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中元节,缅怀与思念交织,泪水悄然滑落。珍惜生命,敬畏自然,生活中不忘对逝者的追思。愿天上的亲人安息,愿身边的每一个人平安幸福!
“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祭祀老人的感恩节,追思节,缅怀节,继承节。
“老之老,吾亦老。己所欲,人所欲之欲也”。
中元节,祭先祖。做人不忘本,百善孝为先。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节。相传,农历七月一到,阴曹地府的大门就开了,让关在里面的鬼魂出去半个月(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初十五),让他们到人间曾经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 因此,人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一年一年的冥节,一天一天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
七月中元天未清,空旷闻听秋蝉鸣。言哽声哀诉悲情,田野人稠蹒跚行。纸箔祭贡拜坟茔,三支清香烟随风。纸灰紧跟青烟腾,谁思故人心不痛?
七月十五“鬼节”,又称“冥节”,与清明节、十月初一(寒衣节)总称“三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组成部分。其实,不论是七月的“鬼节”,还是清明节,乃至十月初一的“寒衣节”,都是人们寄托哀思,感恩亲人的文化传承。然而,风起,云稠,鸟哀,雨泣……天上人间的相思依然无从寄。即使再多的冥币、冥纸、元宝,也无法割舍那份永远失去的亲情!
中元节,七月半,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于是摆牌位,放祭品,上香。十五当天,烧纸钱衣物,向叩拜磕头,默默祷告,祈祷先祖保佑一家平安幸福。
中元节,祀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的期待。七月十五源于“秋尝”,这样的传统流传至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中元节来临,不能回乡团圆,只能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禅院中煮茶烧菜,倒也安闲,不过想到秋天来临,菊花怒放时节,谁人带锄于小径之上呢?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小儿持灯月下漫游,路过之处皆生光亮。正直中元节,愿这些许灯火,普度余生,寄送亡魂,照亮回家的路途。
又是一年七月半,七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农历七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有的人再见,有的人,却再也不见,愿天上亲人,安息珍重,世上人间,平安团圆!
中元节,常思先人恩德,没有欢乐的话语,只有浓浓的思念,天堂里是否枫叶红了,大雁南飞,碧空荡着云影,秋雨带着凉意,金钱我给您寄,天冷别忘加衣。
总之,不管怎么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人们公认的祭祀节日。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事丰收秋尝祭祖活动,古代人认为农事的丰收来自于神灵和祖先的庇佑,于是在“七月半”便用新米等祭品,来酬谢大地向祖先报告收获后的成果,并期待祖先佑护希望秋季也有个好收成。中元节祭祀先人是为了寄托哀思,继承先人的意愿,当然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念中元。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后来将“中元”固定为节名,也就是现在的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心灯不灭,天上人间一切安好!
评论列表(33条)
怀缅先人,心灯不灭!


做人不忘本,百善孝为先!心灯不灭,一切安好,陈老师心存善念,教化众生!有菩萨心肠!
图文并茂,制作精美,支持老师!
@MindyHu:谢谢!
心灯灭点亮心灯


@玉姐:谢谢!
心灯灭点亮心灯
@玉姐:谢谢
继承传统文化,不忘先人,孝敬长辈,要有一个感恩的心!为作者佳作点赞!
@大海:谢谢老同学!
施瑞波老友的留言:陈老师你好!传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优良的美德!’
@陈景胜:谢谢老友!
传承文化记心间,寄托哀思不能断!文章正能量满满!为作者点赞!
@大风:谢谢!
划芳的留言;陈老师写的中元节祭祖怀亲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中的诗句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5298:谢谢刘芳!
中原节是〈传承文化〉满满正能量,为陈老师的美文点赞



@蔡则上:以马内利凡AD176:谢谢!
陈艳的留言:老师写的这篇中元节祭祖文,情真意切,句句感人。中元节是怀念已故亲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中元节也是感恩大自然的恩惠,让人们衣食无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老师笔耕不辍,为我们带来美文享受知识的增进,非常感谢![抱拳][抱拳][抱拳]
@5298:謝謝陈艳!
中元节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每年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仪式可以保证生者和亡者都能安心。是对已故之人的一种瞻仰和尊敬,是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是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生动体现。好一篇散文,点赞!
@9505:谢谢!
传承文化,满满正能量点赞
@陈:谢谢!
民风淳朴,字字感心。[强][强]
@雨杉:谢谢!
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移风易俗,行孝当下。好文拜读!

@百川海纳:谢谢老友!
《中元节 ,传承文化 寄托哀思》散文,





中国祖上流传千古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令人羡慕令人感动!
@王新海:谢谢老弟!
《中元节思怀》
文/周峰
中元月色凉,荒野纸烟扬。
祭祖哀思寄,幽魂入梦长。
荷灯飘水畔,烛火映心房。
遥念先人德,恩情永不忘。
@周峰:谢谢!点赞!
谢谢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