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诈骗竟瞄准高考考生

作者:王延秀

奋力拼搏迎高考 - 焦点图 - 湖南在线 - 华声在线

我们五零后恐怕在很小的时候就知晓二十一世纪要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时不但不以为然,并且还觉得很遥远,现在我们是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并且伴随着甜酸苦辣咸,有受益的、有吃亏上当的——

为了把时间拉长而用,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我想把它作为四十八小时来用:我经常在一个时间内,同时做几件互不干扰又都能兼顾的事,比如,看新闻的同时,做着已经坚持数年的保健操;吃早饭的同时,听听中央台的新闻——但是今早的新闻确实证明了骗子花样在不断翻新,触角伸到高考考生那里了:考生收到了诸如此类的短信:xxx考生,你在x日高考科目中,转头几次(或观看前排考生试卷),为不影响你被录取,请缴费到xxx,详查——还真有考生照办了,这样一来,骗子就得逞了!更有甚者是骗子给自己戴上“高考报考指导师”的桂冠,收取考生高额费用,指导考生报考高校或专业。实际像中央广播电台所播出的那样,至今没有任何任何机构或哪个系统培训诸如此类的“高考报考指导师”的资格认证,更没有承认或发过此证!!!

又想到前几日某一线城市卫视报道的一男姓老者接到一电话说其参与一起金融诈骗活动,要想配合公安破案,必须打一个电话,照着电话要求的做,才能破案。给了其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对方要求把家里所有现金提出,集合到一起,有一背包的公安人员到其家中,取走现金,帮你破案。可怜当事者迷,也是击中人性之弱点:总想把“污点”洗去,还自己的清白名声!一大把的银行卡,到期没到期的,统统从银行提出共计七十五万,也许老者曾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很相信这样的电话“指示”,待其清醒过来,觉得不对劲了,把此事的前后过程和儿子讲了,连忙报了案,可到哪里再去找这个“背包的公安人员”?

回想我在八年前也曾接到这样的微信及其“公安人员”办案的办公室视频,当时我也是急于要洗白自己的名声、促其快点破案心切,已经报出了夫妻俩的工作单位及其月薪数据,但他们仍不罢休,还要我报出银行卡的密码,这时才猛然惊觉:这是一伙骗子!就佯装我自己到当地公安局要求破案——其结果是这伙骗子说我不配合他们破案,在微信上发给我一张上海浦东公安局的拘捕令、同时远程遥控了我的手机锁机,害得我找到小区保安打电话给在法院工作的亲戚说明原因,证实是非常老道的一伙团伙作案的骗子!那一段时间,恰是因家中家务繁杂,是忽略了学习的空白阶段,才有了这次骗子差点得逞的结果,我自己越想越后怕!

回忆以往也有几次经历,皆是因为事先看到《扬子晚报》的案件报道,事先思想都有预警:一次是我的自行车停在某一农信联社门口,当时门口都没装视频,我进去提款,因在工作日时间,出来匆忙急促,没细看,待到上了车子蹬不动,才意识到车子被人做了手脚,但是由于在报纸上看到此类事件,所以下车的同时,我把装钱的包就势跨到胳膊上,再一转头看,车子后轮辐条上被缠满了白布——

另一次是在省会等长途汽车回家时,几个男子指向一花坛里的一包“钱”(实则是一打白纸,外皮用几张大钞封装包好)对着我说,那是谁丢的一包钱,你去拿来,我们几个分一分,因为也是在《扬子晚报》看了此类的诈骗,待到一偏僻之处,佯装分钱,骗子再敲诈你一笔,即使喊人救都来不及,他们拳打脚踢还要你把身上的钱都掏给他们——所以在我心中很清醒明白的情况下,根本就没理会他们!

最近中央新闻播出还真有容易赚小便宜诱你上当的的骗局,利用十元八元的小恩小惠寄了你没拍的日用品给你,然后扫码拉你入群,再发红包给你,诱你打款给你找工作——结果是款打了,泥牛入海无消息!

所以一定要牢记:富足源于勤劳和节俭;不虚荣爱面子;不走捷径;不贪图小便宜;坚持读书看报常听广播爱学习,就不怕骗子花样翻新,更不会吃亏上当!

作者简介:

王延秀,女,网名 黄海水珠 中学高级职称,物理教师。今幸得高科技帮忙,码字简单快捷。实现退休前的愿望。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月传奇
    岁月传奇 2024-07-15 19:25

    正能量满满警示世人不要受骗防上当,点赞赞赞赞