,稜杖之,如深以为耻。及敦潜畜异志,稜每谏之。敦怒其异己,密使人激如令杀稜。如因闲宴,请剑舞为欢,稜许之。如舞剑渐前,稜恶而呵之,如直前杀稜。敦闻之,阳惊,亦捕如诛之。”
王敦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很早就预判了王稜无法驾驭王如,如果划给他做部下,会有隐患,然而,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王稜把哥哥王敦话当成耳边风,陶醉于对王如骁勇的欣赏。文字很少,江湖很深。当王敦发现王稜已经成为他异志的绊脚石时,杀心顿起,毕竟是自己从弟,顾及宗族影响,不好明着来,那就阴着谋划,借助王如对王稜的恨意,策反他实施了闲宴剑舞,于席刺杀了王稜,王敦借故又诛杀了王如,既有鸿门剑舞,又暗藏一箭双雕,毒心难窥,比肩二桃三士之妙,王敦为一己之怒可谓杀人于无形也!对比项羽鸿门宴上的“妇人之仁”,无疑,王敦阴谋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